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第三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

黄文娟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花烂漫,</p><p class="ql-block"> 草长莺飞描画卷。</p><p class="ql-block"> 求真问道三小人,</p><p class="ql-block"> 不负小语不负生。</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天空像洗过一样,湛蓝得令人心怡,白云朵朵点缀在碧空上。为了打造课堂教学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月1日,在这个久违阳光的天气里,阳逻三小语文组的教师们激情满满,相聚在录播室,开展每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为全校语文老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教研活动分两个部分进行,首先由一(10)班的贺敬枝老师授课,她教授的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本课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以小孩子的口吻,通过“我”和爸爸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和美丽的新疆去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以及天山上的雪莲。感情真挚,语言朴实。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难点是有的长句子不容易读好。</p><p class="ql-block"> 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我”的迫切心情。课前,贺老师做了非常好的课件。她的教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教学伊始,创设情境。</p><p class="ql-block"> 课件依次演示:美丽的小山村,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母子对话、孩子的愿望。借助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到课文内容情境中,学生在感受着山村的美,天安门广场的美,感受着升旗前的隆重和“我”美好的心愿,为投入地读文做好铺垫。当学生与本文的愿望融到一起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歌;指名读,引导学生相互评价。</p><p class="ql-block"> 二、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因此,贺老师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孩子神情专注,已经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老师借情抒情,请孩子们把刚才看到的场面读出来,孩子们在反复诵读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热爱祖国的情感在无形中得到升华,贺老师抓住时机请大家一起体验,还做记者采访了一些孩子,“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孩子们畅所欲言。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他们把句子说完整。</p><p class="ql-block">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品读时,贺老师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贺老师都抓住了重点词,比如:“弯弯的”、“雄伟壮观”、“遥远”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环节是集体评课议课, 针对贺老师的这堂课开展评课研讨。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把自己的启发和感想与大家分享和交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小结,这让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贺老师说课,她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法、语文学科特点、本课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困惑等几个方面作了说明。</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另外9名老师按照班级顺序进行了评课。老师们为她的精心设计而叫好,整堂课,贺老师创设了多个学习情境,学生始终处在愉悦的状态里,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认识了许多汉字,学习了课文。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贺老师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借助画面、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进入课文,引发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词串模块,使抽象的词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篇课文共要学13个汉字,贺老师在教学中没有过多地包办代替,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汉字的能力。老师们表示,只要我们善于把干巴巴的抽象“符号”变活,善于寻找规律,就可以使学生爱学、乐学。 </p> <p class="ql-block">  二年级邱春梅老师充分肯定了贺老师的课,她说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终身发展的师生生命力,突破了识字和朗读两大特点,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体现了教学目标三维的整合。她提出在多种识字方法讲完后应进行总结,使学生加深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江建荣老师赞扬贺老师激情高,但内容过于饱满,以至于后面的写字环节没有完成。</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王尹羲老师称赞贺老师个人能力强,机智,理解重点字词时方法新颖,效果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爱国主义教育。</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吴彬老师对贺老师的情感教育作出了肯定,她说《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拉近了师生距离,与第一自然段衔接很紧,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准备充分。不足之处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渗透不够。</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胡翠平老师也觉得这节课容量过大,字、词、句、段、篇都涉及到了,低段语文教学应多指导拼读、识字,学生的小问题也很多没注意到。</p> 罗琳莉老师作为备课组长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她说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首先要在整合与统筹上下功夫,要学会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以及教学的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规范,可以抓词语教学,丰盈语文教学的细胞:可以“削枝斩叶”,巧妙整合,找准文本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引领学生的思维向语言更深处漫溯;可以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找到语言跟情感的触发点,开展一次有效的教学对话;可以关注生成,适路点拨,倾心打造有效课堂的生命活力。<br> <p class="ql-block">  分管教学工作的李桂珍校长认为贺老师过于紧张,她说,放松心态才能呈现最佳课堂。德育的渗透不能贴标签式地灌输,应该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发挥教育作用;要多关注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来;指导朗读不要过多剖析,而应通过反复练读让学生入情入境。本单元是课文单元,要注重渗透阅读教学,前面几位老师提到的内容过多导致写字环节没有完成,李校长认为内容其实并不多,可从课题解读和播放课件两处节省时间。最后,她就低段课文教学流程作了详细说明。</p> 张红莉主任谈了三点感受和三个疑问,感受是:1.磨课对个人成长的作用;2.集体备课的成效;3.各组中肯的评价让教研活动氛围更浓。疑问1.教研活动对你有意义吗?2.教研活动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吗?3.不是本年级的课为什么不想来听? <p class="ql-block">  最后,赵明校长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就当前疫情形势对老师们提出注意事项和要求,并就今天的活动从三个方面具体展开来谈。</p><p class="ql-block"> <b>一、对教研活动的要求</b><b style="color:rgb(51, 51, 51);">:</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1.加强时间观念,每周按时参加活动;2.手机调整到静音或震动状态;3.发言要认真准备,重点要突出,条理要清晰,内容要具体,声音要洪亮。</span></p> <p class="ql-block">  <b>二、对本节课的点评:</b><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1.这是一节成功的课,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效果,教师激情饱满,学生学习氛围浓厚;2.评价及时,语言丰富、多元、具体、有针对性和指导性;3.教师课前投入充分,很好地服务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效果好;4.朗读教学落实到位,读得充分,听、说、读、写、思做得到位;5.教学环节转换过渡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1, 1, 1);">三、对语文教学和低段教学的建议:</b><span style="color:rgb(1, 1, 1);">1.加大课堂投入是保证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必要前提。2.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是保证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3.课堂中要始终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情境的创设,直观的教学手段、游戏(活动)的穿插。4.课堂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5.课堂中要始终重视对学生的方法和学法的指导。6.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7.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始终坚持落实对学生听、说、读、写、思等五种能力的培养。</span></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水平越高的课堂,艺术成分越多,创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哲学上说,理想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理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而这却需要我们从实践中获取。相信在阳逻三小各位语文老师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追寻理想课堂教学中,我们能看到更多语文教育的风景,让三小师生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p><p class="ql-block"> 供稿:黄文娟</p><p class="ql-block"> 摄影:邵 燕</p><p class="ql-block"> 审核:一年级语文组</p>

老师

学生

教学

课堂

语文

课堂教学

教研

课文

学习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