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 守正创新 小剧场 大主题 原创话剧《先生来了》观后感

云南.曹歌

<p class="ql-block">  鲁迅文学与戏剧,越来越被人们认识与热爱。周末闲暇,当晚,华灯初上,有幸来到昆明马家大院,观摩欣赏小剧场的新话剧《先生来了》。小剧场,大主题,守正创新 ,本土原创新话剧《先生来了》观后感。</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少有的以鲁迅先生为主人公的话剧,该剧将鲁迅先生和其作品相互交织呈现在舞台上。这是一部融合了舞台表演和声光影等艺术元素的庭院实景话剧。戏剧人物表演塑造得有血有肉有个性,戏剧矛盾冲突刻划揭示得有棱有角有激情。鲁迅,闺土,孔乙己,祥林嫂,杨二,阿Q,粉墨登场,演绎精彩人生。三个人共演一台戏,一人扮演多个角色。角色转换,场景调度,情节切换,戏剧化剧情发展,简约得当,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整体体现出娴熟高超的调度与配合能力与舞台艺术驾驭水平。</p><p class="ql-block"> 特别耳目一新之创新突出之一,舞台、影像与实景,切换自由,演员走位,楼上廊道,楼下庭院,时空转换,灵活运用,重要戏剧化情节贯穿在表演区与观众区之间,与观众零距离,节奏明快,带入感强烈。<span style="font-size:18px;">剧中,阿Q闹革命的高潮戏,巧妙地从楼上空中抛下白花花雪片般片片革命标语传单,直接飘落到观众群里,受众惊喜的发现,传单精致印刷着的不是理直气壮的革命性宣言,而是手写体鲁迅名篇《狂人日记》精彩片段,观众喜获此文创小礼物一样,心中窃喜,欣喜连连,留下印象深刻。权当一份节目单式的纪念。可能剧组创作正在完善演务中,现场没有见节目单及宣传材料,也许欲行事低调,</span>也可能设想过要做节目单,只是现在还没能做好。有专业人士认为,一出新剧上演,剧场印发节目单和剧要简介材料,于外宣与助推演出,是将必要,也定会行之有效。因为鲁迅先生的作品有深度,而且这部剧打破了传统戏剧的结构,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有些观众看后觉得有碎片化的感受。对于观众来说,如果能有节目单在手,对这部剧的创作背景、演员资料、话剧与鲁迅先生本人及其作品之间的联系会了解更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特别耳目一新之创新突出之二,</span>影像投影屏幕,虚实结合艺术化合理性运用,剧情环境渲染,篇章结构,出神入化,呼之欲出,画龙点睛之笔为特别设计了演员跑到屏幕前,与屏幕内的人物,唇枪舌战,指手画脚。这个以屏幕不同时空同轴同频对戏,匠心独运,角色画内画外,隔空对话,隔空取物,表演者激情中,超越时空伸手将银屏中连人带场景撕下的细节,精巧细致,充满技术与艺术巧妙嫁接的想象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熟悉鲁迅先生伟大成就,了解鲁迅先生作品的观众,对人物形象,作品名称,甚至经典语录,精彩台词,耳熟能详,对角色,对故事,子丑寅卯,都知道个大概。现场互动参与,与戏剧共鸣,都自然而然。九十分钟,分章节,创作者运用文学与戏剧化的再创作再提炼,通过那些一连串的人物群像的成功塑造,把鲁迅先生笔下的鲁镇故事与故乡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活灵活现,喜怒哀乐地生动再现,舞台化形象地展现出对旧中国封建的吃人的社会制度的血泪控诉,尖刻讽刺与挖苦,对旧社会小人物大社会的丑恶、腐朽、顽疾与贫病交加的生活的文学批判声讨,深刻揭示出了百年前鲁迅先生所处时代、社会制度人文生态中低层劳动人民的彷徨,绝望,呐喊,和对未来新生活新社会新制度的崭新希望。</p><p class="ql-block"> 去年是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鲁迅先生是文化巨将,文化大师。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他的文化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云南本土话剧主创者,董明,崔俊,张钰晨等主演,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守正创新,推出新作《先生来了》,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编创导演者,将鲁迅先生著名文学作品《药》《祝福》《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经典文学作品,深情演绎,倾心创作,用文化与戏剧的创新,纪念文化大师鲁迅先生的诞辰。用这部原创的实验性戏剧来纪念鲁迅先生,向鲁迅先生致敬,这是云岭高原戏剧界话剧创作者的忠诚担当和文化自信,也是新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者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它显示出了云南文艺工作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确</span>的创作方向与创新发展理念,从中可感觉到创作者,文艺为大众,文化为人民,敢为人先的创新能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span>与创作激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曾经是鲁迅文学院的学员,曾经在大学中文系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专业课程中系统性学习阅读过鲁迅先生的一些著名的作品,可以说是鲁迅文学与戏剧的爱好者,对鲁迅先生及研究创作团队由衷敬佩,衷心感谢,衷心祝福!希望大家支持话剧《先生来了》演出,支持云南本土的原创话剧发展。有兴趣的鲁迅文学与戏剧爱好者可以通过大麦网购票择日前去昆明钱王街4号马家大院观看。感谢董明导演主创人员及工作团队,热情邀约,传递文化资讯信息,让我们平常的周末享受到了不平常的精彩,体验了一个丰厚的文化盛宴。祝福《先生来了》越来越好,先生们,辛苦啦!(曹歌)</p> <p class="ql-block">云南本土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鲁迅人物形象。 佚名 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三个主演同台亮相。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三个主演深深鞠躬谢幕。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那条板凳,不是简单的道具,极具压迫势力与形象意义,抑或是象征祥林嫂苦心竭力一生穷尽积累捐出的那道门槛。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见鲁迅小说《药》的场景。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见鲁迅小说《孔乙己》温酒,欠酒钱,写茴香豆,经典场景与人物形象。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到阿Q“画圆圈”,“剪辫子” 的故事。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到革命了“剪辫子” 的故事。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到“剪辫子” 的故事。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看到“剪辫子” 的故事。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到闹革命,剪辫子,人血馒头的故事。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到闹革命,剪辫子,人血馒头的故事。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看到闹革命,剪辫子,人血馒头的故事。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听到“吴妈困觉”的台词。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楼上楼下一台戏。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小剧场投影银幕影像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五四运动中的历史时代背景。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楼下楼下 一台戏。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楼上人,观望看风景,看不到远方希望,楼下人彷徨寻找人生方向。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照。 曹歌拍摄</p> <p class="ql-block">空中抛下白花花雪片般片片革命标语传单,直接落到观众群里,受众惊喜的发现,传单精致印刷着的不是理直气壮的革命性宣言,而是手写体鲁迅名篇《狂人日记》精彩片段。曹歌 拍摄</p> <p class="ql-block">云南原创话剧《先生来了》剧场,开演前明星登台,现场脱口秀,观众动员。 曹歌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