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家风家教落地服务工程师资培训公益活动知行掠影(2022.2.27)

一起成长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公益师资培训第三次集体共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2月27日集体共创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每一次不论小组共创,还是集体共创,我都用心记载,尽管笔不达意,手不如人意,不能把大家的发言记录完整,但我还是努力想把共创中的精妙词句和闪光智慧还原呈现,所以才做这文字的搬运工,记录复制粘贴,然后自己用心领悟,但愿能助同学的家人起到回顾总结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一、韩老师表扬肯定最近各组的学习状态。</b></p><p class="ql-block"><b>把因大家的精进好学给到我灵感做的图片当做礼物送给大家,也把直播间雪儿分享的两句话分享给大家!</b></p><p class="ql-block"><b>1、当您有了“笑依栏杆暗点头”的蜕变喜悦后,请不要惊奇,如花一般的绽放,那是生命本来的样子!!</b></p><p class="ql-block"><b>2、如花般绽放的生命,必须经历蜕变的疼!</b></p> <p class="ql-block"><b>二、徐会长带领提升总结:</b></p><p class="ql-block"><b>(一)基础课的回顾:第一二期我们共创的内容是什么?</b></p> <p class="ql-block"><b>1、第一期共创的问题主要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b>(1)这次课程的学习与以往学习最大的不同感受是什么?谈自己的认知,为什么不一样:</b></p><p class="ql-block"><b>(2)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获得这种能力?我们的前提是什么?我们的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付出</b></p><p class="ql-block"><b>(3)三力的解读。</b></p><p class="ql-block"><b>这次我们学习的效果不同,是来自于我们的愿力,所以我们的心力就不同,从而学习的动力也不同。真正支持你的是愿力,所以大家都坚持得非常好。</b></p><p class="ql-block"><b>2、第二期的共创:由奥运会奖项得主得分相差很小,赛场上比的是什么?比的是心态,不全是技能。</b></p><p class="ql-block"><b>第一个问题;讲师的能力体现本质点在哪里?核心点在哪里?用心去感受,感受对方,与对方产生链接。不偏离主题。</b></p><p class="ql-block"><b>第二个问题(第五课):答疑解惑三步法。用心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本。这样的三步法才能打破重建,脱胎换骨。张弛有度。</b></p> <p class="ql-block"><b>(二)第三期(今天)共创围绕专题课1、2课来共创分享</b></p><p class="ql-block"><b>1、我们这课的核心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剥洋葱式的学习)。</b></p><p class="ql-block"><b>透过现象看本质:主谓宾(我们的心、看、本质):从三个角度来分析:1、用什么看?(用心,用怎样的心)2、如何看?(认真地,仔细地)3、怎样看?(方式方法路径)通过深挖找出盲点。</b></p><p class="ql-block"><b>2、两组合并后智慧多多:有的组是A组分享,B组点评。互相之间都在欣赏赞叹,平等地交流,很容易打开心,同频,心力自然流淌,自信心自然地呈现出来。这样的共创模式大家都感同身受。虚心地学习他人长处。</b></p><p class="ql-block"><b>3、我们的阅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b></p><p class="ql-block"><b>叶秉智与会长共创分享:赞同这句话。我自己经历的磨难都是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要是没有7年下乡经历他不可能(但我们以往的经验也会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石头)我们的经历是一分为二地看这些,但需要看个人的自我努力(中国的文化是包容的文化,阴阳文化。经验是天花板,其有副作用。通过经历验证了一些,有可能是财富有可能是障碍。</b></p><p class="ql-block"><b>(1) 在所有事情经历过程中拓展我们的心性,那就会成为财富,但反之会成为障碍。</b></p><p class="ql-block"><b>(2) 我们所有的经历如果是抱怨,那就是负面的障碍,沉淀的东西)站在人和事上来说。从人的角度来说,如果以对立状态情绪出来就变成敌人或对立面,但心态合适则成贵人,变成财富(成为财富还是障碍,主要是心态,欣赏的、成长的心态?虚心。练就我们的虚心。正常的生活中很难虚心,但我们的虚拟小家庭中却全是虚心。我们要感受自己的用心,当我们有行为时我们就要感受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们的自信、尊他都起来了)</b></p><p class="ql-block"><b>这一期强调的是:感受用心,与第二期的用心感受不同</b></p><p class="ql-block"><b>你知道你心的状态吗?