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世界上超过35%的学生卷入校园欺凌或暴力,目前,我国卷入校园欺凌的中小学生已经超过20%。遭受欺凌或卷入暴力事件会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学业发展和学校适应状况,严重的情形会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等危机事件。2020年,全国人大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开展校园欺凌与暴力防治工作。 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增强社会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北校区特致您《防校园欺凌告家长书》,让我们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什么是校园欺凌?</font></b></h1> <font color="#ff8a00"><b>一、校园欺凌的界定</b></font><br>校园欺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是发生在学校情境之中、一个或多个学生对另一个或多个学生故意施加的伤害行为,且对被伤害方的身体、心理、财产等方面造成了损害。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欺凌的类型</b></p><p class="ql-block">对欺凌的类型有很多分类标准:</p><p class="ql-block">1.按照实施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欺凌(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关系欺凌)。</p><p class="ql-block">2.按照起因将欺凌分为主动性欺凌和反应性欺凌。</p><p class="ql-block">3.随着当代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欺凌也成为一种新兴的欺凌类型。</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学校欺凌发生的原因</font></b></h1> <h5></h5><h3><b><font color="#ff8a00">一、个体因素<br></font></b></h3><h3><font color="#39b54a">身体外貌<br></font>欺凌者:在身体力量上处于优势地位。<br>受欺凌者:则会因为身体弱小、在受到欺凌后不能有效反击而容易被欺凌。一些学生的生理缺陷(如身体残疾、肥胖等)有时也会构成别人欺凌他们的“借口”。<br><font color="#39b54a">一般认知功能的缺陷<br></font>欺凌者:在智力、言语、抑制控制、计划等一般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br>受欺凌者:为存在一般认知能力缺陷的学生,其行为具有了冲动性的特点,难以选择恰当的策略应对同伴关系问题;同时,一般认知能力的缺陷限制了个体学习恰当道德规范和行为的能力;也使得他们在学校生活,特别是学业竞争中受挫或失败,从而更可能会以攻击性的方式行事。<br><font color="#39b54a">社会信息加工技能缺陷</font><br>欺凌者:对外界信息和线索的认识不完全,倾向于注意攻击性线索;对他人意图易做敌意性归因与解释;在形成潜在反应时,其头脑中能够搜寻到和产生出的攻击性行为反应较多,而积极的反应模式少;他们对攻击性行为反应持有积极的认识,不能对其做出全面、恰当的评价;在反应执行上,实施攻击行为而不是其他的行为反应对他们来讲更为容易、更习惯。<br><font color="#39b54a">道德认知方面的缺陷</font><br>欺凌者:在道德认知方面会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缺陷,他们会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欺凌性为的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这种认知偏差性的道德认知方式被称为“道德推脱”,会使道德自我调节功能产生失效,并使得个体的行为可以轻松地违反其内部道德标准,从而实施欺凌行为。<br><font color="#39b54a">态度与价值观偏差</font><br>欺凌者:在欺凌事件中持有消极的态度,他们更认同欺凌行为,在目睹欺凌事件时无动于衷或麻木不仁,很少愿意帮助受欺凌者。欺凌者的社会目标、价值观念也存在偏差。他们把支配和控制他人看作社会生活的要求,偏激地认为,要想不被人欺凌,就必须去欺凌和控制别人,或者认为通过攻击和欺凌别人可以使自己显得很厉害,从而获得同伴的崇拜。欺凌者对社会环境认识也存在偏差。他们不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中,对自身生活缺乏信任和希望,对未来缺乏足够的信心。<br><font color="#39b54a">移情能力和内疚感缺乏</font><br>欺凌者:一般的加工能力不存在缺陷,但移情能力较差。这些欺凌者不能准确的认识到别人的意图,从而容易形成敌意性的人际认识,认为他人对自己怀有敌意;另外这些欺凌者还难以体验到受欺凌产生的痛苦,因而也不易停止其欺凌行为。有些欺凌者在欺凌了别人后不感到内疚或不认为自己有错。在内疚感缺乏的情况下,他们易表现出攻击、欺凌等不良行为。<br><font color="#39b54a">人格特征</font><br>欺凌者人格特征:通常有盲目的高自我评价和自尊、自信,这种高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又常常与对他人的怀疑、低估或歧视相对应,这构成了他们实施欺凌的重要心理条件。在气质与性格特点上,欺凌者多脾气暴躁,易怒,冲动性强,对一般性的外界刺激反应强烈。受欺凌者的人格特征受欺凌者通常自尊较低,自卑,性格较内向,情绪不稳定。受欺凌者这些消极的人格特征制约着其与同伴交往的方式、对待世界的态度以及问题解决策略,在特定情境下,就可能构成欺凌发生的“客体”条件,使学生沦为攻击的对象。