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古镇行

黄草

古镇窑湾,位于新沂市西南、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窑湾始建于唐朝初期,随着明清漕运和盐业的兴盛,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商埠和物资集散中心,古镇窑湾曾有苏北“小上海”的美誉,自古以来为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和游览胜地。如今,古老的街巷、宅院、会馆、作坊、商行、货栈、典当、码头等古镇风貌仍基本犹存,通过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窑湾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窑湾民俗史话馆、窑湾典当博物馆、大清窑湾邮局、文革记忆馆、山西会馆、江西会馆、天主教堂、过街楼、界牌楼、南哨门、北门等多个景点,已按历史原貌得到恢复,并向广大游客开放。 北门锁钥,城门上有“锁钥”两个大字。 登上城门看看。一个小镇建有城门和城墙,还是不多见的,可见其在当时的年代,位置还是非常重要的、 隔河可见停得乌央乌央的停车场,人气很旺。 三晋别院,应该是山西人在窑湾建的宅院。 戏台上正举行东海书画院江苏文化行走进窑湾活动,好像是在拍卖国画。 老屋面馆,酸菜肉丝面10元一碗,时近中午了,来一碗祭一下五脏庙。 华棠桥。为纪念张华棠将军而取名。 这个建筑有点像炮楼的样子,四面体,不可登临,东西南北都有刻石,南面和西面等会转过去再看看。东望于海,北瞻泰岱,是说这楼很高的意思,同时也说明了窑湾的地理位置。 全国文保碑。京杭大运河(窑湾明清古建筑群)。窑湾镇历史上溯于春秋,唐时称隅头镇,明代开泇通运后称窑湾。窑湾西依京杭大运河,东临骆马湖,三面环水,曾是南北水运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清至民国的鼎盛时期,在窑湾曾设有8省会馆和10个国家商业代办处,美、英、法、意大利等多国商人和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镇内钱庄、布庄、当铺、商铺等鳞次栉比,构成了多样性的建筑群落。现存赵信隆酱园店、吴家大院、徐家大院、山西会馆、苏镇扬会馆、江西会馆、东当典、西当典等古建筑群落。2006年5月25日,窑湾明清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炮楼的南面,刻石:南瞰淮泗。 抛绣球,择夫婿。本想看看热闹的,等了一会没人表演。 元升当典。元升当典由晋商朱信和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原为西当典的分店,四进院落,典型的山西建筑风格。清乾隆年间曾一度被官方征用为粮库。清咸丰年间被转卖给山西帮,山西人朱信和继而恢复了典当业务。清光绪年间“元升当典”拥有资本银二十万两,店员百余人,盛极一时。<br> 元升当典院内的运河大鼓雕塑,很有地方特色。运河大鼓起源于运河渔鼓,流传于苏北鲁南一带,已有400余年历史。伴奏乐器是一面大鼓,一副钢板,唱词押韵,朗朗上口,赶板夺词,叙述、评论掺插其间。讲究字正腔圆,伶牙俐齿,粗犷豪放,激越高昂。常常令听众惊心动魄,流连忘返。 卖纯粮绿豆烧原浆的店铺,绿豆烧是窑湾的著名特产。终日读书思美酒,有时作赋寄佳人。酒多了,“有”字的“月”写成了“目”。呵呵。 在繁华的街道,看到苏镇扬会馆。窑湾的八大会馆之一。福建、江西、山西、山东、安徽、河北这七家会馆都是以省份定名,唯独苏镇扬是以苏州、镇江、扬州三座城市定名。有点意思。苏镇扬会馆,清代建筑,由苏州、镇江、扬州籍商人合资兴建,供苏、镇、扬籍老乡歇脚、办事。四进四合院落,占地7000平米。以商贸为主,开设粮行、盐行及五洋百货公司,经营亚细亚、美孚石油公司煤油。收购本土粮食、土特产等水运至上海出口。《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于光绪25年(1899),根据宗义辉整理的甲骨片,于此编写《铁云藏龟》。解放后,曾为区公所、文化站、小学、冷库。2011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苏镇扬会馆里,还陈列有“窑湾八大会馆”展览。 窑湾八大会馆各有特色:福建会馆主要以烟草为业,江西会馆主要以中药材为业,山西会馆主要以钱庄、当铺、船行、镖局、油酒坊、皮货为业,河北会馆主要以牲口贩卖为业,山东会馆主要以镖局为业,河南会馆主要以运输、镖局、油坊为业,安徽会馆主要以运粮、运盐、镖局为业,苏镇扬会馆主要以商贸往来为业。 