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二)

李环宇

<p class="ql-block">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大约距今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处于原始的锄耕农业阶段,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和土地轮休的耕作方式,生产水平仍比较低下。但作为当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随着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span style="font-size:18px;">彩陶也就成为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图案,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原始时代龙虎形象。经过专家研究确定,这里是距今有六千五百年历史的仰韶文化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仰韶文化·白衣彩陶钵</span></p> <p class="ql-block">  仰韶文化是在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等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广泛分布的仰韶文化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p> <p class="ql-block">  半坡类型:因西安半坡村遗址而得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种文化,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居住区有壕沟围绕,以防野兽侵害。房屋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圆形。居住区中央有长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体活动的场所。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用陶器以红陶为主,上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又称为彩陶文化。陶器</span>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西安半坡遗址面积大约五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氏族公共墓葬区三部分。这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为了使陶器既实用又美观,半坡人不仅在陶器上绘画,还用其他手法进行装饰,如锥刺纹、剔刺纹、绳纹、附加堆纹、指甲纹等,尤其是指甲纹,整体一律,繁简适度,非常美观。票图中为指甲纹红陶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小口尖底瓶是半坡文化最具典型意义的器物,在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有较多的发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三角纹彩陶钵,在圜底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不同的刻划符号,有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素面红陶钵(仰韶文化半坡类型)</span></p> <p class="ql-block">  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的一种类型,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存在于公元前4005年~公元前2780年,时间长达1000多年,庙底沟期是仰韶文化的兴盛时期,也是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史前文化。这一时期,仰韶文化内部各地方类型不断融合和一体化趋势加强,也是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重要文化类型。它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在东至泰岱,西至湟水,北至河套,南至淮汉,对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它富有特点的彩陶的传播,更是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庙底沟类型·人头形器口彩陶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庙底沟类型·圆底鱼纹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庙底沟类型·涡纹曲腹彩陶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庙底沟类型· 彩陶权杖头</span></p> <p class="ql-block">  大河村类型:以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为代表的大河村类型就是中原地区彩陶文化最为著名的一个遗址。距今6800—3500年,延续时间长达3300多年,大河村类型房屋建筑技术比较进步,平面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三种。既有单体建筑,也有多间连建和套间地面建筑。陶器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为主,晚期流行轮制技术。纹饰早期以弦纹和附加堆纹为主,晚期以绳纹和篮纹多见,亦有少量方格纹。彩陶数量较多,颜色以红彩为多,黑彩较少。工具多石铲、刀、镰和陶刀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双连壶,它利用连通器原理将两个造型一样的壶体巧妙地连接在一起,据专家考证,该双连壶是氏族结盟或部族联姻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  石岭下类型:仰韶文化向马家窑文化过渡的一种地方类型,因产于甘肃省武山县石岭下遗址而得名,距今5500—5800年。从这一类型陶器的器形和纹饰观察,有一种天外飞仙之感,没有传统的对称及连续,并留下半面画半面白现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鲵鱼纹彩陶瓶,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出土于武山县马力镇付家门村种谷台遗址。这件彩陶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其图案具有原始龙的雏形,被学界认为是中华龙的起源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鲵鱼纹彩陶瓶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甘谷县西坪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  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故名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及甘肃,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和凉州的谷水流域一带。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曾经称甘肃仰韶文化。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span style="font-size:18px;">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span>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左:水波纹双耳彩陶瓶(马家窑类型) 中:水波纹彩陶盂(会宁县石石湾遗址出土) 右:葫芦柳叶网格纹双耳彩陶罐</span></p> <p class="ql-block">  马家窑类型:因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马家窑类型以彩陶的曲线波浪纹、旋涡纹为特点,图案繁缛工整、疏密有致,线条奔放,飘逸流畅,富有动感,并具有强烈的韵律节奏,艺术表现极强,颇有美感,马家窑类型由石岭下类型发展而来,在彩陶上的演变规律清晰可寻。