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里,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军事屯堡。距贵州省锦屏县城64公里。于明洪武十八年,由来自江南的千余名屯垦戍边的官兵所建。隆里古城的居民,都是明代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大多来自安徽、江西等地,所以这里是现在黔东南唯一全部为汉人居住的城镇。 这些明代屯军的后裔,在垦屯戍边的同时,把江南文化与当地民族风情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虽经历经数百年风霜侵蚀和火灾的劫难,但整座古镇风貌仍保持完好。古镇还保留着东南西北四座城楼,城内老街旧巷纵横交错,散布在各个角落的古井、古祠、古宅,古韵绵延。抬头看那笔直高耸的建筑,高大严实的马头墙,白墙青瓦、飞檐翘角,仿佛一夜梦回徽州。 古镇中最具特色的建筑,当属历经劫难而得以幸存的“窨子屋”。房屋临街整齐排列,一色三间两居风火墙式,墙顶青瓦兽脊,两侧山墙翘角凌空,古色古香。每户人家的八字门楼,门前是青石凿成的三步台街,门旁各放一石凳,供休憩乘凉。门上方匾额写有标示主人身份的“堂名”,如“关西第”、“洛阳第”、“三槐第”、“科甲第”、“书香第”等等。古镇民居房多以木质结构,做工严谨,工艺精良,流溢着唐宋遗风,明清风采,记录着古城的沧桑变迁。 走进隆里,仿佛走进一段古老的历史巷道,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人文,在这片古老偏僻的山乡得以完整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舞龙是流传在民间的一项传统艺术。隆里古镇玩的龙却是别具一格的“花脸龙”。被誉为“花脸龙”的故乡,2002年,隆里古镇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舞龙艺术之乡”称号。 花脸龙自北宋以来,已有1000余年历史,在明代屯军时由隆里先民带入隆里,清代臻于成熟,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传承至今。 花脸龙”顾名思义,所有扛龙人的脸上,用颜色画上五彩脸谱,生、旦、净、末、丑尽全。玩舞游街时兴腻粑粑(腻,方言即强行往别人嘴里塞东西),故称“腻粑龙”。<div> <br></div>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这里都要举办大型群众性花脸龙灯表演活动。花脸龙多时有12条,少时也有5条,平时一般由赤、白、黑、黄各2条龙,一共8条龙组成,城中每个门各出龙2条。每条花脸龙,连龙头共有13节,“龙头”当然就是赵匡胤,末一节就象征“蓝季子”。其龙灯制作精巧,鲜艳美观,风格独特。舞龙人数为13人,男女都有,通常龙头由女子把玩 <p class="ql-block"> “蓝季子”传说是赵匡胤最小的义弟,因为受到赵匡胤的不待见,整天闷头饮酒,唉声叹气。喝醉之后,抹成花脸,癫癫狂狂,用暗语刺激赵匡胤大哥,借此发泄胸中之气。由此之后,凡自愿扮演“蓝季子”装成丑角的人,都在当天可以独自得到一餐特殊而丰盛的酒肉痛饮,方为借酒“献彩”。 如今,这些故事经历数百年沧桑后,隆里人仍固守着极具汉文化特色的传统,不仅在隆里古老的花脸龙中重复着千年的情结,而且还有所发展和创新。</p> 舞花脸龙的人有专门的行头,要穿青布蓝条对襟衫,绿裤子,头扎黄巾,全都以五彩涂面,按照戏剧中生、旦、净、末、丑的角色,画得花花绿绿。旦角持龙头,丑角持龙尾。 舞龙的人群中,最抢眼的是执掌龙尾的丑角“蓝季子”。他的扮装比较特别。要脱光一膀,高挽一条裤脚到大腿,腰挂葫芦,足蹬草鞋;面部用锅烟或墨水涂黑。浑身画上斑点,手中还持有一把长糯米草,是一个最令人捧腹的角色。 玩龙的高潮戏则由他挑起。这位滑稽可爱的丑角,摇身一变成为队伍中的龙头,他时而取出篓中的糍粑自己吃,时而用糍粑去抹围观人群嘴巴,时而利用扫帚拈着被人们视为观音菩萨的水的阴沟水,洒向观众装疯卖傻,丑态百出。 各支龙尾“蓝季子”配合龙身时进时退,打、逗、追、戏,尽显其能,把舞龙者和观众搅和成一出互动的戏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