</h3>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环境因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不利的家庭及父母教养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1.父母惩罚:父母使用惩罚的目的在于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但这种教养行为使用的效果却常常与父母的期望相背,它会增加学生的攻击性及其他不良行为。这是因为,虽然父母对学生的身体惩罚能够导致学生对父母的要求的即时服从,但是,学生会从父母的身体惩罚及其后果中同时获得运用身体力量赢得别人服从、实现对他人控制的榜样模式。这样,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境中,他们也可能采用攻击的方式去征服别人。</p><p class="ql-block">2.父母教养不一致:父母教养不一致包括父母管教的前后不一致,以及不同家庭成员(特别是父亲和母亲)对学生的管教不一致两种形式。前者如父母开始时要求学生不准做某事,但在遭到学生的反抗后父母放弃了其原先的要求,转而纵容或漠视孩子的不良行为;后者如父亲要求孩子不能做某事,但母亲鼓励和支持孩子做。无论是何种形式,父母对子女的不一致教养会使得学生不能了解到父母期望的行为是什么,即不能认识恰当的行为规则,这会增加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的可能。</p><p class="ql-block">3.亲子依恋关系:学生早期的亲子依恋关系为其日后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框架。在学生早期依恋关系为非安全型的个体会表现出较多的攻击和其他外部行为问题。同时,那些早期亲子依恋关系为不安全型的孩子也可能因为由亲子交往中获得的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从而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得退缩、胆小,这部分学生易成为受欺凌的对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同伴背景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不利的同伴地位受欺凌者在同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较低,而被拒绝程度较高,即他们的同伴地位通常是最糟糕的。这种不利的同伴地位使得他们在受到欺凌后不能得到同伴的有效支持,从而增大他们继续受欺凌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欺凌者通常也被正常的同伴群体拒绝。这一方面使得这些学生在认知与情感上与正常的同伴群体相对立,另一方面他们因缺乏与正常同伴的交往而不能习得恰当的行为模式,这些都会造成他们日后更大的社会适应问题,包括欺凌和攻击。</p><p class="ql-block">不良的朋友关系有些经常欺凌别人的学生有自己的小团伙,这一团伙内的学生的攻击、欺凌及其他不良行为都较多。与不良同伴的朋友关系会使得欺凌者继续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从而他们攻击和欺凌别人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社会传媒</span></p><p class="ql-block">传统大众媒体(包括电视与电影)中的暴力性内容对学校欺凌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看电视暴力时间越多,学生出现的攻击行为也越多。影像游戏因带有很强的互动性而更容易对参与其中的学生青少年产生影响,玩暴力影像游戏时间越长,所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多。这是因为,媒体中的暴力和攻击性内容本身为学生青少年提供了暴力与攻击行为的模仿榜样。按照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如果这些暴力行为和暴力行为者在影视作品中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得到奖励或赢得利益,那么久而久之会使学生青少年习得攻击和暴力有用的观念。对于影像游戏来讲,学生青少年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直接参与打打杀杀的行为,依靠打赢对方来获得分数,这会更容易使他们形成攻击、暴力有用的信念以及冷漠的性格。</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font></b></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欺凌事件对受欺凌者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欺凌事件发生时,受欺凌者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往往无力保护自己,通常采取逃避、退缩等方式来应对欺凌者的行为。而他们的这种逃避、退缩行为恰恰强化了欺凌者的欺凌行为,使欺凌者体验到一种力量感,从而使欺凌事件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对受欺凌者的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受欺凌之后的最明显的后果通常是身体受到伤害。</span>这种伤害往往是欺凌者通过身体欺凌的方式造成的,如踢、打受欺凌者。轻者鼻青脸肿,被咬伤、挖伤、抓伤;重者眼睛受伤、骨折、脑震荡或造成终身残疾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受到欺凌以后,学生和青少年对自我的评价降低,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都非常消极。</span>与一般学生和欺凌者相比,受欺凌者对自己的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在社会关系中缺乏基本的安全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受欺凌者还有很严重的情绪适应问题。