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寒假有幸拜读了《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这本书,说实话起初对于自己应该读什么类型的书我是迷茫的,对我这个刚起步经验少的新兵来讲,泛泛的读一些理论或者鸡汤总觉得放到课堂中应用不上,我就跟我们年级组老师们一起商量,大家集思广益,给我出主意,告诉我应该多听听名师课,学学教学策略,来提升我的课堂教学,所以我选择了吴正宪老师的课堂这一套一共四本书,我目前在读第二本。</h3> <h3> 吴正宪老师,她有很多头衔,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政协委员等等。但是真正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吴老师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是她“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晚,意未尽”的课堂氛围,吴正宪老师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就教育同仁来说,吴老师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无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之路。</h3> <h3> 今天,我以一个深受其益的读者的身份,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而言,这确实是一本可以借鉴值得学习的好书。<br> 此书以“课堂”二字入手,分为十个篇章,记录了吴正宪老师的一些经典课例。<br>从对这十个篇章的拜读,我体会到吴老师的课堂是一个非常有生命的课堂,吴正宪老师很善于为学生创造思维冲突,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能很激动、很兴奋、能妙语连珠。随着课堂的深入,认知矛盾在师生的交流、探索、辩论、合作中不知不觉地化解了,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h3> <h3> 我想选几个课例跟大家分享一下。<br> 在“商不变性质”课上,一开始她就给大家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地样子说:“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故事,班上的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吴老师意味深长地问大家:“你们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商不变性质的奥秘。<br> 数学,对小学生说来,是自己对生活经验中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br> 在她的课堂里,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有也有争辩,大家各抒己见辩得不可开交的场面……展现的一个个的现实情境,提出的一个个的挑战性的问题,为孩子们的思维碰撞搭起了新的平台,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活力有时来自探索过程中山穷水尽的困惑,更有时来自柳暗花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并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通过交流、启迪、辨析、整合,问题解决了,大家有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争论和交流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十分深邃的。<br>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儿童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索和重建数学知识,这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一个好的数学教师,总是把一些概念、规律纳入“待解决的问题”情境之中,<br>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自己去“再创造”。下面我们不妨再来分析一下吴老师“求平均数”的教学案例。<br> 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值。新课标指明,应把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放在突出的地位,而这恰恰是过去多少年来教学中被忽视的。那么,吴老师又是怎样来教学的呢?课一开始,从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入手。两组同学比赛拍球,看哪一组赢。怎么比呢?她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全体学生都参加是不行的,只派一个代表又少了,那就派四个代表吧!”(这是总体中的随机抽样)并当场根据每一个代表的拍球数做出统计。不一会儿,男生组发现本组的总数超过了女生组,高兴得欢呼起来;吴老师便自告奋勇地也参加比赛,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女生组之中,顿时女生组的总数明显增多。孩子们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男4人,女5人)。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男生说:“给我们组也加1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学生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说:“把每组几个人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这一“匀乎”,表明了孩子们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吴老师便水到渠成地引入了“平均数”,并和大家一起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问题解决了,全班都松了一口气,吴老师又话锋一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平均数到底是个怎样的数?”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平均数不大不小,是靠近中间的……”最后一个学生若有所思而又腼腆地说:“……我觉得平均数是……虚的……可是又很公平。”好一个“虚”字,它勾出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之间的不同;好一个“公平”,却又隐隐约约地道出了平均数的实质。于是,吴老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大家把平均数与原始数据一一比较,它既不是第一个人的拍球数,也不是第五个人的拍球数,却代表了这组五个人拍球的总体水平。此时此刻,孩子们已从心底里确认平均数的可比性了。吴老师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来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当然是初步的,但是很有价值),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做到了“不高不低、恰如其分”。另外,求平均数是有公式的,吴老师并没有把重点放在讲公式上,而是采用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根源和过程,实实在在地悟出了其中的“对应”思想,从而从根本上来理解和凸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比起过去的记公式,套公式,有效的多,也深刻得多。<br> 我不禁从心底里叹服,“这才是一节真正的数学课!”有观察、操作、估计、分析、交流,还有反思,在活动中使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并从中又使学生获得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从这节课中,也让我看到吴老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h3><h3> 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我想我今后的目标就是使我的数学课展现思维力度,渗透数学方法,关注学生情感,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试图让自己每一节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