会馆是一种文化。<div>护国扶商。</div><div>秩育贤诚民康物阜,司崇众愿德盛誉足。</div> 商会功能<br>清王朝、北洋政府、民国政府都以法律形式对商会的功能进行了界定,而商会在实践中,常常在以经济活动为主的同时,将功能伸展到教育、社会公益、政治等领域,对民族工商业发展、国家独立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br>第一,商会自觉管理商界事务、协调商界关系、扩大商界实力、振尚保尚。<br>第二、商会代表商界的整体利益,维护商界的正当权益,参与商改,对沟通商界与政府、商界与社会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br>第三,商会推动社会变革。商会协调组织商界抵制苛捐杂税,商会投入变革浪潮,推动社会进步,争取平等权利、维护民族利益。<br>第四、上海商界团体组织商行支持1919年“五四”运动,天津商会对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黄兴北上作报告,上海商界十二人被聘为上海市特别参事,商民救国会组织的跪哭白衣素裹,他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是何等的悲壮。商会还参与市政建设、社会治安、慈善赈济等。 联云:忆当年财纳三江商通四海,看今日八省文化辉映九州。 马南圃书画院<br>马南圃先生,中国著名书画家。1915年8月9日出生于新沂市唐店镇中河村,原名裕仁,字乐三,号鲁丁,幼年秉承家训,天资聪慧,博览饱学。20岁考入徐州艺术专科学校,专攻绘画,得李可染、张金石、萧龙士、王继述等诸大师亲授。他以坚实熟练的基本功,勤奋苦读的求学精神,聪颖过人的才气和广泛的艺术修养,深受师生们的赞赏。<br>毕业后,马南圃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后因学校西撤,辍学回到故乡,毕生致力于诗、文、书、画的创作。<br>70岁以后以“南圃老人”为笔名,“间半庐”为斋号。<br>2002年8月8日,老人平静握笔作画之际,溘然长逝,享年88岁。南圃老人逝世后,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著名画家程大利先生为画集题写书名,并审定全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李畹先生(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胞妹)为画集作序。中国人民美术出版社为南圃老人出版了《南圃老人画集》。 先生的画作。 江西会馆<div>窑湾八大会馆之一,以中医药为特色。</div><div>联云:</div><div>洪都人杰窑湾地灵并肩为管鲍;贾府斩蛟旌阳遗爱在意敬神仙。</div> 窑湾八大名医:赵学敏、宗柏云、喻昌、宗义辉、吴和尚、陆兰起、善才君、钱季尧。 攀险山涉恶水遍尝百草,施神术悉仁心普救苍生。 赵御医,明末进士,皇宫御医。清初回老家江西南昌新建,以种植中草药,治病救人为生。后中药园被清政府纳为己有,无奈,赵御医带领全家老小落户杭州,操守旧业,不久病故。赵御医嫡孙赵学敏,乾隆年间,落居窑湾,囊括赵氏、宗氏、喻氏三家前辈的医术精华,融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成为窑湾八大名医之一,编撰有《串雅外编》、《本草纲目拾遗》、《膳食谱》等医学著作。 墙上高悬《汤头歌诀》,抄录于此,以飨同好:<br>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br>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br>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br>加味香苏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br>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br><br>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br>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止法良。