</span>受欺凌者自尊心较弱,表现出浓重的自卑感,通常较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以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有强烈的抑郁症状。他们感到孤独、焦虑,甚至在小学时期就有自杀念头。受到欺凌以后,学生和青少年还会产生其他一些心身疾病(即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身体症状)和相关症状,如注意力分散、头痛、胃痛、失眠、作噩梦等,继而对日常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等造成影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受欺凌者因受到欺凌而对欺凌发生的场所产生恐惧感、焦虑感,缺乏安全感。</span>这种体验会使他们逃避某些场所,如逃学,避免到学校的某些场所等。同时受欺凌者因害怕受欺凌而不愿上学,也会对学校逐渐失去兴趣,或者是在学校上课时注意力分散,造成学习成绩不断下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受欺凌者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span>受欺凌者常常被孤立和受排斥。他们往往缺乏人际吸引力,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行为退缩,而这种行为退缩反过来又导致其社交技能更差,更不为同伴喜欢。</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受欺凌者还会表现出破坏性或攻击性行为。</span>他们在受到欺凌之后,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或严重消极的措施对欺凌者做出反击,或者转而欺凌更为弱小的行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学生和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塑造的关键期,频繁地受欺凌会对他们人格发展的完善产生影响。</span>受欺凌者对周围的人持有怀疑或不信任感,这样逐渐发展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如退缩、内向。这些消极的人格倾向制约了他们与同伴交往、对待世界的态度与问题解决策略,使他们又沦为他人欺凌的对象。而这又反过来促成其消极人格的构成,限制了学生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p> <b><font color="#ff8a00">二、欺凌事件对欺凌者的影响</font></b><br><br>人们在对待欺凌事件时,往往更得多地是去帮助受欺凌者,而对于欺凌者只有谴责和惩罚。然而受到欺凌事件的伤害或消极影响的不只是受欺凌者;欺凌者在给受欺凌者带来伤害的同时,自身也会遭受多方面的消极影响。<br><br><br><font color="#39b54a">欺凌者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和攻击性人格。</font>他们的冲动性高于一般学生,同时也非常地情绪化。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往往通过动作直接表达内心的意愿、舒解内心的情绪和压力。欺凌者多脾气暴躁,很容易被激怒,对一般性的外界刺激反应强烈。经常地欺凌他人,会使这些气质特点长期稳固出现在他们身上,形成反社会人格和攻击性人格。<br><br><br><font color="#39b54a">欺凌者不良的个性特点会妨碍他们与其他学生的正常社会交往,导致他们在同伴群体中受到排斥,从而造成同伴关系十分糟糕。</font>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和低下的社交地位一方面会对欺凌者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正常学生的排斥与拒绝又会使欺凌者集合在一起结成不良同伴团伙,进一步增加其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br><br><br><font color="#39b54a">欺凌者的学业成绩以及学业能力较低,伴随较高的学习焦虑和学习问题。</font>同时,欺凌者在学校经常有一些违规行为,他们与老师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教师对他们经常责备、批评或约束,致使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和紧张。同时,他们会经常逃学,在校外卷入攻击性事件中。<br><br><br><font color="#39b54a">除校园欺凌外,欺凌者还可能参与到其他反社会的暴力行为中。</font>欺凌者成年以后比一般人更容易犯罪。经常欺凌他人的学生在成年后其严重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人要高出至少4倍。Olweus(2011)的研究显示,在青少年早期的欺凌行为能够预测后继的犯罪行为,很多登记在册的犯罪者都有校园欺凌的前科,其中55%的校园欺凌者有过至少一次的犯罪经历,多达36%的校园欺凌者有过至少三次的犯罪经历。<br><br><br><font color="#39b54a">经常欺凌他人的学生有情绪适应问题。</font>欺凌者自尊较低,情绪不稳定,易出现焦虑和抑郁。<br><br><br><font color="#39b54a">欺凌所产生的危害具有代际传递性。</font>如果不对欺凌者的欺凌行为进行适时干预,那他们的行为会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并且可能在在家之后、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来。而在家庭中通过暴力或攻击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家人会使其子女通过观察学习的方式而习得他们的行为,从而又使其子女在学校中也采取欺凌或攻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b><font color="#ff8a00">三、欺凌事件对旁观学生及受害学生家长的影响</font></b><br><br>欺凌的消极影响并不限于学校欺凌者与受欺凌者。