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候鸟飞回来时,你肯定知道春天来了,当天上出现彩虹时,你肯定晓得雨过天晴了,当正黄旗飘扬在规资局大门口时,你肯定不知道又是重庆文保志愿者出发的日子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文保志愿者?官方说法是文物保护志愿者,我的说法就是一群自认为有点文化的“宝器”,哦,错了,是宝贝,老宝贝和小宝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出发,是节后第一次活动,探寻后丰岩和中国矿业大学旧址及三汇二矿。</p><p class="ql-block"> 带头大哥,大隐。就是大隐隐于市的大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活动助理,烟姐。烟姐不是抽烟的烟姐,是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烟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执行小组,大隐,烟姐,小陈。</p> <p class="ql-block">跟往常一样,在资规局门前的正黄旗下集结后,大家就坐车到了北碚区后丰岩。在天府矿务局办公楼前下车。短短一个小时就让大家穿越到了八十年代。小广场,小花园在办公楼前,老厂房分部在附近两旁。</p><p class="ql-block"> 烟姐早早赶到天机厂交涉好了进厂参观事宜。我们在大隐的带领下依次出示渝康码和量体温后进入了天机厂,进门左拐就是重庆第一根工业大烟囱。当时的匠人没修过怎么大的烟囱,不知道怎么修底座,就按照中国传统建塔的方式建了一个八边形的底座。这也可能是中国唯一一个塔座的烟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八边形底座</p> <p class="ql-block">随后参观了孙越崎办公室旧址。</p> <p class="ql-block"> 孙越崎何人?百度上说他是中国工矿之父,业界说他是中国矿业泰斗。由于痛恨刮民党的所作所为,不愿听蒋介石的安排去台湾开办矿业,被刮民党开除了党籍而远走香港。解放后回到北京。</p><p class="ql-block"> 在抗战时期,卢作孚的民生公司跟孙越崎的河南中福煤矿合作成立了天府矿业公司。把中福煤矿的设备从湖北宜昌运到了北碚后丰岩。</p><p class="ql-block"> 这个工矿之父跟卢作孚同年,但命比卢作孚好,比卢作孚多活了43年,1995年102岁才去世。太牛叉了。</p> <p class="ql-block">重庆第一台气锤</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当时天府矿业公司的锻造车间,里面还保存了重庆第一台气锤。从欧洲买来的曼彻斯特牌。</p> <p class="ql-block"> 一些车间的外墙砖上还有TF两个字母,就是当年天府矿业的定制砖。</p> <p class="ql-block"> 四川第一条铁路也在这里,为了把当年矿业公司的五个矿串联起来,1927年8月,卢作孚从上海聘请丹麦工程师守尔慈勘测设计修建了北川铁路,总长18公里,于1935年3月全线通车。该铁路有火车头、货车厢、客车厢、水车厢,常年穿行于当时属于江北县与合川县界的文星乡和戴家乡境内(今北碚天府矿区),不但使此间的煤矿开采进入了新时代,并成为了当时北碚的一大景观。现在当地政府打造成了文创公园。</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火车票</p> <p class="ql-block"> 在文创公园旁边是以前文星场的乡公所,现在是私人宅院。</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府人”被北碚人尊称为“天府老大哥”。</p><p class="ql-block">有童谣唱到:“天府老大哥,票儿多又多,吃喝大不同,穿的灯草绒”。到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小镇的经济达到了鼎盛时期,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因上百年的持续开采,天府煤炭资源几近枯竭,现已被列为采空区,能搬走的几乎都已经按计划搬走。目前剩下的除了少数的居民和周边农民以外,后丰岩几乎沦为一座空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在后丰岩按下了暂停键,人去楼空的衰败,荒烟蔓草的断壁残垣,斗转星移,流光飞逝,像被一颗时空胶囊包裹着留存于世。</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电影院</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在北碚去合川的路上,我们看了四个碉楼,第一个就在天机厂斜对面的小山坡上,第二个位于文星场口的公路边,有一个80几岁的老婆婆在弄红苕秧。第三个是隐藏在民居里面的邓家碉楼。第四个瓦店碉楼在合川清平镇,都是卢作孚任三峡峡防团团务局局长时修的,喊刘湘拨的钱。防御匪患的。</p> <p class="ql-block">伪装的邓家碉楼</p> <p class="ql-block"> 中午到达了合川三汇镇,烟姐和小陈先行安排好了中餐,一桌十几个菜,饭吃完了菜都还没上完。盐煎肉和鱼香肉丝还没上我就吃饱下席了。</p> <p class="ql-block"> 饭后为了消饱胀,带头大哥领着我们逛了三汇老街,打卡了一座建于1873年的古桥。三汇坝因老龙河、榆钱河、蒿枝河三条河流在此相汇得名。又有一说,华蓥山于此分为三脉,中梁山、缙云山、云雾山,三山于此汇集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钟我们到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中国矿业大学旧址。</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末,受当时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13所重点高校外迁。就这样从1970年6月开始,北京矿业学院的教职工从各安置点向四川三汇坝(今重庆合川三汇镇)集中,学校整体从北京搬迁至三汇坝。把名字改成了四川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一下就消失了。1982年国际形式缓和,又从三汇坝迁至江苏徐州留下了这50几栋的干打垒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合川三汇办学期间,中国矿业大学培养了学生3400余人,其中走出了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几十位美国、加拿大、德国的大学教授或高级专家,为国家的矿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p><p class="ql-block"> 矿大旧址中最宝贵的无疑是那些石砌干打垒建筑。作为国内保存得最完好的石砌干打垒建筑群,矿大旧址保留下了珍稀的历史风貌。石砌干打垒建造技术是吸取当时民间建筑建造经验,结合实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优化的产物,在建筑技术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实验楼,礼堂等都散落分布在密林中。现在是重煤五处和十处的职工用房。</p> <p class="ql-block">薇姐在干打垒窗台上展示正黄旗(重庆市文保志愿者队旗)</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矿业大学旧址后,我们又下山来到了天府矿的三汇二矿。现在重庆的煤矿都关闭完了,二矿不例外。不过我觉得二矿所处位置的地名不好,叫垮寨子,早晚得垮。不过矿场上闲置的设备倒像是在给后来者述说曾经的苦难与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一天走下来怎么也有十几公里,但没感觉到累。前人们在战火年代的勇气与担当,在峥嵘岁月时的情怀与热望,相隔大半个世纪,依然能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激动,让我们深深缅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