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不语,却能催醒百花;花不言,却能醉人心田。在这个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南阳市第十五小学校全体美术组教师在陈红主任的带领下,走进南阳汉画馆参观学习,实地采风,意欲在这里进行一场酣畅的“时光穿梭”。</p> <p class="ql-block"> 走进汉画馆大厅,一股浓郁的汉风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对珍贵的文物——东汉大型圆雕石刻——天禄、辟邪,石兽虎头凤尾,鳞身双翼,造型古朴,栩栩如生,老师们不由驻足细观,交流感慨。</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藏品1500多石,其中一级品150石,含镇馆之宝“许阿瞿墓志画像石”,为汉代艺术的宝库。是中国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汉画像石研究中心。</p> <p class="ql-block"> 整个画像石陈列大厅的平面布局呈“T”字型,展厅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共有十一个展厅。按展览内容又分为序厅、生产劳动、建筑艺术、历史故事、社会生活、车骑田猎、天文与神话、角抵、舞乐百戏、祥瑞升仙等十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为帮助老师们更加深入了解汉画像石历史及其艺术成就,汉画馆负责人特地安排资深讲解员杨莉老师为我们进行现场解说。</p> <p class="ql-block"> 在讲解员杨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走进展厅,一起揭开汉画像石神秘的面纱,聆听汉石背后久远动人的故事,品味每一片汉石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讲解员杨莉老师细心耐心为我们讲解每一块石头,她的讲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令我们眼前灰白模糊的石头立刻变得清晰起来,石像中的车马、人物、动物仿佛又活了过来,动了起来,穿越千年,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盛极一时的汉王朝景象。</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紧随其后,移步换景,听得津津有味,讲到有趣的地方,大家都开怀大笑,不禁为杨莉老师的专业解说和幽默而点赞!</p> <p class="ql-block"> 汉墓门扉上刻画着一只正张口吐出仙丸的朱雀,左一人用手接丸,意在追求长生不老。早期的汉代工匠在刻画像石时已用到了横斜纹衬底浅浮雕的技法来突出主体,区分背景,并运用了点、线、面等元素对动物、人物加以装饰。</p> <p class="ql-block"> 正面的朱雀形象,原型是我们熟悉的孔雀或凤凰。</p> <p class="ql-block"> 墓门右上方的门楣之上描绘的汉朝时尖帽胡人阉牛图,牛,古时或认为是精怪,《述异记》中记载动物去势,可使其性情温驯。古人阉牛,意在驱邪避疫。</p> <p class="ql-block"> 最古老的门神——神荼、郁垒。形象刻画不饰细部,注重整体效果,简略的大轮廓体现出粗犷豪放的审美特点。</p> <p class="ql-block"> 汉画像石中的熊是站立的,姿态夸张,神情似人。</p> <p class="ql-block"> 虎身人面,充满趣味。</p> <p class="ql-block"> 守墓的士兵和前来拜见的官吏,门是半开的,画面布局疏朗,平整光滑的墓门和横纹衬底的墓门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空间感更强。</p> <p class="ql-block"> 汉画雕刻技法多样化,有平面阴线刻,凹面阴线刻等,而《狗咬赵盾》中运用的就是凹面阴线刻手法表现了一只细节逼真,栩栩如生的狗。</p> <p class="ql-block"> 汉代官吏聚餐的餐桌,运用了俯视的表现手法,大鱼与小盘子形成对比,还有鸡鸭肉,有趣的是餐桌上的两个凹下去的圆洞,那竟是古人的酒杯。不得不佩服汉代匠人们出色的艺术处理手法!</p> <p class="ql-block"> 投壶饮酒游戏中,为表现左边那个人喝大了,在写实基础上恰当运用了巧妙的夸张放大,把他的形象比周围人放大一圈,妙趣横生!同时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与气势!</p> <p class="ql-block"> 画像石中人物线条勾勒流畅,动感强烈,衣袖如行云流水,长袖曼舞,充盈着浪漫洒脱的美学情怀。</p> <p class="ql-block"> 带着不同动物头型面具的人,他们姿态各异,正在表演戏剧节目。</p> <p class="ql-block"> 画面主题突出,大多一石一主题。右边跪地张口吹气的是风神,下方一排拿着罐子倒水的是雨神,象征着来年风调雨顺。</p> <p class="ql-block"> 二龙交尾缠绕成壁状,象征阴阳两合,天人合一,繁衍生息。在汉画像石中,装饰图案有圆形穿环、菱形套环、十字穿环、三角形图案等。</p> <p class="ql-block"> 《嫦娥奔月》中嫦娥人首蛇身,穿宽袖交领襦,高发髻,龙云缭绕,欲飞向月轮。</p> <p class="ql-block"> 乌鸦在当时被认为是祥瑞的象征,同是也是太阳的化身,也叫阳巫。</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观赏着、交谈着,赞古人雕画工艺的高超精湛,话楚汉多彩艺术的博大精深,道家乡历史文化的丰厚源远。</p> <p class="ql-block"> 李雯老师认真聆听,参观并记录着。</p> <p class="ql-block"> 片石千秋,灵石不言。汉画馆就像一座静静矗立的宫殿,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没有言语,没有文字,但每一块石头,都向我们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或传说。</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说:“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汉画像石是汉代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本次考察之旅老师们收获颇丰,在这些画像石中我们看到了先人的智慧,领悟到了汉画像石的艺术之美!为老师们今后美术多样化教学和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与拓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借鉴和灵感创意。</p> <p class="ql-block"> 未来我们十五小美术人将不忘初心,在艺术教育这条道路上,用美的形式继续传承与弘扬汉画瑰宝,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铭记与发扬伟大的汉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