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胡杨泪 乌兰木伦情(诗序版)

浙东舍人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诗 序&nbsp;</b></p><p class="ql-block">当我们的思绪还沉浸在、沉浸在,</p><p class="ql-block">大漠胡杨古老的思念的时候,</p><p class="ql-block">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p><p class="ql-block">把我们的热血冷却到了冰点!</p><p class="ql-block">我们沮丧,</p><p class="ql-block">我们失望,</p><p class="ql-block">我们企盼</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是康巴什人的满腔热情,</p><p class="ql-block">是烏兰木伦滚烫的河水,</p><p class="ql-block">是工作人员的嘘寒问暖,</p><p class="ql-block">是医护人员的盈盈笑脸,</p><p class="ql-block">温暖了我们冰霜的肌肤,</p><p class="ql-block">抚慰了我们受伤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亲切的问候,</p><p class="ql-block">柔和的话语,</p><p class="ql-block">丰盛的三餐,</p><p class="ql-block">周到的服务,</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感受到:</p><p class="ql-block">家庭似的温馨,</p><p class="ql-block">海洋般的深情!</p><p class="ql-block">难忘的康巴什人,</p><p class="ql-block">你用自己金子般的心,</p><p class="ql-block">诠释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p><p class="ql-block">书写了你们城市的名片:</p><p class="ql-block">温暖的鄂尔多斯。</p><p class="ql-block">我爱你,</p><p class="ql-block">乌兰木伦河畔的康巴什!</p> <p class="ql-block">大漠孤烟</p> <p class="ql-block">弱水胡杨</p> <p class="ql-block">胡杨红衣少妇</p> <p class="ql-block">漠阳夕归</p> <p class="ql-block">居延日出</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断肠胡杨泪 乌兰木伦情</b></p><p class="ql-block"> 浙东舍人</p><p class="ql-block"> 寒冬时节,塞外的第一场大雪,把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装点得银妆素裹,分外妖娆 ,屋外枝头鸟鸣,寒鸦点点,显得更加地恬静悠然。此时的乌兰木伦河已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冻,没有了夏日的奔腾和喧嚣。然而,我和滞留在这里的旅友们,心里却充满了浓浓的暖意,甚或滚烫的热血,沉浸在近一个月来的流连欢畅、惊定犹恐、喜极泪盈,一波三折的情感旋涡之中。</p><p class="ql-block"> “ 三千年胡杨,一千年生长,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这美丽的传说,王维诗中“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 ”,那萧然广漠、暮色迟归的动人景象,倾倒、沉醉了万千旅友。他们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面八方、</span>天涯海角,纷止沓来,蜂涌到额济纳这一片神奇的土地。旅游信息称,在胡杨最绚烂的10月10日前后,只有一万多居民的额济纳旗,每天要接待约五万名游客,旗委所在地达来呼布镇更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一片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 弱水胡杨是我们到此旅游的第一站。在这里徜徉,我们深为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百态千姿叹服。在稍微有些绵软的沙地里,成片的胡杨,有的像旁逸的虬龙,有的像敦实的山丘,有的高耸,有的斜出,有的更像一排排蓬展的伞形卫士,守护这古穆的大地。人们欢笑着,奔跑着,吮吸大自然带来的新鲜气息和浓情蜜意,摆出各种pose,把一切美好牢牢地印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驻足在怪树林,更让人叹为观止。形态各异的枯木,抒写了千年不朽的滄桑。按旅游途径和时程安排,我们到这里已接近黄昏时分,等待着最惊彩的一幕:漠阳夕归。我们踯躅,我们企盼,我们游走在片片古木之中,寻找最佳的观赏之地,捕捉最美好的瞬间。夕阳把它的余辉涂抹在一片树丛中,慢慢地,慢慢地收拢,收拢成一个金色的圆球,在古木的隙缝中渐渐地消失在暮色中,给人们留下了久久的沉思。</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怪树林的夕阳,给予人们的是无限的遐想,那么居延海的日出,则给了我们另一种情趣。我看过海上日出,高山日出,也观赏过草原日出,而大漠的湖上日出,会不会是另一种奇观呢。清晨5点多鈡我们就赶到了观景台,晚秋的居延海很有些凉意,凛冽的晨风让我飒讽发抖,却挡不住我们猎奇的心理和对美景的向往。初始有点儿失望,远处泛起了阵阵迷雾,让人窦生疑虑,今天会不会是一个阴天?人群开始骚动,甚至有人沮丧地回转。就在这时,迷雾渐渐地向周边扩散,东方微露鱼肚白。按海上和高山日出的时点,此时应有弥散的红光和渐露的朝霞,然而却仍然是一片白光,我的心又一次下沉,难道今天真是个阴天?千岩万转、柳暗花明,正在人们哀叹失望的时候,在水天相接处一个红点出现,并迅速地升腾起圆镜般的火球,喷薄而出,霞光四射,映照在居延海中,在涟漪中浮现,泛起缕缕光波,别有一番湖上日出的奇异景象。