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听力障碍人群约有3.6亿,其中儿童占3200万;中国约有2057万听力残疾。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一人数众多,特殊困难的残疾人群体,已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p> <p class="ql-block"> 💗全国爱耳日简介</p><p class="ql-block">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会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p><p class="ql-block"> 2022年全国爱耳日主题:关爱听力健康,聆听精彩未来。</p> <p class="ql-block"> 💗了解耳朵</p><p class="ql-block"> 耳朵是每个人体的重要器官,因此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耳朵。耳朵的结构分为三部分:<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外耳、中耳、内耳。</span></p><p class="ql-block"> 外耳:接受外界的声音并将沿着耳道引起鼓膜震动。</p><p class="ql-block"> 中耳:鼓膜的震动引起三块小骨-锥骨、镫骨和钻骨上相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p><p class="ql-block"> 内耳:内耳整体由弯曲复杂的管道构成,因其走形像迷宫,又称为迷路。它由两部分构成:骨迷路和膜迷路。</p> <p class="ql-block"> 💗耳聋预防</p><p class="ql-block"> 👶新生儿期防聋</p><p class="ql-block"> 耳聋的发病,具有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重度聋在新生儿的发生率约3—4%;0—6岁中度聋和轻度重聋约占5%,多由中耳炎引起,并认为婴幼儿中耳炎可能影响其语言的发育。面对这样众多的耳聋患者,除了采取必要的医疗、康复对策外,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宣传听力保健知识,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耳聋遗传咨询,加强医学监护及科学用药,是预防耳聋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 重视听力问题需从你我身边做起。爱耳护耳,方可“听”见未来。</p><p class="ql-block"> 耳朵是我们身体上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让我们能听到美妙的声音,但是如何爱护我们的耳朵你知道吗?下面为您分享一些护耳小常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听力保养</p><p class="ql-block"> 一、避噪音</p><p class="ql-block">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p> <p class="ql-block"> 二、戒挖掏</p><p class="ql-block">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p> <p class="ql-block"> 三、慎用药</p><p class="ql-block">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p> <p class="ql-block"> 四、常按摩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p> <p class="ql-block"> 五、熄肝火</p><p class="ql-block"> 老年人如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样就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老年人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p> <p class="ql-block"> 六、打耳光</p><p class="ql-block"> 打耳光对儿童听力影响很大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请不要打耳光,如果孩子犯错了要耐心教育。 </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帮助孩子们了解耳朵的主要功能以及保护耳朵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用耳习惯,提高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和自我防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做到爱护耳朵,拥有健康的听力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