过或不及?走不入孩子的心不了解孩子,走不入自己的心不了解自己。</b></p><p class="ql-block"><b>我感动大家虚心的状态,希望大家生活中一直保持这种虚心。时时觉察自己的心,每一次打卡都是在远离自己的负能量。我们心的状态不同,我们表现出来也不同了。我们现在应用自如地表现出来了。我们内心的气不再鼓鼓的。我们在无意中解开我们的状态。</b></p> <p class="ql-block"><b>4体系与系统区分。您对体系是如何理解的?系统又是怎么理解的?</b></p><p class="ql-block"><b>王晔与会长共创分享:系统都有“纟”旁,系是丝线,连缀功能。经度纬度,纵向横向,(衣服为什么能成衣服呢?它的体是什么?系是什么?)和课程中的体用之体可以连起来,就像一个原点,体为中心,系是发散的光线。(鞋带就是系,保护脚,更好运动,但鞋子的主要功能不是带子,鞋子的主要功能才是体。我们课程的系是发展得更丰满丰富。我们身体八大系统,每个系统可以分很多组织,但最根本的体是什么?心体,内心。把握心体我们才能更幸福。时时处处感受自己当下那颗心,我们追求的那个自信状态才能出来,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下一期我们可以继续探讨。我们看叶还是看森林?我们被平时的心所束缚。)</b></p> <p class="ql-block"><b>5、对青春期孩子不良行为的沟通</b></p><p class="ql-block"><b>杨老师:5年级,男同学较多,在楼道里发生一些不雅的动作,老师不好沟通。请指导</b></p><p class="ql-block"><b>会长:我们这周的第一课主题是什么?“孩子,我给如何了解你?”你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应该会出现哪些特点?</b></p><p class="ql-block"><b>杨老师:对异性有好奇,男孩对女孩说一些语言。(这些语言为什么不一样呢?行为背后是什么?行为特征。了解三个维度:身体行为心思。青春期行为背后取决于我们怎么想的,怎样看待,他们的观念都不成型。他们与小孩子的区别是他们的心态不同。</b></p><p class="ql-block"><b>“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真正的内涵:小人不一定是道德不好的人,关键说的“养”,养的是浩然之气,女同志与小孩子最难养的就是浩然之气,小孩子的气是六月天说变就变,心性不定,虚而待悟,是天然的状态。让孩子保持一定的气量气度是很难的,所以说难养。而女子的情态也类似于小孩子,每个月的生理期都会情绪不稳,体内气的平衡都会破,这是告诫我们男同胞要包容女同胞。</b></p><p class="ql-block"><b>青春期的孩子的气特别躁动,特别变化多端,特好奇,喜欢与众不同,喜欢开涮别人。我们应该从这个维度来了解孩子,全面立体地认识自我。只有全面了解我们的全维度,我们思想观念的形成规律都值得我们深度去了解自我。他们气的变化不定。凡是人皆需爱。感受最好的是气调和调节平衡。我们追求的是气的一直平和。我们了解孩子后,要接纳、包容,甚至是指责批评那他们肯定会摔门而去。我们亲子不和主要是不了解他们。我们了解很就要沟通,表达爱5种方式(赞美的语言、付出行动帮助他、赠送礼物传情表达爱、用心的陪伴、肢体的接触)我们有多久没有肢体接触了?</b></p><p class="ql-block"><b>第一步:了解孩子(气)</b></p><p class="ql-block"><b>第二步:如何爱?(5种方式的沟通,以内容来指导,可以站在生命的高度来探讨性的教育:生命、健康、性别的教育。从男女属性来谈,从家庭性别来谈,从社会性别谈,整体差异来谈来引导,融入社会来谈他们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价值更大,获得幸福的能力也更大。告诉他们优秀的前行者一定在山顶上。引导孩子欣赏他们的阳刚之美,个体的感受与社会的责任结合起来,不能如临大敌般压制他们,打击他们。)</b></p><p class="ql-block"><b>会长分享:自己的女儿高一的恋爱。作为爸爸他说:你这不叫谈恋爱,你们这不过是互相欣赏。慢慢她自己就走出来了。了解孩子,学会真爱,不贴标签。</b></p> <p class="ql-block"><b>三、韩老师总结。</b></p><p class="ql-block"><b>心法有了,方法也就有了。《孟子》“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气的调和要掌握一个度,过了要稳定下来,从根本处解决,如中医一样要治本,而不是治标不治本。</b></p><p class="ql-block"><b>只要我们通透了文化智慧,有一颗助人的心,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讲师。会长深挖后,我们会看到看似简单的东西有很深奥的内容。</b></p><p class="ql-block"><b>我们人人吾性自足,不要担心我们的课程深奥学不懂,只要用心我们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讲师,都能学懂。《大学》中讲“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才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用心培德,一切都会有解决之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