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程孟辉世界博览系列系列之十七】<br><br><br>图片<br><br><br>程 孟 辉/文<br><br>【编者按:2022年2 月20 日晚,第二十四届国际冬奥会闭幕式在北京举行,会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向全世界宣布:第二十五届国际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和克尔蒂纳丹佩佐城举行。意大利又一次进入了世界公众的视线,再次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从而让全世界爱好体育运动的人们和广大观众有了新的渴望和期待。的确,意大利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是欧洲乃至世界的翘楚。米兰更是一座秀美、壮丽和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古老而又庄重的世界名城。在这样的国度和这样的城市举办下届(2026)国际冬奥会,充分体现了国际奥委会的睿智和眼光,因而也值得全世界人们的瞩目和期待。为了让世人(尤其是那些至今对意大利这个国家尚欠认知的国人同胞朋友们)对这个伟大而又古老国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值此之际,本公众号特设专刊,推送由程孟辉撰写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意大利•欧洲民族和文化的摇篮》一文(分期连载),希望朋友们喜欢,同时,也恳望朋友们读后留下您的阅读感受和宝贵意见。】<br><br><br><br>(接续)作为古罗马帝国的始皇和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屋大维不但重视军队的训练和建设,同时,实行亲民政策,推行怀柔、仁政,因而深孚众望,颇得民心。自古以来,任何一个智慧清明得道的统治者都会明白这样一个几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众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大厦的基础。屋大维以“奥古斯都”荣耀的象征和名号登基这件事本身就是足以说明他自身所拥有的超凡智慧和才能,更足以反映了古罗马时代民众对“和平时代”的热望、希冀和憧憬。在罗马内战时期,屋大维审时度势,准确判断社会形势,并抓住有利时机,实行宽厚怀柔的仁义政策 ,例如大赦天下,将部分特殊性指令全部撤销,从而使广大的民众百姓因此而获得某种宽松安适的生活环境,不再为战乱等而整日价提心吊胆或流离失所;其次,敢于放权,他将行省与军队交给比较顺从听话的薪水阶层去管理,从而成功地使之规范化。这用我们当下中国改革开放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大胆地实行“简政放权”;还有一点就是他所推行的大国外交战略,对此,屋大维不失灵活机动,做得特别策略,比如,对于像参加埃及战争的意大利那样一类的国家,“用赠品帮助他们,用新的建筑美化他们,并为他们设计一种邮寄邮票的方法 ”等具体的手段和策略同罗马的邻国和一切相关国家建立友好睦邻关系。<br><br><br>图片<br>图片<br>图片<br> 条条大路通罗马<br><br>古罗马帝国的前进路上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道路的崎岖坎坷只有屋大维自己心里最清楚。罗马的经济发展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作保障,而在当时的罗马帝国,原本那种带有深刻共和国体制烙印的政体机构已经不能适应甚至已经成为了帝国经济发展的桎梏和绊脚石。面对如此大的政治体制难题 ,怎么办?屋大维深知这其中复杂性和利害关系,并决计对政治制度作重大的改革,其中,国家实行元首制就是屋大维在这轮改革中所推出的一个实质性的重大举措。对军事、经济、宗教等方面进行了独裁,这一行为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披着民主外衣的君主”。在元首制的实行下,罗马帝国的经济腾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而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致使罗马帝国在一定时期成为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强大帝国 。<br><br>图片<br>罗马帝国早期的元首制<br><br> 今天,我们在研究分析罗马帝国崛起强大的原因时,往往会聚焦于屋大维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然而,其中,最大、最根本的关键性改革就在于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关键性一步棋子就是国家元首制。要知道,屋大维的元首制可是在原旧共和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约一种崭新的(新型的)国家管理机构,这是一件非常艰难极其不易的事,进行如此惊天动地的改革,改革者除了要有巨大的胆魄、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意志、决心,他还必须具备审时度势、精确判断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和发展动向的智慧和才能。显然,这些条件屋大维都具备并做到了。