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寻梦小天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老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行大峡谷有座天生桥,简称“天桥”。天桥在鹅屋村北偏东隐银山的一条山谷里,海拔1200多米。天生桥飞跨于两山危崖之间,宽2—5米多,跨度约50米,最大高度150米以上,号称是迄今我国北方发现的最大的天然石拱桥。这桥呈标准的圆拱形,远远望去颇似一座巨大的山门洞开。真乃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的世间奇观。有了这天桥,人们即可顺利地通过此桥去到对面的山峰。十多年来,我去天桥的次数,估计有二十多次。去年去过三次。今年初春,正月二十六日,我又一次和朋友们前往。这次出发还有一个诱惑,那就是看“小天生桥”。小天桥是什么样子,我从未在别人的图片里看见过,更晓不得在何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次去天桥,都是从鹅屋村口相接的一条公路边,下行三四里,再回返到公路边,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这一次应该还是原路返回吧!上10点半左右,我们到了天桥。初次来的朋友嚷着说:“哪里?天桥在哪里?”来过的朋友们说:“只有走过去,才能看见桥。”走在宽两米左右的桥面上,清晰可见的一条游人踩出的略微有点弯曲小路,不规则凹凸不平的桥面上满是枯干的野草,还有好几棵茂盛的野生松树,有的长在桥中间。桥上有好几块石头,不恐高的人可以站在石头上拍照,有的还探出头想瞧一下桥下面,根本看不见什么。我恐高,根本不敢往桥边走,只顾着小心翼翼走过桥面。走到桥的对面山坡上,沿着小径右拐十几米,便能看到桥的弧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我十几年前来看天桥时,游客尚少,桥两边的斜坡光滑险峻。如今已有热心的人挖了脚踩的凹,安全了许多。在桥对面,或高或低,许多角度可以拍出天桥的美,自然而唯美。我们沿着小路,可以走到下面的一处断崖上,从桥孔下仰望天桥。今年有冰,不敢冒然前行,我们止步。有朋友喊:“老大说,不走回头路,这边上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桥对面上山?肯定有路,我以前来时,一直见对面有上下的人,却说弄不清楚他们来自哪里,又往哪里去。我一直想着可以走到万佛寺,老大说:“走不到。”这次要去哪里?我跟着人群开始上山。山路崎岖,陡峭,我很快出了汗。山上的岔路口不少。我们基本都是选择右转。去年秋天时,有八九个驴友,从大猫路上来看完天生桥,没有走回头路,据说是按手机轨迹导航,从桥对面开始上山走,结果有人不慎摔落20多米的崖,受伤。蓝天救援队从晚上八九点到次日零晨4点才寻见他们。救援下山已经上午八九点,把队员们都快累趴下了。老大也说过:“从天桥对面往太行大峡谷沙滩村走,路特别难行,有许多悬崖绝壁,现在基本上没人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我在想着,这是要到何方?不曾想,二十几分钟后,忽然插入到了我们下山走天桥的路上。原来如此,这天桥也能走成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一点半,我们没有沿柏油马路走到鹅屋村,而是沿着一条田间地头小路下行。我猜想着可能老大觉得吃午餐为时过早,多绕行一圈,再去鹅屋农家吃饭。结果走着走着,是不去鹅屋,而是沿着一条小径下到了一个深沟河滩。河滩边的山坡上,有七八间废弃的石头房子。原先应该是住过好几户人家的。有一个朋友说:“住在这……有什么意思?”我说:“在山凹里,防风,背靠背大山,前面一条小河,小河里有鱼,也是一世外桃源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过乱石河滩,我们又开始上行,12点半时,在山坡上远远的望见一条山沟,山沟里有长长的一条冰河。走在前面的朋友已经站在冰上玩耍。当我和几个朋友走近冰河时,才发现,河道挺宽,冰从半山腰一直铺下来。天气渐暖,阳光灿烂,冰河面已经开始融化。初春时节,能够在太行山深处看到如此长的一条冰河,阳光透彻地普照在雪白的冰面上,银光闪烁,成为周围灰色的群山沟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尽情地在冰面上玩呀跳呀,拍摄着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度过了近半个小时的欢愉时间,然后才开始上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山的野路直陡,许多地方需要徒手攀岩。本来今天出发时通知说是休闲游,结果又增加了难度。反之,如果没有今天的小攀爬,又会感觉到户外没走好,没“过瘾”。我又一次的大汗淋漓,停下来,更换了一下头上裹着的毛巾。半山腰有一两处突兀而起的岩石小峰,并排而立,称为“兄弟峰”。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我刚刚经历过刚才的攀爬,不想再耗费体力,没有上。略作停留,继续前行,沿着野径上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慢慢地,看见了整齐的小梯田,看见了山顶的树,登上一块田地,忽见前面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朋友们进村,寻得一户农家,烩菜大米,做的少了,又炒臊子压饸饹。驴友“老三”和“天上飞的鸟”“小鲍”等,协助老乡烘火、炒菜,烟火气足,调料不多,就是好吃。我岂能控制自己,吃了一碗菜半碗米,又加吃了半碗饸饹。意犹未尽,依依不舍地搁下了碗筷。借吃饭的间隙,朋友们上门楼屋顶的上屋顶,院门口跳舞的跳舞,当然,喝酒的喝酒。我带了一斤多小米酒,大家一品尝,都说好,很快就没了。整个农家小院里外都是欢快的男男女女,像是农村办什么大喜事一般,欢声笑语在太行山巅的HongNaoShang村上空飘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下午两点左右到三点半,一个半小时的午餐和闹红火终于结束。领队老大觉得有的人没有走美,又想看小天桥。他问询了村里的几个老人,又带看十几个人想寻找小无桥。我亦随之。出村后,我们又在山里转了十几分钟,还是看不见小天桥,只好返回村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我们开始回返。这次出发,我又一次地看到了天桥,却没有能一睹小天桥的风采。也许,还有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要瞅见隐藏在太行深处的小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 鹅屋, 海拔高,温度低,避暑胜地。原生态,民俗村,原汁原味。鹅屋美景一路行:大小天生桥,藏在深山人未识,奇观奇景;蝙蝠洞,形态各异钟乳石;一只脚,悬壶济世传美名,姊妹峰,奇峰险峻天造化,层峦叠翠神来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只脚,据传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医生,医术高超,为给山区乡亲治病奔波于大山之间,因其一只脚行动不便,在一次巡诊中再也没有回来。乡亲们感其仁心仁术,到处寻找,最终发现医生化作山峰,立于山间,其情感天动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蝙蝠洞,古人以蝙蝠载福,以寄托美好愿望。常见雕刻、绘画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天生桥,也有称之“天眼”。人行其上,只觉谷深;若在其下,别有洞天。大天生桥,许多户外驴友、网红的打卡地,也是北方不可多得的太行山奇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