<br>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br>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br>葱豉橘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br><br>桂苓甘露猪苓膏,术泽寒水滑石草。清暑泄热又利湿,发热烦渴一并消。<br>理中丸主温中阳,人参甘草朮干姜。原为脾胃虚寒设,后人衍化许多方。<br>大建中汤建中阳,饴糖人参配椒姜。中阳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而康。<br>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br>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乐陶陶。<br>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苓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力强。<br>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食少便溏体羸瘦,甘平益胃效相当。<br>当归补血重黄芪,甘温除热法颇奇。芪取十分归二分,阳生阴长理奥秘。<br>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br>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br>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br>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br><br>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br>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br>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br>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阳明大汗兼烦渴,清热生津法最宜。<br>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br>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大热烦躁兼错语,疮痈疔疖服之宁。<br>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br>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共。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br>芍药大黄与槟榔,苓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br>青蒿鳖甲地知丹,热由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br>清络饮用荷叶边,竹丝银扁翠衣添。鲜用辛凉轻清剂,暑伤肺络服之痊。<br>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泻火敛汗强。<br><br>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br>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br>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br>麻子仁丸治脾药,燥热津亏便下难。枳朴大黄蜜杏芍,润肠泄热便下来。<br>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便结体虚难下夺,寓通于补法堪宗。<br>十枣逐水效堪夸,甘遂大戟与芫花。悬饮潴留胸胁痛,大腹肿满用亦佳。<br>舟车黑丑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表皮陈皮轻粉入,逐水消肿力量强。<br>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br>新加黄龙用海参,玄麦生地硝黄呈。参归姜草扶正气,攻补兼施法可尊。