考古发现的马家窑类型以居址居多,墓地发现较少。出土的典型马家窑类型彩陶数量不多,显得极其珍贵。据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5300 -4900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左:漩涡纹彩陶四系罐,1956年甘肃永靖三坪征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时期作品。此罐形体高大,施彩艳丽,纹饰精美,线条流畅自然,动感充盈,成为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被誉为“彩陶之王”。 右:漩涡纹双耳彩陶瓶,黑色的彩绘与橙黄色的底纹留白经过精心设计,构成互文对仗的阴阳纹,严密规整;线条流畅自如,充满动感和美感,充分体现了马家窑文化在最为兴盛的马家窑类型时期的艺术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旋纹尖底彩陶瓶,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陇西县吕家坪出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加白弦纹彩陶罐,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双人抬物纹彩陶盆,马家窑类型,1995年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画面简洁而生动,寥寥数笔就将人抬重物时双腿开立、腰背微屈用力的形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被选为青海省博物馆的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类型,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水器,特别是盆上直接描绘了原始先民生活场景的图画,舞蹈纹以单色平涂手法表现出类似剪影的效果,寥寥几笔把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中人物占有突出的地位,且神形通真。舞蹈纹彩陶盆是远古时代的一幅现实主义佳作,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左: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博物馆“镇馆之宝”,出土于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内壁上描绘的人形舞蹈图案,刻画出一幅远古先民连臂踏歌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边家林类型:边家林类型彩陶因甘肃康乐县边家林遗址而命名,属于马家窑文化,介于马家窑类型彩陶与半山类型彩陶过渡型。</span></p> <p class="ql-block">  半山类型:因1924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和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约4650年—4350年之间)。半山类型主要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到青海贵德盆地,及黄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区,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半山时期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稳固的定居生活,制陶业相当发达,使彩陶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彩陶出土量最高,有的遗址中彩陶占全部陶器的85%,最高达到90%。彩陶的造型美观,图案具有华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为主,花纹一般饰于器物上腹。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匀称,高低、宽窄比例协调。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这也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四圈漩涡纹彩陶双耳罐·半山类型</span></p> <p class="ql-block">  马厂类型是马家窑文化在甘肃、青海地区的一种类型。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一前2050年。因首次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原墓地而命名。陶器以彩陶为突出,也有红陶和少量的灰陶、白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蛙纹彩陶瓮:瓮的上腹部绘制有两个抽象蛙纹,蛙纹间以大圆圈纹间隔。 蛙纹以瓮口部作为头部,竖线状的蛙身为轴,对称绘制两组折线象征蛙的四肢,折线端点处绘短线象征蛙趾。蛙纹是马家窑文化晚期马厂类型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  齐家文化:系继承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4100年左右。遗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齐家文化的制陶业比较发达,当时已掌握了复杂的烧窑技术。各地齐家文化出土玉器数量之大,资料之丰富,引人瞩目。因此,齐家文化玉器在史前玉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齐家文化三足陶盉,出土于齐家坪遗址,国家一级文物,底部有明显的黑色痕迹,是当时用于烧水或者温酒所留下的痕迹,有三条足,这样以来它容量更多,受热面积也更广,体现了齐家先民的非凡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齐家文化玉璧(票图中小者),1994年朵家梁遗址出土。青黄色玉质,边缘有沁色,通体磨光,制作较为精致。玉为石之美,石之精,为神物,为祭祀,是沟通神与人、天与地的原始宗教法器和道具。</span></p> <p class="ql-block">  柳湾遗址:位于青海省乐都县高庙镇东面两公里处的柳湾村北的一处东西走向的旱台上,这是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共发现有墓葬1700余座,出土珍贵文物35000余件,其中各种形制的彩陶器皿达15000件之多。柳湾墓地按考古学文化分期,分别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左:裸体人像彩陶壶1974年出土于青海乐都柳湾墓地的一座墓葬中,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代表作。器正面自领至腹部有堆塑和彩绘相结合的裸体人像,似为男女两性的复合体。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件彩陶壶是史前雕塑艺术的杰作。头像部分就运用了雕镂、贴塑、刻画和绘画等不同的艺术手法。头部的各器官既安排得恰到好处,又注意表达人物的表情,使人的面部显得生动传神。</span></p> <p class="ql-block">  辛店文化:分布在东起陕西宝鸡西到青海共和县黄河上游地域,尤其集中在大夏河和湟水流域。辛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3400年—2700年之间。辛店文化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甘青地区首次发现的青铜容器,就出自辛店文化类型遗址。此时,陶器的地位虽然在逐渐下降,但依旧占据了人们生活的主流,但他们的制陶水平,显然不如马家窑人,陶土似乎没有筛选,掺杂着石英、碎陶末、蚌壳、云母片等,粗糙疏松,显然,火候比较低。辛店文化类型彩陶占据陶器的四成以上。辛店文化是从齐家文化演变而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