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在现代家庭教育中,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少思维超前的家庭从小就开始着手于培养孩子智商与情商。可是还有一项能力,往往是容易被这个阶段的教育所忽略的,那就是财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什么是财商</b></p><p class="ql-block"> 财商,英文缩写为FQFinancial Quotient),是指人们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包括观念、知识、行为三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是基本没有什么财商启蒙的。我们的父母,大部分出生在饥荒的年代,小时候经历贫穷,工作后赶上改革开放,由此过上了温饱无忧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对待钱,就是省省省,更别提什么财商启蒙了。因此,我们这代人对待“财商”,多多少少是有些狭隘的。财商启蒙,不能片面的关注教孩子赚钱、攒钱,也不只是教孩子认识什么是钱,钱能用来干什么。财商启蒙的核心,是<b>让孩子正确看待“钱”这种资源,并能合理利用,把它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b>。</p> <p class="ql-block"> 那么,怎么进行财商启蒙呢?<b>第一步当然是去体验呀——体验到花钱的快乐,体验到有钱真好,体验到我好想有钱。</b>而这种体验,根本不用等到孩子5岁、6岁,甚至从1岁就能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b><b style="font-size:20px;">0-2岁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体验购物的过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理解买卖过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是不会见钱眼开的,钞票这种东西,对他们来说没有半点吸引力。比如两岁的宝宝,从大人手里接过压岁钱时表现出来的愤怒和委屈:宝宝要的是钱吗?宝宝要的是饼饼啊!——他不理解钱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去超市买他喜欢的饼饼要花钱。 也数不清有多少次,他冲进超市拿起一个东西,当场就要拆了吃,我一说付完钱,他就立马原地上演一出无法融入人类社会的撕心裂肺的哭戏…… </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收银台玩具,几十块钱,孩子玩起来很喜欢,有一些还带导购声音,会提醒你刷卡、找零,全真模拟超市购物场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推荐一套财商绘本《<b>大脚怪和金蛋蛋</b>》,这是一套低龄宝宝也能读懂的财商启蒙绘本,章鱼妈推荐的,孩子特别喜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自没有“钱”的地方的大脚怪,和年龄很小的金蛋蛋,因为不了解等价交换、商品流通的常识,闹出了很多笑话,也看到了别人在消费中的各种问题。比如在超市购物的时候,猴子乱抛商品,袋鼠把没付钱的商品放进自己的育儿袋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故事都很轻松幽默,让孩子轻松get一些财商的观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3-5岁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区分想要和需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体验欲望的取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理解赚钱、攒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分清想要和需要</b></p><p class="ql-block"> 有一说一,让小朋友自主购物,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不是购物车放不下,他们可能会把整个超市搬空。在娃三岁以前,我们在超市最常出现的对话常常是这样的:娃:“妈妈我要买这个小车车!”我:“这种车车家里有了,不用再买了”娃:“可是我想要!”我:“你看,这个跟家里那个没什么区别,而且还贵……”娃:“可我还是想要……”我:“那你给我一个买它的理由”娃:“因为我想要!”妈妈卒。你要跟他讲道理,他跟你扯他想要。娃也很困惑——想要难道还不够吗?想要的都不买,难道要买不想要的吗?大人的世界真奇怪! 作为大人,我很抱歉,可情况也的确就是这么个情况:很多东西不是你想要,想要就能要,<b>我们需要处理自己的欲望</b>。</p> <p class="ql-block">那么,怎么跟三岁小孩解释“需要”和“想要”的区别呢?当然从日常生活中,就要引发孩子去思考——<b>人活着离不开哪些东西?我们每天必须要有哪些东西?</b>比如我们每天要吃饭,不然就会饿死,所以每当家里没米了我们就要去买米,这是“需要”;但是除了吃饭,你也会馋零食,零食好吃但不健康、不能用来替代主食,这是“想要”。<b>“需要”的是为了活下去必备的东西,“想要”的是得到了,可以让人很开心,但是没有它也不会影响生存的东西。</b></p> <p class="ql-block">可话说到这儿,孩子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买了面包,就不能买玩具?我想全要,为啥不行呢?当然全要,最爽!这个时候,要考虑的是,你有没有足够的钱?以及,你确定是真的想要吗?当预算有限的时候,只能先买最需要的东西,而其他想要东西,等有足够钱了再慢慢考虑。什么时候能有足够的钱呢?这时候,就可以尝试让孩子去理解“攒钱”和“挣钱“了。</p> <p class="ql-block"><b> 1、体验自己赚钱和攒钱</b>预算有限的情绪下,想要的欲望没办法满足。这个预算,如何确定呢?<b>聪明的爸妈都说把预算的压力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b>。<b>爸妈只负责提供你的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的一切“想要”,你都得想办法自己赚。</b>在孩子六岁之前,我们家还没有正式给孩子零花钱,但他们可以通过出售自己不要的玩具,获得商业收入,以及好好学习攒积分换购商品。后者是个典型的“外部激励”,虽然有人诟病这种激励方式可能会碾压“内驱力”,让孩子觉得学习只是为了奖励,但其实很多时候,面对一项枯燥的任务,比如反复练习同一首曲子时,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外部激励,来帮助入门以及促进习惯的养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5岁的孩子,还可以通过绘本、桌游等,来理解钱是什么,购物、交易的过程,如何赚钱等等。这里我推荐几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绘本《小兔子学花钱》,适合3岁+小朋友</b></p> 这是一套畅销海外的财商启蒙教育绘本,以小兔子为主人公,通过4个贴近生活的故事,教孩子认识金钱,了解金钱的价值,探索收入、支出、储蓄、投资等理念,画风也很简单可爱。<strong>2、桌游《Frank的鱼铺》</strong> <p class="ql-block">一款设计很巧妙的益智桌游,更是非常创意地<b>将钓鱼游戏和买鱼、卖鱼的财商启蒙假装游戏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b>,让1—10岁的孩子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并得到不同的能力锻炼。</p> <p class="ql-block"><b> 由此可见,财商并不是通过简单教学培训就能获得,而是通过长期的精神世界与商业悟性的养育、熏陶而来,再结合家庭教育理念灌输与生活实际经验,逐步建立对于财富、消费的基础概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