<br>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热结阴亏肠燥结,滋阴泄下法可宗。 这幅楹联写得很高端,能读出上联,下联读不全。有认出下联的,请指点一二。谢谢。 万寿宫墙上的《二十四孝图》。 万寿宫,门额:忠孝神仙,大门两侧有联:隔秋水一湖,看荻花送客,紫燕依人,此去原非异土,共婵娟千里,偕鱼子系舟,丹枫照水,相逢好话家山。 窑湾镇农具厂旧址,大门两侧的红漆字:窑湾镇农具厂、窑湾镇农具厂党支部。 又一座炮楼式的建筑——来薰门,也叫“南哨楼”,位于窑湾南面的码头附近。“来薰”,取“熏风南来”之意。熏风,南风、东南风,暖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京杭大运河(徐州段)。大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汉魏时曾作为国家粮食运输的主要手段,隋唐时期形成沟通京师与南北主要政治经济中心的、以东西为主的漕粮通道,元以后,随中国政治中心的迁移,在公元13-19世纪转而形成南北向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徐州段)长约210千米,北起微山湖南段蔺家坝,南至新沂窑湾的二湾,自北向南流经沛县、铜山区、贾汪区、邳州市、新沂市,连接微山湖、骆马湖、中运河、不牢河、房亭河、徐洪河等湖泊和河道,流域面积约2000余平方千米,是目前徐州重要的航运、行洪、输水大通道。 南哨楼,东为朝旭,南为来薰,西为临流,北为拱辰。 戒色桥。<div>窑湾有三座桥,人称“三戒桥”,分别是戒赌桥、戒烟桥和戒色桥。均是张华棠将军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张华棠是冯玉祥将军所部骑兵第一师师长,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在窑湾驻扎。张将军不仅治军有方,而且热心公益事业,驻扎窑湾期间,他利用个人影响力,在商家富户的支持下,架桥修路、筹办学校、大力建设公共设施、开展群众体育运动,在窑湾驻扎的三年时间里,不仅做了大量的公益建设,还对当地的治安管理作出了大量的贡献,他把新建的三座桥分别命名为戒赌、戒烟、戒色,并在桥头立碑,亲自书写碑文,劝诫民众远离赌博、鸦片和青楼,让有此三种恶习者过桥惭然,百姓莫不称快。至今,窑湾人民没有忘记张华棠将军,一些街巷、道路、村庄和桥梁都以“华棠”命名。<br></div> 戒烟桥。<div>与戒烟有关的是窑湾人臧纡青。臧纡青(1796-1853),字牧庵,窑湾镇南大街人,好谈兵,有智略,生平简朴勤俭,布衣素食,道光十一年(1831)中举人。道光十六年春,臧纡青上京会试,参加了黄爵滋、徐宝善、陈庆镛等人发起的陶然亭集会,并且和京都士大夫一起,对当时严重的鸦片问题,展开讨论,撰写文章,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严厉禁烟。“一时文章议论,掉鞍京洛,宰执亦畏其锋”。据说,黄爵滋著名的禁烟奏折《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由他和吴嘉宾、江开三人,“夜读剪烛,无意及之,遂成一稿”。臧纡青会试落第回乡,不久爆发了鸦片战争,他目睹清朝“武备废弛日久,人不知兵,寇至多受残害”,深感加强海防的必要。于是,不辞劳苦绘制海防图,并为该图写了三万多字释文,拟上呈清廷,陈述自己对加强海防的见解。而且,在家乡自行立法,招募团练乡兵万人,名其营曰“忠壮”,以抵抗英军侵略。<br></div> 戒赌桥。 吴家大院<div>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三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室内金字形梁架,楼房交错,具有闽南沿海的建筑风格,占地1400平米。吴家原是福建人,康熙时移居窑湾,世代以加工、经营烟丝为生,在窑湾创办了“吴洪兴烟丝店”。民国初,生意达到顶峰,老板吴宝亭拥有资本银30多万两,楼房500多间,号称“吴半街”。<br>吴家大院整体风貌保存完好,2009年4月,由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出资修缮,对外开放。2011年11月,新沂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br></div> 赵信隆酱园店<br>清康熙年间,镇江籍人赵信隆定居窑湾,创建赵信隆酱园店,以传统工艺制作甜油、醋、豆瓣酱、酱菜等。