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山,中国人的习俗认识。(南),是一个吉祥的方位,加上一个山即南山。就不由觉得有一股仙气上升,似乎那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即使找不见仙人(仙人隐藏得很深凡人是见不着的丿也会被那高出周边的山和不平坦的绿色幽静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南山其实就是一个山梁,坡不陡所以房屋街道依山而建。我们的车子沿着盘山路缓缓而上,向着一个叫“遥远”的民宿地驶去。</p> <p class="ql-block"> 早上我们动身有点晚,茂华住在重庆离南山近所以早到一会。一家人正坐在院子的茶厅里等我们哩。各自拿着行李去到指定的房间,房间好大:实木地板,地板上又是个实木的大踏板,大踏板上则是与大踏板一样的大木床。床很宽足足有四个平方,白色的床单白色的被子,很干净。</p><p class="ql-block"> 房间的确很宽,四面墙有两面是落地窗,通风而明亮。窗外景色一览无余。略感不习惯的,也是最后承认这个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单独的卫生间,马桶与浴缸堂而皇之地与房间合为一体。由于不是水泥平顶,没有吊顶免去了这灯那灯的。单纯的只几盞挂灯,壁灯,还有落地灯。灯的款式看似简单甚至还带了点乡俗的粗旷,仔细看看却是那么地精致。这就是低调的奢华吧!</p> <p class="ql-block"> 屋子整个是木材建造,尤其是那人字形结构的屋顶,全由圆木组成。一个粗粗的横梁横跨在屋顶中央,这就是建房的中流砥柱。民俗,民宿,全因千古流传辈辈沿用。被称为俗是文化遗传,是最扑实无华的民间存在。现今的民宿则是最原始的传承。它还渗进了西方的明亮浪漫,综合了最适用的东北木屋的建筑特点,一个现代的民宿就成了。</p> <p class="ql-block"> 说到民宿的隐私根本无问题:试问两人一间房,除了夫妻便是弟兄姊妹要不就是最信得过的同性朋友。一个卫生间洗个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多少年多少代都是公共厕所,公用澡堂。更何况还有什么比门一关更私密吗!房间一关私密,房门一开家人聚集。共用的楼梯,天井,客厅,茶座,阳台…</p><p class="ql-block"> 看完房间放下行李便一块去吃饭。遥远民宿只管早饭,中午晚歺自行解决。这样也好,趁着吃饭可以出外走走,节约了专门出行时间也消了食。山景,山景,凡山都有景。山势不同景也略有差別,比如说:山高常有雾,而雾也有浓有淡,这也是由山的高度来决定的。有的山又高又大,峰又多常有深涧峡谷。这个南山就简单多了,整个一山梁其特点就是一个巨大的屏风横插在最热闹的市区。闻名天下的山城夜景尽收眼底。南山的一棵树那只金色的山鹰塑像可以做证,多少双眼晴都在这里收获了奇妙的夜间辉煌。</p> <p class="ql-block"> 南山除了是个观景的最佳之地,还是个特別容易造景的地方。最让我难忘的那个离图书馆最近的休闲厅。厅很平常并无特別的布局,就那么一个露天大厅供客人喝茶品咖啡聊天休闲,但在厅的外围墙上却有个绝妙的所在。围墙的上边修了个不太宽的平台,平台上流淌着凊水形成淌漾的水雾。顺着水雾外望:那高高底低的水泥森林竟然变成了冮岸洋楼,最底端的街道变成了濛胧不清的冮…这个景不是一尘不变,不同的角度观望便有不同的风景。有点像沙漠里呈现的海市蜃楼,好梦幻。</p> <p class="ql-block"> 玩累了又该吃晚饭了。饭后回到遥远天已全黑,一群人各回各屋又很快地分为两个聚集点。</p> <p class="ql-block"> 大人们聚到大女儿房间享受她的功夫茶。