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贯彻落实“双减”教育政策,全面助推“双减”落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进高效课堂的深入研究,</span>深圳市立言教育研究院特组织面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春季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与备课指导”网络培训会拉开了序幕。2022年2月18日晚上,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的网络培训课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之前对于主题阅读我只感觉它高深莫测,我等望尘莫及。 于是我怀着期待、疑惑又略显激动的心情,我静静地翻开了刘宪华老师的著作《让每一位儿童都成为读者》。我默默地浏览,轻轻地勾画,不断地反思,对主题阅读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课程开始之前,刘宪华老师说道:始于阅读,而不止于阅读!让每一位儿童都成为读者!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最神圣的职责!这也应该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张淑荣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从小练笔指导过读到习作指导》的教学讲座。讲座指导性强,干货满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淑荣老师就《新主题阅读》、《你读我诵》、《立小言作文》进行了解读,为老师们在阅读、习作教学打开了新思路。张老师说部编版教材就是根,而“主题阅读”和“你读我诵”是语文教材的两个翅膀,当然还需要“立小言作文课”来支撑。老师们不光要注重人文性、工具性,还要重实践性。并以《燕子》、《荷花》为例发现读写结合点,在读写教学中,自觉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张老师强调老师们一定不要在课堂上碎问碎答,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至关重要:小诗引入、自主批注、美文精读、名言过渡、以文带读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应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说道:语文课堂,读是硬道理,写是硬功夫。而阅读课程中的读写,就是小练笔,即单元写作的预热与铺垫,该怎么来写呢?</p><p class="ql-block">老师说道:作文是“攒”出来的,那“攒”什么呢?</p><p class="ql-block">1.攒语言(根本)</p><p class="ql-block">2.攒结构(框架)</p><p class="ql-block">3.攒方法(技巧)</p><p class="ql-block">那又该怎么攒呢?</p><p class="ql-block">1.积累(记住)2.训练(仿写、补写、创写)</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燕子》为例与我们分享。遇到优秀文章,通过攒段落、攒构思、攒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画好像,点好景,重笔来绘启特性。</p> <p class="ql-block"> 积累是硬道理,通过积累优美词语、短语,积累段落,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当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积累的同时,也得训练,训练才是硬功夫。可以每日一记,进行自由练笔,并且运用到课文中好的词好句。<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此以往,结果可想而知。</span></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以《荷花》为例,该怎么攒句子、段落呢?就要寻方法:顺序结构先定好,多样描写不可少,修辞手法巧运用,植物形神多状貌。</p><p class="ql-block">1.给句式框架,通过荷花里的有的······有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的······,引申到向日葵,孩子就学习到了知识的迁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攒结构(构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荷花》为例,由初闻香➡️赏荷姿➡️幻做荷为结构,孩子们攒到这样的写作结构,还怕作文没有方向,写不好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课文中的小练笔开始,习作之路,终会越走越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络培训会采取“讲座+视频课+在线答疑+实践反馈”的形式,深度解析教材,结合具体课例,教授简单实用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从浅层培训走向深度教研,为新学期实现高效语文课堂赋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