尤其是窑湾甜油,是一种特别鲜美的酱油,当年由御医赵学敏、御厨宗柏云隐退窑湾时,会同窑湾酱园店老板赵信隆,共同研制的调味品,鲜味异常,余味微甜,故称甜油,是清朝时的贡品。清末民初时,赵信隆酱园店的分号遍布上海、南京、镇江、扬州等地,盛极一时。<br>赵信隆酱园店现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br> 赵家小姐楼。 联云:家居绿水青山畔,人在春风和气中。钟声瓶案(终生平安)。 窑湾民俗史话馆。院藏史话三千年,馆纳鸿蒙一万件。 窑湾有“夜猫子集”之称,京杭大运河开通后,由于当时码头少,船行很慢,过往船只在窑湾停靠后须住上一宿,备足日常生活用品,在早上起航。因此,地方上自然形成三更后开城门,落吊桥,让乡下农民的粮食、蔬菜、鸡鱼肉蛋上市,街上店铺同样开门灯下营业。天亮后,商船出航,赶集的农民回家吃饭,街上罢集。“夜猫子集”因此得名。窑湾早市的传统则沿袭至今。 耕耘经史识心源,躬践农桑知国本。 昌埠华街。昌盛的商埠,繁华的街市。 窑湾第一秤。长寿秤一开,福禄滚滚来。窑湾第一秤最大称重1300斤,最小起花80斤,秤杆是权,秤砣是衡,权衡一词即来源于此。秤杆上的小星被称为准星和定财星,古人采用十六进位制,因此古代十六钱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窑湾鼎盛时期,有青楼、二十一家旅社、四家浴池,还有照相馆。 刘海戏金蟾<br>刘海蟾是古代道教人物,位列“下八仙”。据传刘海修道后,道号“海蟾”,民间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之说。刘海蟾仙逝针线行业的祖师爷,位列72行祖师爷之首。在庙会或集市上只有针线行业先开始交易,其他行业才允许进行买卖,因为先有穿针引线,市场交易才能红火。 行业祖师爷。行业祖师爷崇拜是窑湾民间文化的一个分支,各行各业视其为本行业的保护神。祖师爷们多为神话人物,或直接或间接地开创、扶持过本行业的人。如财神、关公、弥勒佛、鲁班、妈祖、河神等。 窑湾水龙会,清代的消防队。 旧时的消防设备。 民间文学<br>窑湾的民间故事题材广泛而又充满还乡,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是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窑湾民间故事包括了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和公案故事等,其中尤以《刘伯温在窑湾》、《打蛮船》、《千年古槐的传说》、《蛇精》、《河鬼》、《神针吴和尚》等故事最为出名,地方色彩浓郁。<br><br>打蛮船<br>清乾隆年间,山东河南两省大旱,饥荒遍野。乾隆下旨赈灾放粮。贪财如命的运粮官陈奎用救灾粮换美女,再贩到江南卖掉。山东老百姓只当是江南蛮船拿粮食换美女,不知是赈灾粮,他们卖了女儿来度命。<br>刘家庄有一大户刘武举,妹妹叫刘秀莲,为了孝敬婆婆,养活一对儿女,决定自卖自身换来粮食救活全家。刘秀莲是个美人,被老蛮子陈奎一眼看中,算头等货色收下。<br>刘武举发现他妹妹上了蛮船,因蛮船人多势众,救人不成,便找来表弟王青在茶馆商量救人一事,还得到红花会分舵舵主郭继明的响应,三人密谋在皂河镇东动手救人。<br>老蛮子陈奎在窑湾吃喝玩乐三天后,向宿迁行驶,山东会馆码头工人装成看热闹的,刀枪藏在小船内,从两岸截住蛮船。刘武举带领众人上了蛮船打杀起来,救出船上三百多女子,陈奎吓得跳船逃命。<br>捡了条命的陈奎命令山东济南府以抢劫赈灾粮的罪名,抓捕刘武举,审讯时,刘武举当场揭穿陈奎用救灾粮换美女贩卖的罪行。大运河打蛮船事过八年,嘉庆皇帝登基,全国大赦,刘武举被赦免回家。第二年,嘉庆皇帝将陈奎革职法办,没收财产。<br><br>河鬼<br>古时候,窑湾运河南码头边住着一家姓郭的,母子二人,以打渔为生。郭而30多岁,是个孝子,因家穷没娶上媳妇,母亲60多岁,双目失明。<br>有一天晚上,郭二坐在船上正为天凉打不上鱼发愁,不知什么时候船上来了一个眉清目秀的中年汉子,笑着说,大哥,借个火吃袋烟。两人谈得很投机,中年汉子告诉郭二,明日清晨到韩湾子河边的三棵小柳树旁边打上三网鱼。<br>郭二将信将疑,但第二天果然打上了很多鱼。原来那个中年汉子是个河鬼,念其善良有孝心,化身为人指点郭二打渔,以帮补过日子。<br>郭二与河鬼成了好友,从此每晚相聚于船上,四更天鸡鸣前走。有一天河鬼让郭二搭救一名溺水女子,再劝她嫁给郭二为妻。郭二与妻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不久,河鬼也告别而去。<br><br>蛇精<br>很久以前,窑湾隅头镇住着一个名叫季存善的穷秀才,此人为人忠厚善良,为救济穷人卖光了家中财产良田。每年老沂河发洪水,季秀才宗将被山洪冲下的小动物捞起放生。