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27日(星期日)上午9时,</p> <p class="ql-block">张桐胜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撰文、摄影、编辑:陈小琴)</p> <p class="ql-block">张桐胜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宣传部高级记者,中国文联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中国攝影家协会第 九届顾问,是中国文化旅游摄影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常务理事。于2022年2月17日傍晚突发疾病,不幸与世长辞,享年69岁。</p> 1972.12——1973.11 解放军某部警卫连战士;<br>1973.11——1976.09 解放军某部宣传处美术员;<br>1976.09——1978.10 解放军某部宣传处摄影干事;<br>1978.10——1982.05 国防科工委文化部摄影干事;<br>1982.05——1998.09 国防科工委宣传部摄影干事;<br>1998.09——2003.08 解放军总装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br>2003.08 解放军总装政治部宣传部新闻电教室记者;<br>2016.12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张桐胜1953年12月11日生于河北胜芳,1972年12月入伍,1976年4月入党,1999年3月被授予大校军衔,2013年1月从原总装备部政治部退休。摄影人是张桐胜同志一生的使命写照和生命基调。在他69年的生命过程里,他走遍祖国的万水千山,以丰富的摄影创作经历和激情澎湃的摄影作品,把苍天厚土、多娇江山和各民族风情、时代面貌带给世人。以博大的胸怀、奋斗的精神和深邃的文化思想,把对人生的思考、爱的勃发和生命的意义诠释在他每一次举起相机、每一次交流的真诚坦荡的瞬间中,感染着身边的人,也成就着他不朽的艺术生涯。他的艺术成就早已不能用一揽头衔和奖杯概括,应该用他摄影的脚步和文化影响力去丈量。 <p class="ql-block">张桐胜同志胸怀“国之大者”,作为中国首席航天摄影和国防科技摄影专家,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拍摄中国国防科技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两弹一星”开始,到“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娥一号”至“长娥三号”探月工程,以及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第一颗一箭多星等上百颗卫星发射,他拍摄了新中国国防和航天事业中的每一个重大时刻。这些作品充满雄魄,洋溢着自信,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国家的日渐强大,让国际世界看见了中国东方雄狮的觉醒,让每一位华夏子孙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p>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里通向太空》 张桐胜 1995年,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张桐胜家属 供图)</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桐胜拍摄过国家的第一次人造卫星发射,第一次返回式卫星的返回,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第一次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潜地导弹发射、洲际导弹发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他都拍摄过。</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神舟一号》1999年11月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网络图片)</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神舟六号发射升空》 张桐胜 2005。(网络图片)</span></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后,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央首长接见参试官兵。张桐胜 2008。</span></p> 张桐胜同志胸怀大爱,精心策划组织出版的重大历史题材画册《汶川记忆》——张桐胜512汶川地震摄影集,以及2010年在英国、俄罗斯举办的“张桐胜——汶川记忆、北川的孤儿在北京、今日灾区生活摄影展”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民大灾面前的团结友爱和灾后重建的凝心聚力,看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h5><font color="#167efb">《永恒的瞬间》 张桐胜 2008年, 汶川地震后的北川中学。(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div><font color="#167efb">2008年5月12日,无情的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山体滑坡,将北川中学校园(新区)和300多名在校师生一起埋在深深的泥石里,幸存下来的只有一面国旗、一个篮球架和23名在球场上课的学生。照片中迎风飘扬的国旗,展示了中华民族多难兴邦的精神,在有限空间内给了无限想象。</font><br></div></h5>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5.12汶川地震后中国四川省北川中学(新区)幸存下来的部分学生。(网络图片)</span></h5><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拍摄完地震灾难现场照片之后, 张桐胜同志在思考拍摄这些照片的意义,他希望可以通过摄影挖掘更多的内容。于是,他就打听北川中学(新区)有没有幸存的学生。有人告诉张桐胜说,当时,有一个班在上篮球课,上篮球课的这个班的22名学生幸免于难,都逃出去了,张桐胜认为这就是未来,这就是希望。</span></h5>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第二天,张桐胜就回到了绵阳,到了幸存学生的帐篷学校里,张桐胜就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去打听,最后找到了上篮球课的这个班的所有学生,灾难使他们坚强成熟,更有使命感。其中喻川、刘玉梅、刘伟这三个孩子都成了灾后的孤儿,后来张桐胜通过组织的关系,把他们接到北京,做了很多工作,让他们在最艰难的时刻度过来了。这三个孩子从高中、大学全是张桐胜照顾的,现在他们都长大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了。从那之后他们的生日都改成了5月12日。张桐胜希望这些影像,记录的不仅仅是当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未来发生价值和作用。</span></p> <h5><font color="#167efb">张桐胜长期关爱的汶川地震孤儿原北川中学学生右起:刘玉梅,刘伟,喻川也从外地赶来送别张叔叔。(摄影:卓军)</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5.12汶川地震后废墟上的学生日记本。(网络图片)<br>照片表现的是废墟上学生的日记本,通过影像记录这样的细节,是非常有意思的。日记本里记录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生活,上面的文字真实再现,但是,美好的生活突然间就没有了。通过这样简单的照片可以了解到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精神世界。