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托克托【3】

方远

<p class="ql-block">主编:内咸</p><p class="ql-block">副主编:方远、皇甫耀惠</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贾晓燕、李丽菊、姜俊兰、刘艳芬、张瑞霞、杨林霞、孟慧生、张宇春、李福林、李永安、任晓东</p><p class="ql-block">摄影:王顺义、皇甫耀惠、刘卫红</p><p class="ql-block">美编:杨生力、丁海军、白吉厚</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和托县摄影家协会。</p> <p class="ql-block">1、《将进酒.托县十三城》(内咸)</p><p class="ql-block"> 君不见黄河之界此处分,海生不浪孕文明。君不见鸿鹄盘旋吉祥地,灵光引筑云中城。胡服骑射扫胡尘,秦皇一统起长城。三十六郡纳云中,云中武泉两依存。汉代日晷举世惊,十一城五在县境。</p><p class="ql-block"> 云中郡,武泉城,阳寿县,桢陵城。沙陵湖东畔,沙陵城内出丞印。隋朝云内讳祖名,盛唐速建受降城。东胜州连云内州,碱池双墙设辽金。洪武扩疆修双卫,托王驻牧妥妥城。魏桓御封君子津,湖滩河溯康熙行。小荒城、大荒城,城圐圙内城套城,托县竟有十三城。</p> <p class="ql-block">2、储存美酒的铜锺铜钫(李永安)</p><p class="ql-block"> 1984年5月,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村汉墓出土青铜钫两件,底部刻八字。出土青铜锺两件。1996年8月,在东胜卫故城西侧的汉墓中发现青铜钫一件。2005年8月,在县境南梁汉墓出土带盖青钫两件,青铜锺一件。</p><p class="ql-block"> 铜钫呈四棱形,盖呈覆斗形,方口,平唇,肩部有对称虎首衔环。器形制做规整。铜锺圆体球腹,肩腹部有突起宽带纹。</p><p class="ql-block"> 铜钫、铜锺为古代盛放美酒器具。圆者谓锺,方者谓钫。主要流行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哈拉板申汉墓出土的铜钫底部所刻八字表示容量为八升。</p><p class="ql-block"> 在托克托县大量出土的铜钫铜锺表明,早在秦汉时期的云中郡,酿酒业已经有了空前发展。街巷有麯味,家家酒飘香,使得托克托县成为中国酿酒的发源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3、四神温酒炉(李永安)</p><p class="ql-block"> 1984年5月,在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汉墓出土了两件温酒器。炉身平面呈椭圆形,器身上分别镂空铸造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古代称之为四灵,四神。炉底为长方形,下面有四个力士支撑。这件器物的造型也体现出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温酒炉中空处放置燃烧木炭,上面四个支钉支撑温酒器。下有承灰盘。器物工艺精良,造型生动,是青铜器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到汉代时期,酿酒饮酒蔚然成风。当时就有了大麦曲、小麦曲之分。曲其实就是谷物霉变时产生的有益菌。制曲种类分为曲饼、散曲、有衣生曲和无衣曲。</p><p class="ql-block"> 《说文》曰:“酿之再者曰酘”(音斗)。酘就是投料,初酘、二酘、三酘,即为初次投料、第二次投料、第三次投料。</p><p class="ql-block"> 当时酒的种类众多有醴(米)酒、果酒、桂花酒等等。国内汉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陶缸,说明了当时酒的品种丰富。</p><p class="ql-block"> 酿酒技术源自古人长期对自然的实践和研究。曲称为酒母,更是酿酒的精髓和灵魂。经过千年发展,古云中的酿酒技艺自然是精益求精,同时也是对古法酿造的最佳传承和诠释。</p> <p class="ql-block">4、古代为什么喝温酒(方远)</p><p class="ql-block"> 收藏于托克托县博物馆的汉代四神温酒炉,是1984年5月,在托克托县哈拉板申汉墓出土的。器物工艺精良,造型生动,是青铜器中的精品。