“花开幼时 衔接有度”——致大班家长的一封信

宝安机关幼儿园假日分园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亲爱的大班家长朋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您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大班幼儿还有几个月就要升入小学了,家长如何帮助居家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今天,就和家长们来聊一聊关于“幼小衔接”,孩子们在家可以准备些什么~</b></p> <h5><br></h5><h5>👩🏻 👦🏻家长:老师,幼小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吗?</h5><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inherit;">👩‍🦰老师:当然不是,“幼小衔接”不只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过渡,还包括心理、生理、行为、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过渡。</span></p><p class="ql-block"><br></p> <h5>  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的不同,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孩子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h5><p class="ql-block"><br></p> <h5> 家长们最想知道的,想必就是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及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吧,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h5><p class="ql-block"><br></p> <b>一、幼升小心理准备</b> <h5>  对于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因此,孩子入学前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h5><p class="ql-block"><br></p> <h5><b>1、对小学生活感兴趣。</b></h5><h5><br></h5><h5> 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这么简单都不会,进入小学怎么办?”、“上了小学就要吃苦头”等话来吓唬孩子,这将让孩子感受到学校的压力,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会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积极的情绪会帮助孩子克服很多问题。</h5><h5><br></h5><h5> 爸爸妈妈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了解孩子们心中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和孩子谈一谈自己对上小学的困惑及担心,帮助孩子收集一些资料来解决疑惑。</h5><p class="ql-block"><br></p> <h5><b>2、和哥哥姐姐聊一聊。</b></h5><h5><br></h5><h5> 虽然出不了门,但是我们可以和上小学的哥哥姐姐视频聊天,采访一下哥哥妹妹们,向他们问一些关于小学各个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了解小学生活不错的方式哦!</h5><p class="ql-block"><br></p> <h5><b>3、查阅小学的各种设施及环境。</b><br><br> 孩子们对小学一定十分好奇吧,是不是很想去小学参观一下呢?“宅”家的日子同样也可以参观到小学哦,爸爸妈妈可以上网为孩子们收集一些小学的照片,我们来一个“云参观”。参观结束后,更可以用画笔记录下你心目中的小学哦!</h5> <b>二、生活习惯培养</b>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小学和幼儿园相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学生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作为爸爸妈妈,我们可以在家这样做:</span></p> <h5><b>1、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培养孩子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b></h5><h5><br></h5><h5> 例如: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大班开始培养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会削铅笔等。</h5> <h5><b>2</b><b style="font-size: 15px;">、邀请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b></h5><h5><br></h5><h5><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例如: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图书和其他用具等。</span></h5> <h5><b>3、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合理安排一日生活。</b></h5><h5><br></h5><h5> 在学习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h5><h5> 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上厕所、喝水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进入小学后,午睡时间相应减少,在这个学期中幼儿园园及家庭都应适当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以此来适应小学的节奏。</h5> <h5><b>4、增强安全防范意识</b></h5><h5><br></h5><h5> 建议家长加强孩子安全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家庭、交通安全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h5> <b>三、行为习惯培养</b> <h5>  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像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从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h5> <h5><b>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b></h5><h5><br></h5><h5> 例如: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爸爸妈妈可以在进行学习活动前,给孩子十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孩子做喝水、上厕所等准备工作,当学习活动开始后,就需要要求孩子专注及投入。</h5><p class="ql-block"><br></p> <h5><b>2、养成有礼貌的习惯</b></h5><h5><br></h5><h5> 例如: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老人、孕妇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家中与孩子交流时,需要关注到孩子的文明用语。</h5> <h5><b>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b><br><br> 讲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该向孩子传递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勤洗手、不轻易用手碰鼻子眼睛、不吃不干净的东西,发现了及时纠正。</h5> <p class="ql-block"><b>四、学习准备</b></p> <h5>  学习准备,指孩子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h5><p class="ql-block"><br></p> <h5>1、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br><br>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 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 有一拳,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坐姿、握笔姿势可要规范哦!</h5> <h5><b>2、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b></h5><h5><br></h5><h5>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切莫为此不耐烦,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及时回应的问题;并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h5><h5><br></h5><h5>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h5><p class="ql-block"><br></p> <h5><b>3、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b></h5><h5><br></h5><h5>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引导孩子有计划地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等。</h5><p class="ql-block"><br></p> <h5>  希望这些小策略对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能有所帮助, 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共育,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让我们同孩子们一起加油!</h5>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15px;">深圳市宝安机关幼儿园假日名居分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font-size: 15px;">2022年3月2日</b></p><p class="ql-block"><br></p>

孩子

小学

学习

培养

家长

准备

幼儿园

生活

习惯

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