此外,在灾难现场拍照片,一定要注意被摄者的心理状况,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背后的故事,艺德很重要,而不要因为拍照片而伤害到被拍摄者,这时候,这些细节的静态画面也是可以被关注的。<br>拍摄灾难,不是为了渲染残酷的场面,而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灾难的思考。当我们抚平大自然给家园造成的破坏和心灵的创伤后,这些影像却能提醒我们,警示我们。<br>张桐胜回头看自己的人生,最欣慰的是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站在该站的地方,记录了历史、表现了历史、传承了历史。自己的摄影之路没有白走,为未来的生活、时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font></h5> 张桐胜同志执着追求,以摄影艺术的形式推动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张桐胜同志积极参加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和各级文联组织主办的“送欢乐 下基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公益惠民活动和采风创作活动,坚持以艺术精品奉献人民,努力从生活的沃土中汲取创作灵感,把“艺术为人民服务”作为摄影创作的终极追求。 <h5><font color="#167efb">《取水有道》 张桐胜 1997年,陕西。(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h5><h5><font color="#167efb">《取水有道》这张照片,当时正临近春节,开车从陕北赶往银川,途经吴起镇时遇到这个场景。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过年前,当地的百姓需要把家里的盆盆罐罐都装满水,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丰收满满。照片体现的就是这种中国人吉祥的文化理念。照片的整个构图也是东方式的传统构图,画面更是传统美学意识上的一种表达。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创造美好生活,这是老祖宗的哲学智慧。在拍照时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的美学理念和美学基础。</font></h5> 张桐胜同志积极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单位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张桐胜同志多次在俄罗斯等国家举办个人摄影展览,展现动人的现代中国故事。张桐胜同志出版的画册《中国·丽江》带动了全世界对丽江的关注,画册《中国》《喀什葛尔》等在全世界产生轰动效应,为推动中国文化旅游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其中画册《中国》《伏尔加河之旅》曾作为国礼赠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俄罗斯叶利钦总统。 <h5></h5><h5><font color="#167efb">《黄河壶口》(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h5><h5><font color="#167efb">《黄河壶口》是一张表现壶口瀑布的照片,照片拍摄于冬天枯水期,当时是正月十三下午三四点钟,张桐胜同志站在山西面朝陕西方向,使用135相机拍摄的。为了拍好这张照片,张桐胜找到了当年冼星海创作《黄河交响曲》时住的窑洞,感受当年创作的氛围。张桐胜带着这种情绪,带着音乐的感受,用他的摄影技术拍摄了这张照片,表现了黄河的力量。这张照片非常珍贵,而这张照片另外一层价值在于它的唯一性,因为当年的冰川冲掉了中间那块岩石,现在的壶口瀑布已不再是照片中的样子,这样的画面再也没有了。</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世纪飞越》 张桐胜 1997年 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h5><h5><font color="#167efb">照片反映了中华民族从一个世纪进入下一个世纪跨越的瞬间。<br></font><font color="#167efb">飞越黄河,很多人觉得是车技的表现,但张桐胜同志认为不仅仅是这样,更深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华民族即将跨越世纪的瞬间。流淌千万年的黄河,从来没有经历过聚集20万人的活动。当年黄帝统一黄河两岸、大禹治水、秦始皇进攻中原都没有在黄河两岸聚集过这么多人。只有新中国在进入信息化时代、进入新世纪时,才成为可能。<br></font><font color="#167efb">当年为了拍好这张照片,张桐胜同志前一天下午就到达拍摄地,第二天一早就上山准备拍摄。张桐胜选择在黄河岸边一个山上的高点,以俯拍的角度将整个壮观的场面纳入镜头。拍摄完后,张桐胜看到当地很多老百姓都来观看这个活动。他们有的是走路的,有的骑摩托车,有的骑驴,还有的坐马车,都是前来看飞越的,人山人海。张桐胜再一次按下了快门,记录下黄河边这一个永恒的经典瞬间。</font></h5> 到现场送別的攝影界人士表示,张桐胜的离去是中国摄影界的一大损失。斯人已逝,风范依然!我们要继续回顾他精彩的摄影作品,感受他在艺术创作时一飞冲天的气魄,追随他摄影人永远火一样的热情,继承他的遺志,为中国攝影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文字提供:张桐胜治丧委员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1996年10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张桐胜与国防科工委作战试验部副部长李钢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发射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征仪式大厅前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与总装备部作战试验局局长李钢合影留念。摄影:张桐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后,聂海胜和翟志刚在空军鼎新机场乘机返京前与总装备部作战试验局局长李钢合影留留念。摄影:张桐胜。</span></p> <h5><font color="#167efb">《新上海》 张桐胜 2010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丽江古城》(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幸福之光》(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张桐胜探索新版画,新绘画,新形式绘画语言创新之路,(张桐胜家属 供图)</font></h5> 解放军总裝备部原领导,中国文联、中国攝协等单位领导同志对张桐胜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以敬献花圈或现场送別等方式表达对张桐胜的哀思。各界人士以个人名义敬送了花圈。 中国文联以及全国攝影界代表现场送別张桐胜。 张桐胜在2008年赴四川参加抗震救灾结识并一直资助的地震孤兒刘玉梅,刘伟,喻川也从外地赶来送別“亲爱的张叔叔”。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桐胜老战友董旭明行军礼送别。</span></h5> <h5><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桐胜老战友、摄影家张育新出席告别式。</span></h5> <h5><font color="#167efb">泪别至亲。</font></h5>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留评辑选:</b></p> <p class="ql-block"><b>玉兔福福:</b></p><p class="ql-block">永远忘不掉张桐胜老师执行神舟任务返京时头发蓬乱面色灰黑嘴唇干裂脖挎相机的模样。愿热爱生活,深爱艺术,坚韧执着,胸怀坦荡,平凡而伟大的张桐胜老师一路走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