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档案馆推出了美篇《重温海伦报,喜迎二十大》,引起广泛反响。一些领导同志和很多年轻同志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海伦报》。</p><p class="ql-block"> 其实,对于我们这批干部来说,也谈不上熟悉《海伦报》,但都听说过。因为在工作中,经常听到当时的领导谈起《海伦报》。《海伦报》是出领导干部的,一是编辑记者里面出,二是投稿作者里面出。因为当时,这份报纸是县几大班子领导和各单位党员干部的必读刊物。</p><p class="ql-block"> 《海伦报》于1956年创刊,1958年变为《海伦日报》,同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在海伦召开全省新闻工作现场会,海伦县委介绍了办报经验。1960年,《海伦日报》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邓小平同志手书奖状。1967年文革中,造反派接管,将《海伦日报》改为《新海伦报》,年内停刊。1981年《海伦报》复刊,1989年12月31日停刊。全省召开现场会,小平同志手书奖状,对于一份县级报纸,这是多么大的荣誉?</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打开库房,认真整理尘封的《海伦报》,虽然年深日久,但新闻纸的防腐功能强大,保存相当完好。我们分别找到了1958—1966《海伦日报》合订本;1967《新海伦报》合订本;1981—1989《海伦报》合订本。可以说,除了1956年—1957年,当年没有存档,都找到了。</p><p class="ql-block">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认真地看了其中很多篇章,深感这是凝聚着当年同志们心血的历史资料宝库。这里面有紧跟时代的铿锵社论、有高屋建瓴的领导讲话、有各条战线的工作经验、有感人的模范英雄事迹、有充满烟火气的百姓生活、有才气纵横的文学文艺作品。可以想见,在信息极不发达的年代,这份报纸对海伦人来说,是怎样的一个存在?</p><p class="ql-block"> 我试着想了一下,其必是当时同志们学习的阵地、思考的阵地和展示的阵地,其对海伦事业的强大促进作用,不需多言!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这样一个供同志们“思考工作、展示经验、学习先进、鼓舞干劲”的阵地,这样一个“出秀才”“出干部”的摇篮,在任何时候都是极为必要的。现如今时兴自媒体,很多部门甚至同志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或美篇,没有了严格的质量把关,所发稿件立意不高、观点不清、事实虚假、结构混乱、语法错误、错字连篇、排版混乱,思想性和文采就更谈不上。垃圾信息量爆增的结果是,舆论主阵地的失守。事实证明,在县一级,应该建一块“深度思考、高尚表达、激励奋进”的集中宣传阵地。认真研究海伦历史您会发现,从1958年到1980年代末,海伦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是排前列的!而这正是《海伦报》的存在时间。是巧合吗?无论哪个是因,哪个是果,都值得深思。</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推出《重温海伦报,喜迎二十大》这个专题栏目,将从《海伦报》精选内容,做成美篇,逐期刊发。从中,我们能看到海伦曾经的辉煌、先辈奋斗的足迹,更能看到当年同志们的豪情干劲、优良作风、千方百法和文采情操。如果同志们能够从中读到工作启发,读到初心使命,进而凝聚意志,排除万难,更好推进海伦振兴发展,那就是我们的目的。(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