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清华园一年级语文第集体备课

张伟莉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2022年2月28日,清华园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在学校安排下如期开展集体备课。此活动的主备人是:李丹老师。参与备课评论老师还有:张伟莉老师、王梦寒老师、王彩霞老师、李晴晴老师和胡赅赅老师。</p> <p class="ql-block">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活动。因此,在讨论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提出围绕“以读悟情”设计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毛主席的美好品质。如揭示课文题目后,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题目,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初次接触课文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在多次朗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话,开展竞赛,读出自己的理解;学完课文后,补充一定的阅读材料等。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使学生和文本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评论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意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在学习中主动展示自己的本领。教学过程中要少讲解多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从课文题目《我多想去看看》导入,再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这种“我多想去看看”的急切强烈的感情,最后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这种感受,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p> <p class="ql-block">  《一个接一个》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在《四个太阳》的设计中力求在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识字经验。在教学指导中,针对生字的不同类型,不同特征,引导学生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与运用,帮助学生养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课文《四个太阳》语言优美,充满童真。因此,本设计着重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激情中创新。让学生意识到: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就是一种创新。</p> <p class="ql-block">  进行语文园地教学,即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拓展延伸。“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教学时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轻松完成了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的教学任务。集体备课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是全体教师对事物认识的互补、互助、共享和共识。</p>

学生

语文

教学

课文

备课

老师

情境

学习

识字

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