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次是专门去堡子里抡才书院的,开学前想去给孔夫子去磕个头,不是敬畏,是理所当然的尊重和虔诚。不巧,书院的孔子庙却是没有开放,工作人员说可以在院子外面看看,终究不是自己的初衷,不禁有些怅然。</p> <p class="ql-block"> 从抡才书院出来,去看了堡子里最经典的“鼓楼”,从东西南北四个角度拍了它,但周围高楼的背景,高处的各式电线,孤独着它的古朴。</p> <p class="ql-block"> 那些商行或署处的旧址是不去的,那年夏天转得最为仔细,院子里已经全然看不出它们高大上名字的影子,哪怕是房子的外表,或者是留下几个算盘也是好的。</p> <p class="ql-block"> 于是,在街上闲游。想起朋友圈里,有个微友似乎拍了几张古董的图片,发在圈里。堡子里最初也是张家口市的雏形,也存留着一些文化,想来也是有古玩或字画之类的小店吧。闲庭信步了一条街,果然发现了两个紧挨着的店,一个上着锁,一个开着门,门口有个很老旧的车轮,似曾相识,之前夫妻开的古董店门口,不是也有这么个轮子吗?心里竟然有些期待。</p> <p class="ql-block"> 进到开门的那家,主人并不在外间,左手进门处有个小门,门上隔着一块透明的玻璃,也不见主人出来。落得自在,便看起了店里的物件来了。店里有些乱。 左手这面墙和格子里是样式不同的老款闹钟,还挂着几个老式的挂钟在摇摆 ,然后是杯子和瓷器,我一个外行人都能看出很不值钱,心里有点失望。</p> <p class="ql-block"> 却是在看瓷器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两个胆瓶,上面画着两只柿子红的狮子,瓶口已经残缺了,心头不禁怦然,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没错,自己以前常去的那家古董店里,也有这么一对胆瓶,记得老板曾经笑着跟我说:你看它残缺,如果全部完整,一般人还真是买不起,当时自己还格外多看了它们几眼,和它们相同色系的还有几个碎盘,似乎叫大龙盘,老板拿出来,唏嘘了一阵:这样的好东西,居然被弄成了残品,可惜,可惜了呀!我问:那能卖多少钱?老板笑笑:我看着可惜,三五块钱把这些残片买回来了。用胶水粘起来不行么?行是行,已经没什么价值了,就是粘起来还是不全呀……至今,他满脸的怅然,还依稀地在我眼前。</p> <p class="ql-block"> 心里不禁有些激动,是他们的夫妻店么?我打算敲门叫出店主,踱到隔门,正想叫的时候,透过玻璃,却看到的是一张并不削瘦的脸,而且头发也是黑灰的,正捧着手机,在看什么。全然不是一头白发,和睿智精明的样子,应该不是原来的古董店老板。</p><p class="ql-block"> 是了,应该不是他。之前曾经笑问过他干嘛不染染头发?他一脸坦然:“染什么染?长就长成这样了。”这时,老板娘便走过来:“唉呀,我让他染,捏不染么,捏说染个花,他也没变成别人,这样挺好。像个大老汉似的!”说完斜了他几眼。老板便乐呵呵地笑:“老师,你说不是这道理?”我便也跟着笑:“人家这也是个性,自己觉得好就好。”想想,现在有很多人还故意去漂白发,他当时也算是新潮了。这个,一定不是他,他是不会动他的头发的,年轻的时候没动,现在更不会动了。</p> <p class="ql-block"> 是了,看店里的其他东西,有水晶原石,还有很多战国红,他是不玩这些的。他爱翡翠,和青海玉,白玉,明清的很多,还教过我清朝玉牌的风格。还爱鼓捣一些青铜器,钱币,这个店里是没有的。绿松石也有,不是单有手串,曾经店里有一个K金配件的耳坠,特别好看老旧,我差点买来,可惜只有一个。当时的我,爱石头,是单纯的实用主义支持消费的,那些诱惑着我的石头们,我认真欣赏完之后,又放下。纵然爱她们,却的确没有预算,也没有什么用途。</p> <p class="ql-block"> 我又离开小门,继续看瓶瓶罐罐们,却是找不到一对柿子红的瓷盒,他家原来是有两对的,我还笑着说:我姥姥家里还有过,应该是大众货了。但是这些肉石,他是有的,只是没有这么多。</p>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他去康保收货回来,老板娘把一盆石头端出来让我看:“郭老师你看,载是捏去康保大河床子里捡的,当宝贝的,沉星星地拿回来,有什用了?”老板便放下手里的活,抬起头来:“你懂得个甚,这是肉石,张家口康保才有,也有人收藏。”说完,在盆子里划拉了几下,拿出一块来:“看,像不像一块五花肉?”我笑了:“能够你俩吃一顿了。”于是,三个人便都笑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再看,也有一大盆肉石,在案子上还零散地摆着一些大的肉石,有的还有底座,却并不显得高级。除了柜台,其他地方的摆放,总让人错觉是仓库。</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的古董店,却总是是干净的。老板娘,垂着一根麻花辫,一有功夫就摩挲她的格子和柜子们的灰尘。货是旧的,却在店里充满了生机。她也会在不同的时间段,戴不同的石头,帮着老板养玉。</p> <p class="ql-block"> 他们还喜欢养书,专门有书架子书格子摆放那些旧版的书,甚至有我小时候看的小人书,老板见我翻看,还打趣:老师想看,便宜卖给你,回去好好回忆回忆童年,哈哈……</p> <p class="ql-block"> 所以,这店主应该不是古董店老板吧,连本小人书都没有。我走的时候,又望了一遍玻璃门里,里面也没有什么老板娘。</p> <p class="ql-block"> 走出店门,扫了一眼店名,应该不是了,原来的古董店,名字是叫什么斋的,但旁边的那个文玩店 却是叫“齐晋宝”,只是锁着,不会是他俩的店吧,用手机拍了它的门脸,下次再来,看看他们还在不在这个城市,也许会偶遇,也许……再也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