</p><p class="ql-block"> 古人历来喜饮温酒,考古发现中有许多此类文物,不但有温酒炉出土,而且还有铜温酒樽现世,由此可见,两汉魏晋时期饮用温酒成为时尚。晋左思《魏都赋》:“冻醴流澌,温酎跃波。”温酎,温热的酒。三国时还有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打仗时都喝温酒,更于平常乎?</p><p class="ql-block"> 古人喝温酒有四个原因:一,是为了御寒,因为古时候并不像现代,有空调、暖气;二,就是古时候黄酒与米酒比较盛行,温一下再喝口感更好;三,古时候酿酒工艺不成熟,温酒可以帮助挥发乙醛;四,从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的角度讲,五行中火属红色入心经,土属黄色入脾经,黄酒归脾,用火加热后,可以起交通心脾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暖心健脾的功效,这也是有些中药用黄酒作药引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5、碱池故城(孟慧生)</p><p class="ql-block"> 碱池村,位于托克托县城东南约23公里处,章盖营村北,西临黄河,北、东、南为土默川台地与黄河交汇处,地势北高南低。其东梁有故城遗址,但是被大量树木植被覆盖,地势高低不平,四周城墙界限模糊不清,被流沙掩埋。大约东西为190米左右,南北宽175米。是迄今托县境内最不完整的故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托克托文物志》考定为辽代在西北边界屯兵戍守的军事城堡。辽代时(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进犯北宋疆域,占领胜州(隋置,属榆林郡管辖,今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并将胜州百姓迁往碱池故城,平时垦荒,战时驻守。碱池故城既不是行政中心,也不是特别重要的战略要地,所以建城后一直没有正式命名。加上辽的国运不长。后金崛起后迅速衰落,碱池故城的荒废也在情理之中了。</p> <p class="ql-block">云中丞印考略(文/安格尔)</p><p class="ql-block"> 1974年,在托克托县的哈拉板申村东梁的汉代沙陵城附近出土了一枚汉代印章。印为青铜质,正方形边长2.4厘米,厚0.5厘米,通高1.4厘米。印钮为龟钮。印文为阴刻“云中丞印”四个篆字。字体端正古朴,印文从右到左排列。</p><p class="ql-block"> 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官印制度,到了汉代更加完善。皇帝使用金印,称为玺,钮孔系黄颜色绶带。诸侯、将军使用银印,钮孔系青颜色绶带。郡县一级官员使用铜印,钮孔系黑颜色绶带,并且年薪俸禄为六百石粮食,上朝手持青色的玉圭板。</p><p class="ql-block"> 汉代官员在文件命令传输上,为了保密,在书简的卷册上系好绳,捏一个泥封,然后把印文印在封泥上。这种传统一直沿用到现在的信件上,贴上邮票,加盖邮戳。印信的称呼也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到了魏晋南北朝,随着纸张的普及使用,就出现了红印泥。隋朝唐朝时代,人们用水调蜂蜜、朱砂来制做印泥,但是印迹干燥后脱落而不能长久保存。到了明朝永乐年间,人们用油、皮胶调朱砂,才产生了印迹持久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西汉印章采用了铸造工艺。到了西汉末年王莽新朝时期,印章工艺制做的更加精美。到了东汉年间,连年战乱,朝庭官员将领更换的十分频繁,印章文字为临时雕刻而成。但这些雕刻文字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印上的印钮孔是为了系绶带,绶带挽好印章系在官员的腰上。印钮上龟的造型代表了江山寿昌。而大臣官员使用龟印,代表了官员向皇帝绝对的臣服。印的方形,也寓示着官员治理一方,更要造福一方。</p> <p class="ql-block">黑城麻糖(文/杜洪涛)</p><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托克托县有一座古城,居住在古城四周的乡亲们一代接着一代传承着一种古法做麻糖的手艺,目前,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市级批准。麻糖是传统特色小吃,起源于明代。而托克托县的黑城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始筑城,以驻军防守。