他在改造旧机构、利用旧机构的同时,又赋予它们以许多新的权力,从而在罗马中央政府中,正式形成了以元首为中心的权力杠杆体系,这是新型元首制与旧的共和制权力构架的最根本性区别所在。总之,古罗马帝国元首制的最大特征是始皇专权,这也是帝国制同共和制的最大也是最根本性的区别。皇帝作为国家元首,他手中有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就可以有条件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政策、发号施令,一路畅通无阻地推行他的治国理念和方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不搞元首制,如果不对旧有的共和国其他制度进行大力度、根本性的有效改革,从而排除国家发展之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那屋大维要想让古罗马帝国继续前进,从而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犹如所有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有有作为的开明君主一样,屋大维在帝国一片欢呼声的同时,也出现了与之不同的反响和杂声,其实,这也不足为怪,自古以来,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分三六九、左中右。一个帝国的皇帝事业做得再好,也不可能获得百分百的全民欢呼和拥戴,因为,如果要做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那就必然会触及( 伤及)一部分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对屋大维的改革和治国方略是不会持认同和欢迎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对于屋大维这位古罗马帝国的始皇,能有如此大多数人民的拥戴和后世人们的认可和礼赞,这在笔者看来也就是这位古罗马历史创造者和推动者的大幸了。<br><br>图片<br>图片<br><br> 罗马帝国之前,罗马就已经拥有近五百年的共和制历史(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然而,自从斯巴达克起义(The War of Spartacus,前73 —前71,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由斯巴达克领导,后被罗马军队镇压,6万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本人也英勇就义),罗马开始进入军人执掌政权的时代。共和国的后期,社会动荡。罗马自公元前27 年由共和制改制为帝国后,一直到395 年帝国的完全衰落,历时422 年。在这422 年中,国际史学界比较一致认同的做法就是将其划分为前期帝国和后期帝国。前期帝国先后经历朱莉娅•克劳狄(公元前27 —公元68 )、弗拉维(公元69 —96 )、安顿尼王朝(公元96—192)和五贤帝时代(公元96—180 )。这段时期的罗马,经济繁荣、国家稳定、人民安康,是罗马史上最令人向往的极盛时代。此后,罗马便开始式微,走向衰落,期间还经历了一个所谓的“三世纪危机”(235 年— 248 年),后期帝国是在一片内忧外患的窘境中逐步凋敝和衰落,后经戴克里先实行四帝共治,到君士坦丁大帝重新统一帝国,最终于公元395 年,由狄奥多西一世驾崩后遂将帝国一分为二给了他的两个儿子,罗马帝国由此分裂(裂解)为东、西两部分。410 年8 月,西哥特人长驱直入,攻陷了罗马城,由此,西罗马帝国的皇帝被沦为攻陷者高级将领的傀儡。476 年,日耳曼人首领奥多亚克将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废黜,至此,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则直到15世纪中叶(公元1453 )才被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所灭。<br><br>图片<br>图片<br>图片<br> 罗马帝国的衰亡 <br><br>纵观古罗马,我们看到,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由原来的共和国时代转换成帝国时代之后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从理论上讲(或者说从外表形式上看,似乎仍然是一种维持着由元老院主持的共和制,其实,这时的元老院已经名存实亡,其权力已经被架空,真正的实权已经掌控在皇帝及其控制的政体机构手中。尽管早期的皇帝好像并没有正式称帝,但实际上已经足具帝制的特点。皇帝显然已经成为了大权在握的独裁统治者。他不但独揽军事、行政、司法、宗教等,而且与专制君主已没有什么两样,整个政府机构的运行和操控全是在皇帝的旨意下进行,而整个古罗马时代,帝国皇帝权力拥有最盛极一时的时代就是屋大维的“奥古斯都时代”。从屋大维的“奥古斯都时代”所开创的古罗马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的历史视角看,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古罗马帝国的专制独裁统治尽管有其种种历史的弊端,但由于皇帝的权威高度集中,故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的贯彻顺畅,有利于对整个国家的管理和监控,当然,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推动,从而使国家按照中央集权者(皇帝)的思想意志快速发展。(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