一时间人头攒动,欢呼雀跃,一片闪光卡嚓声,纷纷留影拍照,有的甚至向日出的方向狂奔,呐喊着举起双手,迎接朝阳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居延海日出,把旅友们的情绪推向高潮。上了旅游大巴,人们仍意犹未尽,谈论、交换各自拍摄的日出瞬间,期待着更惊美的景点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家人们,亲们,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刚才接到旅行社的通知,额济纳可能有了疫情,下一个景点能不能去,还要等待通知”,地导的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把旅友们高涨的热情,一下子冷却到了冰点,心头笼罩着一片浓雾。可能,还只是可能,也许只是讹传,也许只是风闻,忐忑不安的心情正在吞噬着人们的企望。早上8点多钟,地导吩咐把大巴停留在一家宾馆前,并迅速地奔向前台,数人头、订房间,卸行李,发早中餐,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希望已渺茫。接着导游又传达官方的要求,戴口罩,不串房,无紧急需要不出宾舘大门。焦虑和不安,在一步步浸蚀着人们的心灵。这疫情会持续多久?吃的、喝的,用的怎么办?仍然处在惶恐之中的人们突然惊醒,意识到突发事件时的物质需要,纷纷涌向附近的超市和商店,把那里的方便面、矿泉水、爪果蔬菜几乎抢购一空。</p><p class="ql-block"> 此时是10月18日,接下来的日子越来越紧张。一个常住人口只有几千人的达来呼布镇,要应付上万名旅客的吃住甪、医药,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每天只供应一顿正餐,无事又不许外出,吃喝都成了大问题。空寞的街头,时不时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把人们压抑得喘不过气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吃喝困难,旅友中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甚至癌症患者的用药就医等问题,已迫在眉睫。病人的烦躁,家人的思念,亲友的关心,都使气氛更加凝固焦灼。23日开始政府发布号令,除核酸检测等特殊情况,实行巡查,绝对禁止外出,违反者严惩。这一下子就把紧张的气氛推到了顶点,己经开始出现某些过激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显然,尽快地把滞留旅客疏散、转运到包头、鄂尔多斯、阿拉善盟阿左旗、临河等相对风险较低的地区,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但要在兩三天内转运上万人,还要保证疫情不扩散、不出安全事故,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需要地对地、点对点、人对人的衔接,周密部署、统筹安排。若干个核酸检测点,无数次排长队的检测,几十个问询转移的电话热线,一时还不能落实的转移的时间地点,把滞留旅客的情绪一次次点燃,人们又一次焦躁不安起来。</p><p class="ql-block"> 30日是预定转移的最后一天。<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天晚上,</span>我们乘火车去鄂尔多斯的旅友,经历了戏剧性的一幕。别的团队都拿到了个人核酸检测证明和火车座位表,而我们却没有。因为事先有公安局长的亲自关心,一行人晚饭后乘大巴去火车站,以为可以直接上火车。谁知,到了那里左等右等都上不了,眼看着别的大巴的人一批又一批都上了火车,而我们这里却仍然迟迟没有动静。一打听,原来我们是后补的,要等别人上完了,有空位子才能上。焦虑又一次袭上心头:今天是最后一天转移,上不去怎么办?难道还要困守在这个连吃饭都是大问题的地方?多次交涉后终于有了结果,可以放行了,可是拿到的座位便条上,座位号与人名不符。不管他,先上车再说。到了车厢口检票,才知道每一个人的持票都是人票不符,车厢号不符,大家都拥挤在车厢门口,焦急地询问自己的去处。这就出现了文革中红卫兵乘火车的情景,人流从这个车厢口奔向另一个车厢口,又潮水般地挤回头,这样来来回回游荡了好几次,终于才找对了自己的车厢和座位,不安的心灵才慢慢地沉静下来。今夜无眠:到了鄂尔多斯又会是什么样子呢?</p><p class="ql-block"> 31日下午3时许,列车缓缓地进入鄂尔多斯新站,数百辆崭新的大巴车迎靠在站台上,扑面而来的是一条巨型的红字横幅:鄂尔多斯欢迎您,我们会给您家一样的温暖!上了大巴,随车工作人员一个个笑脸相迎,语言亲切,<span style="font-size: 18px;">嘘寒问暖,这一切让</span>我的心一下子敞亮起来,连日来压在心头上的阴云顿时散开。我们一行人被安排在乌兰木伦河衅康巴什新区的市委党校。在这里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家一般的热情和体贴。饭食南北兼顾,有米饭、面点,荤素搭配,咸甜适中,还伴有水果、甜食和奶制品。许多人都深情地说,比家里吃得还好。服务更是周到细致,无论是医护人员、保洁员,还是警卫人员,都<span style="font-size: 18px;">软声细语</span>,倾听我们的心声,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政策之外的,一时做不到的,也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解释。临别时市委党校的工作人员,还留下了联系地址和方式,希望把这样的温情传递得更加久远。在他们精神感召下,旅友们也相互照应、关心、提醒,有的还结成了长久的友情,就像家庭成员一样。</p><p class="ql-block">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美丽的胡杨给我们快乐,突发的疫情给我们磨难,而鄂尔多斯人的热情,却给了我们家庭般的温暖。我们的这次塞外之旅,将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像勒石一样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一种碧草丹青般的永久记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此文完成于2022年3月l曰凌晨2点40分至7时20分—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