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组织:东街小学五(3)班家委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参与:东街小学五(3)班全体家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主持:张盛羽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分享:李思嘉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编辑:李思嘉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审核:张盛羽妈妈</span></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孩子的确幸福,可是阳光下的花朵们,也有着众多的烦恼。现在的父母的确辛苦,可是现代家庭的教育,仍存在着不少的误区。明智的父母,成就孩子的未来;错误的家教,耽误孩子的前途。为了使家长付出的心血得到积极的回报,更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家教误区,书中列举了生活与家庭中常见的误区,对它们逐一进行剖析,通过列举事例,透视原因,论证危害,说明道理,从不同的角度向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子方法!</p> <p class="ql-block">把丑话说在前头的恶果</p><p class="ql-block">1、向孩子传递了我不信任你的信号</p><p class="ql-block">2、打破了亲子之间的默契</p><p class="ql-block">3、它是一种负面期许</p> <p class="ql-block">父母都需要学会不说那些丑话,因为那些丑话经常是不经过大脑脱口而出的,父母在跟孩子说话前暂停一秒钟,把要说的话先过一下脑子想一想,你这么说到底有没有作用?作用是正还是负?</p> <p class="ql-block">鲁迅说孩子小的时候你不把他当人,长大以后他也做不了人。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自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怯懦,对幼小的孩子保持尊重,对犯错的孩子释放宽容,才是将孩子从错误和叛逆中拉回正途的捷径。</p> <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p> <p class="ql-block">带孩子旅游避开三个误区</p><p class="ql-block">1、目的性强</p><p class="ql-block">2、炫耀、跟风心理严重</p><p class="ql-block">3、不考虑孩子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无法跟着别人的脚步复制成功,对孩子而言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1、让孩子结伴同游</p><p class="ql-block">2、给孩子能自由支配的零花钱</p><p class="ql-block">3、穷游,让孩子感受到另一种旅游</p><p class="ql-block">4、选择合适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对孩子创造力的五个误解</p><p class="ql-block">1、创造力是天生的</p><p class="ql-block">2、创造力是和艺术有关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学艺术就能学会创造力,</p><p class="ql-block">4、在玩乐中培养创造力,而严肃认真会扼杀创造力,</p><p class="ql-block">5、创造力和知识无关。</p> <p class="ql-block">当教育开始有了标准答案离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便不远了,曾经听过一句话,好的教育是用50个方法教育一个孩子,而不是用一个方法教50个孩子,可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成了后者。</p> <p class="ql-block">在孩子的世界里,天空可以是粉色,向日葵可以是方形,猫和老鼠可以是好朋友,但是在标准答案里这些通通都是错的。</p> <p class="ql-block">标准答案,经常把孩子的想象力打入冷宫,当我们把孩子当成生产线上的产品来培养成品,花色统一固然和谐美观,却失去了本该有的百花齐放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教育若不能因材施教孩子最终会失去姓名只剩下统一代号。</p> <p class="ql-block">孩子偷拿钱向父母传递什么</p><p class="ql-block">1、孩子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p><p class="ql-block">2、孩子需要钱和小朋友维系感情</p><p class="ql-block">3、孩子不认为从家里拿钱是偷</p> <p class="ql-block">1、别给孩子贴上偷的标签,</p><p class="ql-block">2、教会孩子认钱,</p><p class="ql-block">3、给孩子一些零花钱,</p><p class="ql-block">4、尊重孩子的喜好,</p><p class="ql-block">5、让孩子了解钱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谁熄灭了孩子学习的小马达</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如何丧失的</p> <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的母亲压着孩子的头,让他拼命的学习,逼他多考点分,表面上孩子看似努力,而实际上却像一块被牵引的浮木,只知道方向在哪里,却不知道为何要去那里。</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做一件事只是遵循别人的意愿,在强迫和打压下被迫接受时,他多半不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填鸭式,压迫式的教育,看似把孩子的脑袋塞满了知识,事实上却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的目标和重点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正视孩子的个体差异</p> <p class="ql-block">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过得辛苦,孩子就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学生。</p> <p class="ql-block">家教误区造就了一批心灵受创伤的孩子,也造就了一批同样受创伤的父母——爸爸妈妈们分享自己小家庭中的家教误区,自我反省,及时改正,给孩子们树立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