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吃出个小老乡 作者:江礼旸

江礼明

多年前,那天中午办事回来迟了,单位食堂已打烊,只好到隔壁“满园春酒家”随便吃点真正意义上的便饭。大约也是有缘吧,代服务员送菜出来的一位师傅(从其年龄来看,只好称为“小师傅”)对我看了又看,忽然说:“先生贵姓?好像很面熟。”我告诉他,面熟大概是我在隔壁公司供职的缘故吧,又告诉他我的姓氏,谁知他竟失声喊道:“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就叫您爷叔吧!”“爷叔”是沪语对叔、伯一辈的尊称,在这种热烈气氛下,似乎却之不恭,我只好受之有愧了。但吃吃便饭居然吃出个本家来,岂不令人欣慰。更巧的是,他是安徽庐州人,祖上正是从歙州迁去的,好像我们真的“五百年前是一家”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婺源虫菜肉</font></h3><div>真正令我高兴的倒不在于找到了同姓、同乡,而是在于他是个安徽的三级厨师,如今在“满园春”又充当川帮的“掌门人”,小小年纪偌大本事。更妙的是,他的女朋友也是位安徽厨师,在提篮桥附近一家餐馆打工。。据他告诉我,同乡中在小饭馆打工的厨师不少,几乎可以组成一个“加强排”,或是“同乡会”。至此,我对安徽人外向型精神不够的看法开始动摇。看来,第二代“徽骆驼”又在向上海进军了。当然,这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螺旋型上升。问题在于第二代“徽骆驼”似乎“散兵游勇”者居多,未形成气候,故只能为别帮菜效劳,而不能直接为振兴徽菜出力。<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 就在吃饭吃出个小老乡后不久,我又遇到一位安徽厨师。他是安徽宣州人氏,目前在一家本帮菜馆打工。因为对本帮菜的历史、文化背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理解,他做的本帮菜实在不怎么样。因为有同乡之谊,也为了将这家本帮菜馆搞好,闲云请来了一位本帮菜的大师,欲为他点拨一下。谁知他左一个理由,右一个原因,就是不肯改“菜路”。闲云一番好意化作乌有自不足惜,朋友的本帮饭馆因为菜肴不佳而使同道少了一个品味的去处,倒是一件遗憾的事。这件事的结果亦在预料之中——不肯改菜的厨师被老板炒了鱿鱼。两位安徽厨师令闲云十分感慨。由于缺乏外向型精神和“徽骆驼”的敬业精神,近年来安徽人到上海来当老板的太少,往往男的是当厨师,女的是当保姆。即便当厨师也很少出名厨。我的一些小老乡、大老乡未能认识到,经济可以决定文化,文化倒过来对经济也可以有反作用。须知,安徽的经济可以随着徽菜进沪而打进上海。新时代的“徽骆驼”们决不止长途贩运这一行当可搞,他们的经营范围也必定超出茶叶、典当许多,而在改革开放潮流中大显身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徽式茄子炝鳝丝</font></h3> 想到这里,闲云赶紧来到满园春酒家,对同姓的小老乡说,马上回家去找到有钱抑或有权的人物,请他负担起组织和领导的责任,将正宗徽菜引进上海。到那时,“爷叔”可以出来帮你的忙。你现在在这里掌勺,工资可能不少,但如果能让你在正宗徽菜馆里烹制臭鳜鱼、毛豆腐、掌上明珠、李鸿章杂烩、符离集烧鸡......该有多好!当然,酒家门口也可挂上“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的对联,以广招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