托克托县学者黑城村人刘俊先生在《黑城春秋述略》说:“明朝初年,为了防御和打击元朝残余势力的入侵抢掠,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始筑城,以驻军防守。据《山西通志》载:明置镇虏卫于东胜左卫东,当在今托克托厅黑城。《明史·地理志》记载:镇虏卫,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置。又载:镇虏卫,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徙治。宣德元年(1426年)还旧治。正统十四年(1449年)徙治天成卫(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而卫城遂废。镇虏卫两次设置共使用30余年,隶属山西行都司。镇虏卫和周边的玉林卫(今和林县新店子榆林古城)、天城卫、云川卫、东胜左卫(托克托城)、东胜右卫(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一样,均为明王朝北部边界所筑的多座卫城之一,是明朝初年重要边镇,为巩固明王朝统治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边镇卫城之所以建置、废、又复置,最终废是因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对明王朝形成军事威胁而不可抵御时,该地的军民不得不撤到长城之内,人走城废。”</p><p class="ql-block"> 为啥叫黑城了?几乎所有去过的人都会问到这个话题。刘俊先生在《黑城春秋述略》里也做了说明。“古代将颜色分为黄、红、白、蓝、黑五色。东胜卫时称黄城,镇虏卫称黑城,云川卫称红城,因黄为上色、故黑城和红城隶属黄城管辖。黑城由此而得名,一直延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为啥黑城的麻糖好吃出名?当地人告诉我们,主要是这里的水土好。黑城的麻糖选用的材料主要是小米、黄米和大麦等。经过传统工艺和古法熬制,形成入口酥脆,甜而不腻,吃完不酸的特点。无任何化学污染,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黑城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艳,回味无穷,形似玉梳白似璧,薄如蝉翼甜如蜜的典型特征。黑城麻糖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暖肺、养胃、滋肝、补肾等功效。</p> <p class="ql-block">  为了弄清楚黑城麻糖的来龙去脉,昨天,我们一行人应邀前往黑城村进行实地采访,并且和黑城麻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高成名以及当地一些名流举行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大家就黑城麻糖的发展思路和产品营销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最后达成共识。振兴黑城麻糖产业,建设美丽家乡。力争打造一个麻糖龙头企业,带领麻糖生产户创建精品品牌,打造休闲、营养和健康的美味食品。</p><p class="ql-block"> 高成名是回乡创业的黑城人,尽管他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但是他始终对家乡的一山一水和浓浓的父老乡亲有着割舍不断地情怀。前几年,他曾担任过黑城村村委会主任。这几年,他通过走访麻糖重点产地湖北孝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收获,决心带领黑城村的村民,把麻糖产业搞出点儿名堂。2016年12月19日,由他牵头成立了“托克托县黑城麻糖农民专业合作社”。</p><p class="ql-block"> 说到底,麻糖就是一种休闲零食,即使是这样一种零食,小时候也不是随便想吃就能吃上的,记得只有过小年才能吃上。为什么小年祭灶要吃麻糖了?母亲一直以来就这样对我们说:“就是这天要送灶王爷上天,吃麻糖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大嘴巴,不然他会到玉帝那里去胡说八道,乱说这家人做的坏事,比如踩死蚂蚁啦,欺负小孩子啦,打架上房啦等等的。所以在他上天之前骗他吃点糖,麻糖又甜又粘,粘住了大嘴巴,说不了坏话啦!”哈哈哈!那个时候,我们真的信以为真。</p><p class="ql-block"> 关于麻糖的俗言俗语和歇后语很多,老话说:“男儿没性,寸铁无钢,女人没性,烂如麻糖。”