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音乐: 贝多芬:致愛丽丝</p><p class="ql-block"> 编辑: 唐思聪</p> <p class="ql-block">由上海申通地铁与西班牙驻沪领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及普拉多䓁单位共同合作,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國家博物馆,从众多藏品中精心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29件作品,全部按照在普拉多的展品真实尺寸,精细复制的形式呈现在龙华中路地铁站。真“走心”!上海市民可足不出沪,在地铁站欣赏到文艺复兴至19世纪末期的欧洲艺术作品。具有代表作品有格列柯的《以手扪胸的骑士》,委拉斯开兹的《宫娥》,以及戈雅的《穿衣的玛哈》,等等。</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普拉多博物館,建于18世纪,位于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Prado)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网图)</p> <p class="ql-block">网图</p> <p class="ql-block">作者:丢勒 《自画像》 1498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达·芬奇工作者。 《蒙娜丽莎》1503年一1519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乔吉姆·帕蒂尼尔 《卡戎穿越冥河》1520年一1524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马里纳斯·凡·雷莫斯维勒 《税史与他的妻子》1539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埃尔·格列河《以手扪胸的骑士》约1580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提香《查理五世仕米尔堡之战中》1548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阿隆索·桑切斯·科埃洛 《伊莎贝尔·克拉拉·尤金尼亚和卡特琳娜·米凯拉公主》1575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老杨·勃鲁盖尔与鲁木斯 《视觉》1617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雅各布·乔登斯 《画家一家》1621年一1622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萊因 《友第德在赫罗弗尼斯的宴会上》1634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胡安·凡·德·哈曼·伊·里昂 《静物:洋蓟、鲜花和玻璃容器》1627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鲁本斯 《神话人物和村民的舞蹈》1630年一1635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迭戈·委拉斯开兹 《醉汉们》,又名《巴克斯的胜利》1628年一1629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迭戈·委拉斯开兹 《搶林》又名《布雷达的投降》1635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迭戈·委拉斯开兹《战神》约1638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迭戈·委拉斯开兹 《宫娥》1656年。《宫娥》是世界三大名画之一,其它为《蒙娜丽沙》和《夜巡》。</p> <p class="ql-block">作者:迭戈·委拉斯开兹 《纺织女工》,又名《阿剌克涅的寓言》约1655一1660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弗朗西斯科·德·戈雅《阳伞》1777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弗朗西斯科·德·戈雅《飘雪》,又名《冬》1786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弗朗西斯科·德·戈雅《穿衣的玛哈》1800年一1808年 (注:玛哈是指当時西班牙社交场中对名媛淑女的一种通称)</p> <p class="ql-block">戈雅原先的作品是《裸体的玛哈》,由于引起当時社会极大的反响,顶着压力,他又给玛哈穿上了衣服。如今在普拉多博物館里,《穿衣的玛哈》旁就是《裸体的玛哈》。(网图)</p> <p class="ql-block">作者:弗德理科·马德拉素 《艾玛利亚·德·亚诺·多特雷斯,毕尔奇斯《伯爵夫人》1853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卡洛斯·德·阿埃斯《欧罗巴山的曼科尔沃运河》1876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劳伦斯·阿尔马·塔德玛《庞贝风光》又名《休憩》1836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朗西斯科·德·戈雅《半陷没的狗》约1820年一1823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罗莎·博纳尔《熙德》1879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安东尼奥·莫罗《玛丽·都铎,英國女王,費利㐽二世的第二任妻子》1554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阿隆索·桑切斯·科埃洛《唐卡洛斯王子》1555年一1559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克拉拉·㐽持斯《桌上的布、盐罐、鍍金高脚杯、派、壶、装有橄榄的瓷碟以及燒野禽》1611年。</p><p class="ql-block">这是和我们最有关系的一幅作品,当時西班牙上流社会以拥有中國的瓷器为荣。我想普拉多也够走心,选了这幅作品,使我们的关系穿越到四百年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放大的清花瓷盆。1611年我们是明朝,那時已是海上霸主西班牙人(当時英國还是小弟)在墨西哥发现了世界级大銀矿,在此后的100多年里,从南美洲带走了一万七干吨白銀,并将三分之一都用來购买中國的瓷器、絲绸、茶叶等商品,真是贸易打造的世界。大量西班牙、墨西哥的銀币成为我國明清時期的流通货币。从而使明、清成为缺銀的“銀本位”王朝。</p> <p class="ql-block">作者:弗朗西斯科·德·苏尔巴朗《静物》1650年</p> <p class="ql-block">每一作品都聚焦着她背后的故事而留存,并成为時代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普拉多國家博物館首次以此形式在中國举办展览。在近600平方米的地铁站内,在这个“车站美术館”有种仿佛身处普拉多博物館长廊一般。使地铁车站成为“可阅读、有温度、有情怀”的场所。拥抱文化,也是魔都发展的基因。我是大年三十下午三点去约会了普拉多,观众不多,也没什么菅理人员,人们自律又自在,融入在这共公空间里的艺术景观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