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并促进小学生的生理发展

张嘉媛

<p class="ql-block">小学阶段是从学前期向青春期过渡的重要时期。小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是一个个充满可塑性变化性的鲜活个体。作为老师,我们应积极关注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利用发展规律实施综合育人。本次读书分享,我将带领大家重点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发展部分,重点从脑发育和身体发育的角度,论述如何科学认识小学生生理发展规律,应用脑发育的规律进行有效教学,同时鼓励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先来谈一谈小学生的脑发育。从微观的神经水平上,我们可以将学习看作神经元之间新的突触连接的建立或已有突出连接的增强或减弱。因为突出之间的联结,遵守"用尽废退"的原则。这启发我们。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多次反复呈现某一知识点,在不断的练习和训练中,协助学生建立更加牢固的连接,提高学习效率。在这点上,和我们平常讲的"温故知新"不谋而合。</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小的学习活动的发生,其实。不仅需要众多的神经元集群共同起作用,更需要大脑的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这一点作为老师我深有感触,比如教学生学习古诗词。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眼睛看到蚊子还需要通过嘴巴出声朗读,还要有感情的投入,甚至交给学生学会合理的想象一些画面,去协助文字的理解。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就调动了人脑的语言,听觉,视觉,情感,记忆等各方面的中枢来协同运作。因此我们可以说,好的科学的教学活动一定能够采用不同活动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从而有效促进学习的发生。</p><p class="ql-block">再来谈一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长时间的坐在那里没有身体的活动,时间一长就非常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低下,甚至昏昏欲睡。</p><p class="ql-block">那么我们推己及人,再来想一想活泼好度的小学生。</p><p class="ql-block">小学阶段是个体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和学龄前相似,小学低年级学生充满活力,非常活跃好动。带过低年级的老师,一定还记得刚入学时的小学生喜欢扭来扭去,上课不安分。这其实和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有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基于小学生精力旺盛的身体特点,我们老师应放宽对学生身体活动的限制,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比如,课间休息时鼓励学生进行身体活动。跳大绳,踢毽子,打沙包,应该在我们的小学校园中开展起来。让孩子们玩个痛快,消耗掉他们"无处安放"的精力。在课堂中也可以设计一些身体活动的游戏,比如课间操,角色扮演等寓教于乐。</p><p class="ql-block">小学生精力旺盛的同时,身心又很容易疲倦。在体力和脑力活动后,学生很容易变得疲劳。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学校在排课时,要遵循这一科学规律。比如在体力消耗大的体育课后,可以安排一些语数科目,这有助于缓解学生身体上的疲劳感。同样的道理,在精神高度集中的语文数学课后,要安排一些放松的艺术课,这能使学生得到有效的精神放松。</p><p class="ql-block">总之,了解儿童身体发展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老师建立更加积极的学生观,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丰富教育教学的内涵,扩展外延,让教育教学活动更有效,更适应学生的发展。</p><p class="ql-block">读书可以启智增惠,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真正做到知心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小学生

学生

身体

规律

我们

学习

发展

活动

老师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