讲的是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个性。如果一个男人没有个性,就像不钢硬的铁一般;如果一个女人没有个性,就像被嚼烂的麻糖一般。</p><p class="ql-block"> 老话还说:“不怕麻糖棍棍,就怕黄米包粽。”这是说,即使是老年人,牙齿不怎么好,吃了麻糖也不怕,因为麻糖营养丰富,主要以麦芽糖为主,对身体好,不会对牙齿不好。所以老老少少,尤其是小孩子特别喜欢吃。而黄米粽子,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本身比较难消化。吃多了容易犯困,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怕黄米粽子的缘故了。</p> <p class="ql-block">  “老汉吃见豆腐绵,娃娃吃见麻糖甜。”真是萝卜咸菜,各有所爱。“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多么形象的比喻。“连鬓胡子吃麻糖——纠缠不清。”不信你试一试?“猴子吃麻糖——扒拉不开。”下回等丁大爷进山拍猴子的时候,说甚也让他给金丝猴带些麻糖。对了!昨天的研讨会上,丁大爷过去的老领导刘主任宣布,要让世界级的摄影大师丁大爷做黑城麻糖的形象代言人了。我看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丁大爷与麻糖亲密接触后,起码糊住了他的嘴,使他暂时不能灰说溜道了。当然这也反映出了刘主任对丁大爷的深深热爱。</p><p class="ql-block"> 走进黑城村,我被它古老厚重的人文所震撼,真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时空感觉。整个村子是围绕着城墙盖的,靠近城墙的好多房子,都是一半挖进了城墙,是一种半窑洞的建筑。我问了几家住户,这房子是什么时候建的?得到答复都说具体年代不详,也有的说是明代清代时候就有了,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憨厚,正如刘俊先生在《黑城春秋述略》所说:“历代先民组织人力开渠、打坝、筑堰、引洪淤澄土地。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造出了千顷良田。东山对地表的压力,使靠近东山的黑城地表水位很浅,水质又好,适宜浇灌农田。春天,山上的冰雪融化,汇入河中,人们用河水浇地,利于适时播种,夏季天旱时提取井水浇灌。因此,黑城地肥水美,旱涝保收,地理条件十分优越。黑城的先民们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再加上外地移民大量迁入,逐渐发展成为拥有3000多人口的较大村镇,其中多数居民是在清朝年间走西口而来定居的山西人。刚来时,他们在城墙外面居住,或打窑或搭棚。居住在南城墙外的叫南门,东西城墙外的叫东门、西门,北城墙背阴,所以居民选择离城墙1公里处居住。先人相信风水之说,认为不能在空城内居住,所以城内营造为良田,而且是最好的土地。村民在城外环城而居,且只有一条街道,成形甚为齐整,且一直保持到文革中期,其后才打乱了原有的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 黑城村有古老的历史和传说,黑城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人文历史的厚重品牌,注册为“黑城麻糖”产品,只要把产品开发打造好,就一定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黑城是个好地方,想来的不能久住,想走的却不能远走。黑城麻糖产业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元宵节风俗谈(文/秋韵)</p><p class="ql-block">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青玉案·元夕》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写,描述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其中最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已是久吟不衰的名句。</p><p class="ql-block"> 说起元宵节,在我们当地可是农俗中很重要的节日,也是春节庆典活动中最后的一个隆重的节日。</p><p class="ql-block"> 依我们这里的习俗,元宵节前后要红火三天的时间,从正月十四起,元宵节庆祝活动便开始了,一直要红火到正月十六那天。