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观“渔”

天下为公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我赶去安徽歙(Shè)县拍“渔灯节”。 歙县,位于安徽省最南端,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的山色秀美与歙县一脉相承。它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千百年来,成为文人墨客找寻的风水宝地。 <div><br></div>好友介绍我可以去歙县拍拍沾着泥土芬芳、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渔灯节”,我欣然前往。借着歙县元宵节都在举办活动的当口,先后去了卖花渔村、瞻淇村、汪满田村三个历史悠久的自然村落。感悟着经过历史沉淀过的那份古朴与厚重。<br> 卖花渔村深藏在山里,山路曲折难行,车也只能停靠在山脚下。 我们只能背上沉重的摄影器材,徒步艰难行进在千年古马道上。分化的铺路石静静地诉说着古道曾经拥有过的辉煌。 “路漫漫其修远兮……”,拾级而上,刚下过雨的台阶还有些湿滑,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盘山而行显得有些吃力,我不由想起了屈原《离骚》中的诗句。为了做好爬山准备,把多余的行装都放在了车里,连羽绒服都脱去了,依然大汗淋漓,40多分钟的盘山道,对长期坚持锻炼的我来说,也变得气喘吁吁。风景总在险峻之处,最美的风景就在前方,坚定地向上攀登。 登上山顶,一揽众山小,卖花渔村的自然风貌尽收眼底。卖花渔村深藏在鲜花簇拥的深山里,漫山遍野盛开的梅花,散发阵阵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与村里的采花老人交谈中方知,卖花渔村是因为村头像鱼嘴、村中如鱼肚、村尾似鱼尾,从山上往下看村子就是条大鱼,因村形似鱼加上村民基本上靠卖花为生而得名。这里的梅花属于药用梅,所以显得瘦小,也许是为了适应山里气候的生存需要。村民采摘梅花用于制药,花、叶、根茎均可入药,梅的药用范围很广。村民们还把梅树制作梅桩,培育盆花,拓展了村民的生财渠道。<br>拍完卖花渔村,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个拍摄点:瞻淇村。<br> 瞻淇村是一个拥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古老村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一百多幢。<br>当我们赶到瞻淇村,村民们正紧张地描绘渔灯上的彩绘。<br> 村民正在交流彩绘的手法。 手艺人正在赶制渔灯。 瞧,老艺人对每一个细节都如此专注凝神。 老人孩子沉浸在幸福快乐的和谐之中。 当夜色降临,原本宁静的村落一下喧闹起来!村民们敲锣打鼓、扛着渔灯自发地聚集在村头,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渔灯节”活动。 乡亲们欢快地走在自己所熟悉的街巷,通过渔灯把幸福和美好的愿景传递。 老人、孩子都纷纷加入到渔灯节的活动中,连襁褓中的小宝宝竟也精神抖擞地加入到活动中,极有仪式感。 孩子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五彩的渔灯,是观察是欣赏还是思考不得而知,但家乡热闹的场景和那耀眼的渔灯深深烙在孩子的心底,成为心灵中相伴一生的乡愁! 孩子有模有样地举着渔灯。 “渔灯”欢快地游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 村里的大人孩子伴随着“渔灯”走街串巷,乐此不疲。 敲锣打鼓舞渔灯。 在场地大的地方,六条“渔灯”展示着最亮丽的舞姿。 “渔灯”把最美好的祝福送进家门。 忙里偷闲,还不时把技艺传承给未来的掌“渔”者。 爆竹声声,焰火绽放,渔灯飞舞,把村民美好的愿景通过“渔灯”展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神采飞扬的擎渔人。 <p class="ql-block">拍完瞻淇村,天已很晚。第二天原计划拍些歙县的风光片,朋友告诉我,当晚汪满田村有大型的渔灯节活动,于是我们调转车头前往汪满田村。</p> 汪满田村则如同镶嵌在深山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小桥流水人家,在远山的映衬下,整个村子显得恬静安宁,充满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描着美甲的女孩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渔灯的绘制。 一个满头红发的现代女孩,正专心描绘几百年历史传承的渔灯。 鞭炮声、锣鼓声、焰火升腾后啸叫声和着山谷的回荡声,显得十分喧嚣和热闹,使原本宁静的小山村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乡亲们尽兴地扛着渔灯沿街游行。 游行的队伍中,扛着渔灯的年轻人成为“渔灯节”活动的生力军。 一条条灵动“鱼”的背后,是一个个为之付出的后生们的努力。 从孩子们充满笑意的脸上看到乡村的未来与希望。 浓郁的乡村氛围,让我深感乡村底蕴浓厚的传统文化之魅力。乡亲们扛着、挑着渔灯,脸上挂满喜庆的笑容,大人孩子共同行走在村里的大街小巷,共同庆祝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会被他们真情实感所打动,我在走街串巷的跑动中,深深体味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br>我兴奋拍摄完卖花渔村、瞻淇村、汪满田村后惊讶的发现,这三个村竟然都和渔(鱼)不沾边。歙县没有"渔",却让"渔"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卖花渔村没有鱼,只是村像鱼形而得名;澹淇村没有鱼,"渔灯"只是庙会上的"渔具";汪满田的"渔灯",是村民用于对美好生活的祈福!但正是这份美好的愿景与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带动了乡村振兴。瞻淇村把当地的西瓜通过渔灯节带来了效益,汪满田村把优质的菊花通过渔灯节提高了知名度。甚至渔灯节把在外游子的引入到家乡,牢记这份乡愁。我看到一个女孩正在母亲的指导下,用描着美甲的纤纤玉手在乡土气息浓郁的渔灯上描绘几百年传承的色彩,一个满头红发的女孩正努力学习传承家乡根的文化。<br>歙县,将“渔”文化演绎的生动而富有灵性,为乡村振兴发展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乡村画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