就像将一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池塘中,石头在入水处造成的波动最大,但正像波纹一样,欺凌事件的影响也会向周围扩散,而影响到其他的群体或个人。<br><br>将近90%的欺凌发生的时候,会有旁观的学生。其中的一些学生可能迫于尤其是欺凌者的压力而参与欺凌;也有学生可能因为害怕遭到欺凌者的报复而不敢出手帮助被欺凌的朋友,并因此产生愧疚感或无能感。<font color="#39b54a">有研究表明,与没经历过欺凌的学生相比,作为旁观者经历过欺凌的学生会在与同伴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上出现问题。</font><br><br><br>欺凌事件发生后,如果教师或学校缺乏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其他学生观察到欺凌行为能带来支配感、控制、或其他优势、同时代价很小,<font color="#39b54a">那么这些学生以后也很有可能采用欺凌或其他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获得自信和自我价值感。</font><br><br><br>受害学生家长以看作是欺凌的次级受害者。家长觉得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以后,父母通常感到愤怒,但同时会心怀愧疚、感到伤心难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欺凌发生之后,成人如何知道某个学生受到了欺凌</font></b></h1> 当欺凌发生之后,很多受欺凌者会保持沉默,很少告诉家长或老师;而旁观的同伴也会因为害怕受报复等原因而不向老师报告。这种现象在年龄较大的学生中更为普遍。因此,家长要敏锐地把握到某些学生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及时了解所发生的事情,并做出相应地处理。 <b><font color="#ff8a00">可以根据以下迹象来判断学生是否受到了欺凌:</font></b> (1)放学回来,学生的衣服、书籍以及其他个人物品被弄坏、撕裂或丢失了;<br>(2)身上有淤伤、割伤、擦伤等伤痕而又解释不清楚;<br>(3)以种种借口表示不愿意去上学;<br>(4)选择不合逻辑的较远的路线上学,甚至请求家长送他们上学;<br>(5)抱怨身体不舒服,如头痛、腹痛、恶心、胃口不好(尤其在早上表现明显);<br>(6)向家长要超出正常范围的钱(可能把这些钱送给欺凌者)<br>(7)放学回来,看上去忧伤、失落、焦虑、害怕,情绪低落;<br>(8)难与他人相处、好争辩(通常说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捉弄我);<br>(9)突然产生情绪变化,变得易激惹,有时突然发火,有时攻击与欺凌别人;<br>(10)出现睡眠和饮食问题,经常作恶梦,食欲下降;<br>(11)出现学业问题,学习成绩或学业表现突然下降;<br>(12)退缩(安静、沉闷不乐、做白日梦)。<br>(13)出现抑郁症状,时常讨论自杀问题,甚至试图自杀;<br>(14)不愿参加课外活动;<br>(15)出现尿床现象。 但是,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家庭发生了变化(父母离婚、分居、家里又添妹妹或弟弟等),学校出现了其他令他忧虑和烦恼的事情(如,受老师批评、考试成绩不好等),因此不要急于做出结论,还要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可以向有关的同学了解情况,或通过周记来了解学生的感受。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校园“欺凌”发生后,孩子应该怎么做?</font></b></h1> <font color="#ff8a00"><b>遇到欺凌不要怕,要用自己的勇气去对抗欺凌,并寻求老师和家人的帮助,你可以这样做:</b></font> 1.保持镇定。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机会求救。<br>2.求救。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br>3.保证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通过有策略的谈话和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但不要意气用事激怒对方。<br>4.一定要告诉家长。告诉孩子,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事件一定要告诉家长,不管遭遇了怎样的恐吓,都要告诉家长,不要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校园“欺凌”发生后,家长应该怎么做?</font></b></h1> 1.稳定孩子情绪,理解和同情孩子。无条件的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br>2.注意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如果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害怕上学、害怕出门、交友焦虑等情况,借助专业人士,从心里层面给予帮助。<br>3.第一时间和学校沟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孩子。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有责任,但也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旁观者采取积极的行动可以干预霸凌,但是旁观者的无视却有可能加重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不做冷漠的旁观者,勇敢对校园欺凌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