</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当地,元宵节的习俗主要有:</p><p class="ql-block">(一)吃饺子</p><p class="ql-block"> 跟现在的人不太热衷吃饺子不同,五六十年代,我们过元宵节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早上必吃三顿水饺,那时候北方人不懂汤圆,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见过吃过啦!北方人就吃水饺,羊肉萝卜馅,或者猪肉白菜馅。饺子包的鼓鼓的,形状近似于古时的元宝,所以我们叫吃元宝,喻意一年财源广进,生活幸福。</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每到正月十四早上,天没大亮,家里的大人们就会早早起床,忙着擀面皮包饺子。那年代日子太苦了,一年中吃不上几顿饺子,所以,孩子们也会早早起床,穿好衣服,坐在大炕上眼巴巴地盯着锅里飘起来的水饺!等熟了,吃得那个狼吞虎咽哟!现在回想起来都想笑!等吃完饺子,孩子们便套上春节时父母给拆洗好的“新”衣服,口袋里装上些许零散的小鞭炮,到院子里一个一个放炮去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时代进步了,日子富裕了,物质丰富了,信息和物资流通了,北方人也在元宵节前后吃开了汤圆,喻意一家人甜甜蜜蜜,团团圆圆。</p><p class="ql-block"> 当然,吃饺子只是过元宵节的一部分,记忆中,跟随家里大人或者小伙伴们结伴看红火更有趣,更令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二)挂红灯丶赏灯</p><p class="ql-block"> 挂红灯:以前在乡村,每年的正月十四,等吃完水饺后,全家老少便开始裱灯笼了。那时的灯笼的框架子是请木匠师傅给做的,每年都拿出来用。等大人们取回灯笼,刮尽框子上面的旧纸旧浆糊,然后先裱一层白纸,接着便是全家人展示剪纸功夫的时候了。你剪年年有鱼,他剪五谷丰登,奶奶剪三阳开泰,妈妈剪八仙过海……然后根据灯笼的形状,把这些彩色剪纸小心翼翼地裱在灯笼上,灯笼便焕然一新了。最后,大人们在一个个陶瓷灯盏里倒上葫油,用麻纸做好灯芯,放到纸灯笼里。等到夜暮降临,大人们响几个麻雷炮仗,便点着灯笼高高挂在大门外。大人小孩喜气挂上眉梢!</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乡村几乎家家户户每年还挂大红灯笼,所不同的是,红灯笼是买的现成的,灯是电灯泡,而且是从年三十起一直点到正月十六,每天傍晚亮,第二天天亮灭。可是缺少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裱糊灯笼的热闹,总感觉淡了过节的乐趣和氛围。</p><p class="ql-block"> 赏灯:从前,乡村里过元宵节是较讲究的,也是颇有情趣的。人们在十四晚上挂出灯笼后便开始串门赏灯,大家夸完张家的老虎灯真有神,又夸李家的白菜灯做的以假乱真;赞过刘婶家的大红公鸡灯精神抖擞,再赞王伯家的大白兔灯惟妙惟肖!大家一夜的欢笑,一路的祝福!一年的收获喜在脸上,新年的愿望装在心里。孩子们呢,在灯笼的熠熠灯光下,追逐丶嬉戏,男娃响几个小鞭炮,女孩捂着耳朵嘴欢笑!</p><p class="ql-block"> 后来,到了城里,便有了灯会丶灯展,各小区丶各单位丶各乡镇丶各团体,分别制作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展示成果的花灯,陈列于城道的两旁,供城乡居民观赏。游人每晚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老人们指指点点,评议着花灯的内涵与质量,年轻人欢天喜地,留下青青的倩影,展示着青春的靓丽!</p> <p class="ql-block">(三)放焰火</p><p class="ql-block"> 在六七十年代,过元宵节村里是要放焰火的,家乡人叫放火。那时的各种花炮都是由村里的炮匠师傅们做。一到正月除六七,这些师傅们便忙乎起来,做木炭,购火硝丶硫磺等,做成了各种花炮,有大麻雷,也就是二踢脚;点燃后喷射硫磺火球的“三打金弹”;花筒子;能靠头药反冲力穿高带响带灯的“起子火”;还有点燃无固定方向向四方乱窜的炮竹“扑连子”等等吧。</p><p class="ql-block"> 到正月十四,师傅们就开始忙乎着做“城”了。所谓“城”,就是把双人课桌四腿朝上,用麻绳把各种用途的炮竹设计绑到桌子里,用火药引线连到一起,然后将引线头留到前面。最后用彩纸把桌子正面侧面裱起来,上边缘画上城垛口,正面画成砖墙样子,下方画上城门,将火药引线露到城门囗。