又一次他在水中救起了一条受伤的小花蛇。原来小花蛇是个被追杀的蛇精,为报答季秀才,成为了他的妻子,夫妻恩爱过日子,并育有一儿一女。<br>有一天季秀才门前突然来个三个道士,手拿七星降妖剑要来捉拿蛇精。季妻和三个道士展开激烈打斗,无奈被法术降败,被迫离开了丈夫和孩子。<br>蛇精与季秀才分别时交给了他一个秘方,能治疗天下蛇毒,蛇精说:“如果我大难不死,三年后还有一面之缘。”说完就消失不见了。三年后的一个晚上,蛇精突然回到了家中,一家人劫后相逢。从那以后,季家后代个个都成为了又名的蛇医。<br><br>刘伯温在窑湾<br>公元1324年,刘伯温率军在邳宿一代与元军铁骑决战,刘伯温利用窑湾独特的军事地形,布下“奇门遁甲八卦迷魂阵”,歼灭元军十万铁骑。刘伯温利用部队休整之机,到窑湾到处走走。驻地向西不远处有个道观,刘伯温进道观,看到大殿供奉玄官大帝,便上前跪拜。<br>刘伯温走到道观后院,看到古槐树下有块石碑,上刻: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大事,吾前算八百年吉凶,后算八百年未来……。落款:汉,诸葛亮。刘伯温看后大笑此人太狂妄,命士兵将碑砸掉。石碑砸坏后,从大石碑里出现一小石碑,碑上刻:“一千年后砸我碑者刘伯温也”。刘伯温看后大吃一惊,心想真神人也,马上跪下叩拜,祈求保佑他击退元兵,收复河山。刘伯温叩拜后领兵而去,最终推翻元朝,将元兵赶出中原。<br><br>千年古槐的传说<br>窑湾山西会馆关帝庙前有一棵千年古槐树,古槐的主干上布满新枝,树高十多米,树干粗两米六五,它经历了两千年烽火岁月,见证了窑湾的沧桑巨变,在万劫中生存下来。<br>三国时的关公,宋朝时的岳飞都在这棵树上栓过马,明朝时的徐达曾利用它布过阵。明洪武七年冬,这棵古槐树上不断飞来很多喜鹊,三天后一大批山西洪洞县移民,由喜鹊引路千里之遥来到窑湾。<br>离家前每人将宅前老槐树剪一枝揣在怀中留作纪念,跋山涉水最后终于到了窑湾。人们看到古槐树上的喜鹊和关帝庙,高兴地说到家了。<br>窑湾人对古槐树非常崇拜、迷信,谁家有难处,向古槐树烧香叩拜祷告,祝告父母长寿、儿女满堂、全家平安,孩子有病也要在古槐树下叩拜祷告,将古槐树拜为神树,春节时还有挂红布烧香等活动。<br><br>神针吴和尚<br>清朝末年,吴洪兴烟丝店是古镇窑湾最大的烟丝店。吴家三少爷吴敬岭英俊潇洒,工诗善画,喜爱曲艺。他经常出入苏镇扬会馆,结识了馆内歌妓肖三娘。肖三娘与吴敬岭相互爱慕,私定终身。<br>但是肖三娘和吴敬岭的矮墙遭到吴家父母的强烈反对。一对恋人只能隔江用长箫和琵琶互诉衷情。肖三娘托人将一封绝笔交给三少爷吴敬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不干。三娘绝笔。”<br>后来小善酿被逼嫁给窦盐商为妾,入洞房之夜,肖三娘吞金而死。吴敬岭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头发突然脱落,成了秃头和尚。从此吴敬岭离家出走,据说一直走到了天涯海角。<br>十年后,窑湾小街子奶奶庙内出现一位慈眉善目的僧人,他就是吴家三少爷吴敬岭。当年他出走后遇到高僧,学成一身南少林佛家针灸本领。修炼十年后听说家乡流行瘟疫,吴敬岭心系百姓,回乡日夜为民治病,救人无数。百姓们都称他为“大慈大悲的活神仙”。吴敬岭之后一直行医救世。 窑湾船菜,得益于骆马湖等水系的丰盛水产,盛极一时。 窑湾酒文化。细品慢尝魂醉九霄,精馏巧兑香薰三县。 窑湾绿豆烧。一直以为所谓绿豆烧是用绿豆酿成的酒。请教了制酒师傅才知道,并非如此。其实,绿豆是无法酿酒的。所谓绿豆烧,只是说窑湾的绿豆烧酒酿好之后,外观泛淡淡的绿豆色,品尝有类似绿豆的清香味。涨知识了。 绿豆烧的品牌是“华棠”,是为了纪念张华棠将军。 酒道:美酒之源、造酒之技、饮酒之道、爱酒之篇、敬酒之礼、容酒之器、祭酒之仪、品酒之艺、体验之妙。 酒香类型:米香型、凤香型、馥郁香型、特香型、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药香型、芝麻香型、兼香型、老白干型、豉香型。 酿酒现场。 运河大鼓现场演出,点唱10元。 雕塑“臧纡青与奇门遁甲”。臧纡青(1796-1853),字牧庵,窑湾镇南大街人,清道光十一年(1831)中举。曾参加黄爵滋等人发起的陶然亭集会,力挺禁烟。鸦片战争爆发后,在浙东前线采用“分伏散战法”,“杀黑夷三百余,擒夷目四、白夷五十余”,出奇制胜。归乡后为加强窑湾防御,利用窑湾“S”型自然街道地形,依奇门遁甲八卦阵为型,按五行方位构筑哨楼、城门,依天干地支辟巷道,构筑窑湾奇门遁甲防御体系,大大增强了窑湾抵御外敌的能力。至今,这些哨楼、城门已被毁殆尽,仅存遗迹。 原路返回,告别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