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啦!来啦!”“欢迎!欢迎!”“天哪……”6月12日,在沈北新区锡伯族广场,10队秧歌队依次排开,夹道欢迎东场村舞龙队入场。当看到“老龙”的身影时,现场观众和秧歌队员立刻沸腾了起来,大家喊着、跳着、舞着,似乎无论哪个词语和动作都无法表达他们此刻激动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大家如此激动、期待、骄傲的,是他们的“老龙”——“东场青龙”,也叫“蒲青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北新区正良街道蒲河南岸东场村的舞龙技艺,成型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东北辽河流域,以中原龙图腾为基准,融入辽河流域满、蒙游猎元素,庄重中带有野性、活泼,又不失威严,颇具东北地域性特色。现在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对东场老村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东场老龙,那些儿童时期乃至青年时期最火热、最沸腾的瞬间,仿佛都是随着那条青龙上下翻飞,直到皱纹渐深、两鬓斑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起源,全村人的心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老人们回忆,过去每年腊月农闲之时,东场村的庄稼汉们变身民间艺人,用竹片、麻绳等简单材料扎龙骨架,用绸、布做龙衣,因为受染料的限制,龙衣以青色为主色调,故称青蒲龙。无论是庆祝沈阳解放、 194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重要历史瞬间,还是每年国庆、春节、端午,老东场村都扎过龙,舞过龙,在老人们看来,这些都承载着他们最美好的记忆。他们也一直认为,他们的青龙会在村里年轻人的手中,一代代传承。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东场村的好事是一个接一个,2006年,东场村全部征地动迁,村民都住上了高楼大厦,2019年,全村45岁以上的人又都有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但东场青龙却在无声无息中,逐渐成了老人们心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0年停摆,3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享受了幸福生活之后,东场村人开始怀念他们的老龙。正良街道民丰社区党委书记唐晓慧走访中得知,辖区住着几位原东场村老人,其中一位直至去世一直心愿未了,那就是村里原来逢年过节都舞的青龙一直没能舞起来。很快东场社区党委书记李忠臣也得知了此事,今年3月初,他带领几位原东场村村民找到了正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雪莲,表达了要把停舞30年的青蒲龙重新舞起来,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也期待村里的舞龙技艺得到传承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追溯,百岁老龙复苏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机会总是等待有缘人。此时胡雪莲也在默默进行村落历史文化考证、整理和利用。在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李仲元先生的指导下,胡雪莲找到了东场村保存完整的李氏族谱,发现东场村村史可追溯到360年前,通过老人们的记忆可追溯东场青龙至少有120年历史,也有人说超过了300年,胡雪莲仍然在查找地方志、辽河文化史迹等资料,希望能确定老龙最早出现的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胡雪莲起草了《正良街道关于东场村青蒲龙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及时向区委、街道党工委做了汇报。时隔20天,她再次走进村里,向村民们通报了青蒲龙恢复的可行性,居民们欢呼雀跃。村里很快成立了舞龙协会,召唤能人筹集资金,当村里后生郎仁和、高春、田华光,提着口袋把资金送到村里,老人们更有信心了。随后民丰社区把党员活动室腾出来作为舞龙协会的工作间,在党旗下,老把式、老艺人们大展身手,卯足了劲扎龙。随后,村里组成舞龙队,组建了鼓乐班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男女老少把手里的其他事儿都放下了,忙得不亦乐乎。老把式林玉山一边烤着竹片,一边说:“还好我们这些老人还都在,70多岁的人还有,还能把这龙扎起来,玩起来,如果这些人都没了,那青龙就再也舞不起来了。”大爷韩明远把家里菜刀拿出来削竹篾,刀刃卷边带回家,老伴说:“没事,这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必须支持!”老把式李忠平不能来现场,老伴准时来顶上。遗憾去世老把式的老伴刘阿姨来了,她说:“我老伴生前就想做这个事,替他来看看。”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轻人只要有空就往家里跑,向老爸讨教扎龙、舞龙、吹唢呐、打鼓的技巧,老妈在旁边溜缝,说他爸年轻时那才叫一个威风。一时间吵架拌嘴的没了、抢车位的少了,村民们自己都感到惊奇,舞龙的“魔力”咋这么大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舞起来,沉睡30年老龙再次腾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一个月的齐心努力后,拥有4条龙筋,300多个龙骨,长28米、共13个把位的青蒲龙制作完成。大家惊喜地发现,这条青蒲龙的龙衣竟然与正良街道的标识同色,由蓝、绿、橙、红四色绘成。老人们还用余料特意为孩子们扎了小龙。76岁的刘启东说:“让龙文化带带相传,把中国龙、东北龙都传下去。”为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身上更好的传承,大家还让辽宁传媒学院的师生们参与了进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辽宁传媒学院学生于惠然说,“第一次感受到这些大爷们对于舞龙文化的热爱,对舞龙文化的执着,我们也会将老人身上的这种文化带到校园中传承下去。”辽宁传媒学院网络新媒体专业学生高嵩说:“第一次见证了老龙诞生的全过程,我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发展传承,在网络平台上让“东场青龙”发扬光大,再次腾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扎龙完毕就是舞龙。为了教年轻人舞龙,东场村每天都像过年一样,舞龙队伍里老艺人带着辽宁传媒学院的学生,父亲带着儿子,儿子带着自己的儿子,孩子们在小广场上兴奋地呼喊:“耍龙啦!耍龙啦!”阿姨们身着艳丽的服装,浪起了大秧歌,龙套秧歌就这样成了。</p> <p class="ql-block">兴奋,阔别30多年的老龙回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端午节来了,排练成熟的舞龙队伍决定好好亮亮相。因为吉祥、热闹、好寓意,过去东场老龙表演一直是整个正良地区人们追随观赏的大戏。为此,怀念东场老龙的可不仅仅是东场村人。听说6月12日,东场老龙要表演,附近村的秧歌队主动前来捧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舞龙队当天准备充分,60人齐上阵。13把式的舞龙队需要60人,仅仅舞龙队员就要3套人马,舞龙头的更是需要4个人不断交换,因为每人至多舞10分钟就会满头大汗很难坚持了。龙头林有新今年65岁,他的爷爷90多岁去世,据他爷爷介绍,他太爷年轻时就是龙头,因此,他认为东场村人从骨子里就有舞龙的基因。76岁的刘启东也是龙头,他从三四岁开始看龙,十几岁就开始舞龙,他说:“过去村里舞龙,德高望重者舞龙头或演龙球,身强力壮中坚力量舞龙身,整个演出的过程都配以民间的古乐唢呐。”当天的舞龙队员,最大的76岁,最小的26岁。26岁的于涛舞第5、6、7、8位,他说:“我们的老龙跟市面上大多的只有龙皮,没龙骨的龙不同,因为有骨架,所以很沉,舞起来不容易,但看起来好看,活灵活现。”老把式张平说:“通常舞龙是一伙,秧歌是一伙,舞龙的给摆出龙门阵,秧歌来了,龙门阵领进门,龙套秧歌,那叫一个好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天,附近的10支秧歌队卖力表演,舞龙队伴随着秧歌的节奏,摆出了各种造型,风调雨顺、二龙戏珠、翻江倒海、龙盘柱、八方进宝,一招一式都是传承,举手投足都是亲情。老龙不再仅停留在老人的回忆中,也绽放在了新时代的春风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