如此几个城放在不同的地方,用铁丝连结到一块。本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安排、决定某个合适的地方,安装一个靠火药反冲力沿铁丝向前穿行,能点燃几个“城”火药引线的“走兔”。这几个“城”便做好了。</p><p class="ql-block"> 这些“城”是每晚焰火的压轴戏。</p><p class="ql-block"> 每晚在灯中通明的氛围中,大伙首先要敲锣打鼓热闹一番,一直到大约午夜十一点左右吧,才开始点小焰火。这些小焰火也颇有情趣,设计者们做成了诸如“猴子尿尿”“鹅下蛋”“天女散花”等等各种造型,大家跟着点火师傅一个个轮流着看,你推我搡,左躲右藏,人群随着烟火走,每个人都是满脸的欢欣与陶醉!</p><p class="ql-block"> 小火点完了,压轴戏上演了!走兔点着了,“嘶——”的一声,向着一个城门飞去。转眼之间,万炮齐发,冲天而起,震耳欲聋,目不暇接!惊叫声,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此城炮火刚息,走兔又奔向另一城。场面又掀高潮!每到这时,人头攒动,鼓乐震天!好一派欢乐丶祥和丶喜气的景象!放焰火每年三天,正月十四丶十六规模小点儿,正月十五是重头戏,人最多,场面最热闹!</p><p class="ql-block"> 后来,村里的焰火越来越少了,都集中到了县城里,而且,县城里的焰火也主要是放礼花,没有过过去的热闹劲,慢慢的,儿时的放火场面逐渐成了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地都出台了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空气质量好了,但是没有了过年和元宵节漫天飞舞的璀璨烟花和震天响的爆竹声,老觉得春节的烟火气息总是不浓!</p><p class="ql-block"> 但是,很多元宵节的传统节目却始终传承了下来,丰富着人们的节日生活,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四)舞龙丶高跷丶扭秧歌</p><p class="ql-block"> 在家乡,正月初八一过,人们就翘首以待等着元宵节了,为什么呢?因为元宵节期间各村都锣鼓喧天,更重要的是,村舞龙队高跷队秧歌队开始表演了。</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一前的几天,大家就开始了排练,正月十二,正式亮相街头,叫做踩街,一整天队伍在村里的大街上表演。正月十三,是“杨公忌”日,按风俗这一天什么事务都不可以做,所以,每年的这天,秧歌队舞龙队偃旗息鼓,休息一天。</p><p class="ql-block"> 等到正月十四,表演正式开始,一连三天。白天,走村串户,走到哪家,哪家人赶紧打开大门,放一挂鞭炮,热情迎接龙鼓队秧歌队进院热闹一番,临走时,每家每户会给个一二百的辛苦费,算是对大家的酬劳。然后,家中人兴高采烈地响一阵炮,上几柱香,表示吉庆。这叫开门纳喜!</p><p class="ql-block"> 等到每晚灯火通明之时,在村子中央的放焰火场所,舞龙队在锣鼓声中潇洒自如地表演,向村民们尽力展示其高超的舞龙技艺,赢得村民们的齐声喝彩。舞龙队的后面,紧跟的便是高跷队,飘逸的戏服,耀眼的头饰,专注的演技,整齐的步伐,搏得大家鼓掌叫好。紧接着,便是秧歌队过来了,猪八戒憨呆可笑,孙悟空身形敏捷,沙僧忠厚老实,唐僧慈眉善目。划旱船的老翁精神抖擞,坐船的美女顾盼生辉,骑驴的小媳妇儿伶俐活泼,提烟袋的老汉儿滑稽逗人,张生戏英英眉来眼去,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意绵绵……尾随最后的,是手执彩扇的秧歌队,服装艳丽,身姿柔美,步伐一致,队伍井然!表演一直进行到半夜时分,等到焰火齐发,表演进入高潮。</p><p class="ql-block"> 这真是:春到人间暖,节至万家圆。彻夜歌舞贺,国泰幸福绵。(完)</p> <p class="ql-block">粉汤传奇(文/方远) </p><p class="ql-block"> 第四章 天大的生意</p><p class="ql-block"> 周大厨一听是金凤的声音,头都大了。心说,小祖宗呀!这时候你来干嘛!你是来坑爹的吧!</p><p class="ql-block"> 阎锡山脸色一沉,问发生了什么事。手下回报说,一个小姑娘说抓了她父亲,让咱们放人。</p><p class="ql-block"> “她父亲是谁?”</p><p class="ql-block"> 手下道:“是周大厨。”</p><p class="ql-block"> “把她带进来。”阎锡山吩咐道。</p><p class="ql-block"> 周金凤走了进来,看到父亲没事,这才放了心。