宽宽的踏板上摆放着两张茶桌,四周有大小不同的坐垫。置上水,插上电开始烧水。摆上茶碗,拿出茶叶,水开后便开始有序地洗茶,冲茶。茶的香味充斥着房间,调动着情绪,滋润着咽喉…有趣的话题喷然而出,中听地投个赞,不中听的给一个呸…孩子们都到中年,谈得最多的除了事业便是正在上学的孩子。外孫们都很乖很上进,谈到他、她们时都是欣慰的表情。直到十点都未有睡意。</p><p class="ql-block"> 最后还是我先撤退回房,看来他们还得聊一会。我睡眠不够好,尤其到一个新环境的第一个晚上是要失眠的。可是那一天我却睡得很踏实,就像熟悉的家中床上,一觉睡来竟是早上七点。</p> <p class="ql-block"> 早点不错:一碗白味的八宝粥,一块摊饼,半杯牛奶加个鸡蛋。份量足而营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饭后和女儿闲庭信步于周边,不算小的住宅后园全是奇花异草。一盆盆珍贵的草木挤满了这里的每一寸空间,看来这家主人还非同一般。一会主人来了向我们介绍了这些花草,原来他就是专们研究养殖花草的行家。而且多次荣获国家级金奖,啊!原来如此。这些盆栽造形奇特,真地很美。随便一盆就是十几万,这家人好富!可他们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一老一少(其实也是中年)两对夫妻独自经营这个民宿兼这很费人力的花花草草,一个工人都未请。真够他们忙的了。</p><p class="ql-block"> 谈到那些漂亮的盆景,主人如数家珍。每一盆都是他们的心血,不是每一个买主都识货都有资格买得到。除了经营好自已的园地外,主人还经常外出与同行交流互相欣赏对方产品。遇到心仪的也会毫不犹豫地出大价钱购买带回。 </p> <p class="ql-block"> 收藏的何止是花草,还有各地风味特色的物件。就连烤火的火盆居然是用飞机由丽江带回来的…那个搁置在前庭露台上的花瓦缸在五十年代是不少见,但现在却是个稀有物件。它静静地立在那显示着它丰富地沉淀,向我们讲叙着已过的历史。与这个水缸相匹配的还有主人不知从哪个山野,哪个河滨水畔拾到的石桌石凳。本来这个小空间就是个天然的具有寓意的户外茶桌,可差强人意地又摆上了个大盆景。这时我忽然想到从昨天到今天都觉得这间民宿的外院差点啥,其实不是差而是太满。盆栽太多该移移,用主人的话说是该做减法。可是哪里有“放置这些宝贝的地方呢?”还未等我们说出想法,主人就道出了他的无奈。如果舍去心爱之物去成全外景的格局必竟好多好多的不甘啊!</p><p class="ql-block"> 其实屋内厅堂还有个未完成的接待厅,里面的布局也大致看出主人的大格局。那些雕刻精美的旧木器和收集的陈旧的摆设,浓浓的乡愁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家主人己是骨子里的文化人,凭他的实际经验和作为完全可以充当美院的园林设计的客座教授。感叹的是他能否用语言组织这些成果知识,进行知识传授。其实祖祖辈辈的技艺之人总停留在口碑相传的界限何止于他啊!看来现代的高等学院还是很有必要的存在啊!</p> <p class="ql-block"> 明天早上就要走了,得留点影吧。刘雨昕刘二妹也是十二岁的女孩,现代人营养充足身高达到l米5几。在八十年代的标准已经是成年人的身高了。她一身白色汉服,配上两条辫子再画点淡装,还真地好看。她欢跳着在外间拍了几张,再进到那个还未完成的接待厅打算在窗户里探头拍几张。当她一双手推开那带点古味的格子窗户时,即刻一幅苏小妹:双手推出窗前月的画面出现了。只不过白天没有月亮,倒有微风拂面的感觉。外面也无一石击水不过倒有一群人在惊叹园中的植物和那与之相配的只有在五十年代见过的陶瓷花瓦缸。抄袭点古人诗句吧:双手推出窗前风,一众惊叹园中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