刚才她在屋里实在坐不住,出来听伙计们说里面在打人,又听说父亲和杨德财被叫了进去,周金凤急了,不顾伙计们劝说闯了进来,进来才知道原来阎锡山要赏赐父亲,后悔自己的鲁莽,即然进来了,也不能让人小瞧。阎锡山一看是个秀气的小姑娘,心想要戏她一戏,故意生气道:“小丫头,你惊扰了本都统的宴席,该当何罪?”</p><p class="ql-block"> “一小女子能惊吓坏都统大人,您的胆子这么小怎么带兵打仗?”</p><p class="ql-block"> “哈哈!”阎锡山大笑道:“小姑娘,我正要奖赏你父亲,让你打扰了,本都统心情不好,取消奖励。”</p><p class="ql-block"> 周大厨一听,心说,完了,好事让这丫头搅黄了。唉!都是自己给惯坏了。</p><p class="ql-block"> 只听周金凤道:“不知都统大人要赏赐我们周家酒馆什么?”</p><p class="ql-block"> “你想要什么赏赐?”</p><p class="ql-block"> “我不要赏赐,希望都统大人把摊派在周家酒馆的饷银免了。”</p><p class="ql-block"> “大胆!”王副官举着马鞭喝道。</p><p class="ql-block"> 阎锡山挥挥手,“娃娃,这个人就是拒绝借饷银的下场,你不怕吗?按期交不出所借饷银是要杀头的。”</p><p class="ql-block"> “贵军号称革命军,是来解救老百姓的。借钱也得你情我愿吧!银庄封了,我们小家小户何处去筹银子,你们有枪,可不能不讲理吧?”</p><p class="ql-block"> 小丫头巧舌如簧,胆识过人,在场商贾大户暗挑大拇指,向金凤投来敬佩的目光。周大厨和杨德财担心的要命,心说,小祖宗呐!少说两句吧!祸从口出啊!</p><p class="ql-block"> “好一张利嘴!”阎锡山想了想说:“你说的这事,我们会制定个合理解决的办法。不过你家的饷银是不会免除的。”</p><p class="ql-block"> “都统大人的意思我明白,让周家酒馆开了先例,借饷银一事就不好执行下去了。那您会给我们什么奖励了?”</p><p class="ql-block"> “我可以奖赏周家酒馆一个天大的生意,你敢接吗?”阎锡山说着故意卖起了关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开酒馆的,只要是来吃饭,不管多大生意都会接。”</p><p class="ql-block"> “好!丫头,你知道‘君子津’的典故吧?”</p><p class="ql-block"> “知道。我们河口人妇孺皆知,我们君子津的人一向以诚信为本。”</p><p class="ql-block"> “丫头,记住你说的话。过几天,我送你一个天大的生意。好了,你们先出去吧!”</p><p class="ql-block"> 阎锡山和商贾大户还要商议事情,杨德财三人被请了出去。金凤还嘀咕埋怨阎锡山没说是什么天大的生意。伙计们听说阎锡山赏赐了一个大生意,都很高兴,东家挣了钱肯定亏待不了他们,只有杨德财忧心忡忡,他觉得事情不简单,就是不知道是什么局阵。半个时辰后,宴席散了,一群人吃饱喝足,满意的走了。周大厨的心七上八下,不知道这天大生意是福是祸,直到鸡叫三遍,才沉沉睡去。</p><p class="ql-block"> 一连等了三天,没有动静。什么天大生意,哄鬼吧!酒馆的伙计愤愤不平,议论纷纷。就在大伙义愤填膺的时候,王副官带着十几个兵又来了。周大厨马上出来笑脸相迎,端茶递水。当听说天大的生意是做6000人的席面,周大厨哭丧着脸,死的心都有。副官丢下一千大洋走了,临走时说,三天后6000士兵在南滩练兵场用餐,完不成任务砸了你们周家酒馆的招牌。</p><p class="ql-block"> 6000人的席面,10人一桌也得600桌。周大厨揽的最大的事宴是河路社经理儿子娶媳妇儿的事宴,也是河口镇有史以来最大的事宴,也就60来桌。酒馆的五个伙计不够用,他临时又顾了十五个人,才把事宴圆满完成。这席面居然大了十倍,这真是天大的生意啊!这烫手山芋怎么接,接不好周家酒馆的招牌就砸了,君子津诚信的美德也被打了脸。</p><p class="ql-block"> 600桌的席面,指望周家酒馆根本是做不出来的。和别的酒馆联手弄吧!周大厨也想过,这几年,周酒馆一支独大,得罪了许多同行,如果这些人半路使绊子,万一出了事,那可不是砸招牌的事了,弄不好得家破人亡。周大厨心情不好,本想关门谢客,可是有一桌是昨天定的包间,只好下厨房去做饭。</p><p class="ql-block"> “杨大哥,你鬼主意多,快想办法啊!”金凤催促道。</p><p class="ql-block"> “老捉弄别人,这回尝到被别人下套捉弄的滋味了吧!”</p><p class="ql-block"> “你是幸灾乐祸吧!不理你了。”金凤在杨德财的腰间狠狠地拧了一下,气呼呼离开。(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