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历时二个月反复折腾,终于落坐在侯机楼咖啡厅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疫情期间貴宾休息室关闭,航空公司送了每位50元消费卡,我们点了餐食和咖啡,</span>等待着航班起飞。此刻,我激动的心情仍未平复,回味着几十天来的点点滴滴,也许是因为太久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也许这巳经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我们似乎正在逾越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从“病毒共存世界”到“病毒清零世界”的跨越。</p> <p class="ql-block">由于1月飞机上染疫人数超标,悉尼至上海航班被中国民航管理局溶断(停飞)4周,2月16日恢复飞行后,我们又开始关注上海发布每天的境外输入公告,以及中国民航官网和网络信息,了解飞机染疫和航班动态。不过我们巳经不再焦虑,不再为逃离疫区而烦恼,我们只是因思念亲友,因久别故土而希望尽快成行。</p> <p class="ql-block">2月以来,悉尼疫情快速回落并趋于平稳,住院和重症下降了百分之七十,关键是经历了疫情大爆发的洗礼,人们的心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现在每天呈报的阳性人数还有1万左右,但澳州巳经免隔离全境开放,生活和工作也巳经恢复常态,政府放开了所有限制,取消了密切接触的概念,对疫情采取自我管理模式,非必要情况下人们已不再去检测站检测了。</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年轻人,似乎都忽略了病毒🦠的存在,走在街上戴口罩的人少了,眼下感染人群中,呈现大量的轻症与无症状者,这就让人们有了疫情🦠即将结束的幻觉。民众很快习惯了使用自测试剂,真就如同测量体温管理感冒一般。媒体对疫情的报道也越来越少,病毒🦠在人们心中的恐惧阴影正在慢慢消退。</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开始忙碌起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享受当下,享受来自不易的自由时光,也许生怕好日子持续不了多久。每到周末您又能见到:喧闹的酒吧高朋满座,久违的团聚欢声笑语。虽然有很多专家解读疫情,但谁也说不清楚这里的疫情是怎么消退的?是病毒变异正在弱化?是疫苗接种抗体增强?还是人们意识巳经麻木了呢?</p> <p class="ql-block">看到街上人头攒动,看到歺馆顾客迎门,我们也羡慕过、也心动过,也想融入到自由安祥的社区中,无奈我们是即将回国的尴尬一族,不被病毒🦠感染,是回国起程的前提(一旦被感染,要获得大使馆的通行码会非常困难)。我们无心贪恋别人的生活,施打加强针保护自己,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出行,为我们将要跨越两个世界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次偶尔的网上浏览,我们在“小红书”发现了同航班乘客的微信群。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们提前打开了回上海的起程模式,虽然微信群里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群体的力量真的很大,每天讨论和传递的信息很多,几乎解决了所有临行前的疑惑。这样的旅行体验,也只有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才能遇见。</p> <p class="ql-block">为保障此次旅途安全,需要考虑登机前、飞行过程中、下飞机至酒店的途中、以及隔离酒店内,等等一系列环境的防护,我们准备了许多额外的防护用品,有防护服、防护面罩、护目镜、若干N95口罩、若干一次性手套、100毫升以下喷雾消毒液、免手洗液、酒精棉片、书写笔,网上有介绍要用成人纸尿裤,我实在受不了也就免了。</p> <p class="ql-block">起飞前7天,航空公司发来了邮件,通知疫情期间登机的注意事项,预示我们乘坐的这一航班可以顺利成行了。通知要求乘客,提前7天开始每天测体温,填写“健康防护检测和承诺书”,这操作有点过于形式化,好在也是提醒乘客注意防范。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折腾,总算确认了起程的日子,没想到又有不好的消息传来。</p> <p class="ql-block">悉尼这边总算消停了,可上海那边因隔离酒店交叉感染病毒外泄,引起大面积社区传播,全市中小学都停课了。好友们纷纷来电,劝我们延期返沪,我们也曾犹豫过,实在考虑到此次成行太不容易了,我们权衡再三,还是决定继续我们的归期。也许是因为在“病毒共存世界”里呆久了,有三针辉瑞疫苗傍身,我们不太担心被感染,我们只是怕因交叉感染后,而被延长隔离时间。</p> <p class="ql-block">起飞前2天,我们有些紧张和激动,天还没亮就起床了,我们巳经捱到了起程前的最后关头,这一关很重要,去往中国大使馆认可有资质的机构,做<span style="font-size: 18px;">PCR+N蛋白的静脉抽血检测,</span>在悉尼这样的机构并不多,我们选择出报告最快的机场检测点,只需2-5个小时出报告,隔夜在网上填写信息和缴费,一大早便来到机场。</p> <p class="ql-block">检测点很宽敞,工作人员很多,完全不用排队,做检测的小姐姐态度非常好,招呼我坐下、查验护照和核对信息,抬头轻轻捅了一下鼻腔,基本没有什么感觉,只是静脉抽血水平稍稍有点牵强,大约十分钟左右我们便离开了机场。接下来便是耐心等待,也许是因为有过太多的不顺利,那个过程有些忐忑。</p> <p class="ql-block">出乎我们的意料,午餐时分就收到了Pcr和IgM邮件报告,显示阴性!这一关算是顺利通过了。我们打开微信“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小程序,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6份文件:护照、Pcr和IgM报告、疫苗接种证明、签证信息(VEVO)、机票行程单,递交申请后感觉安心了很多。未曾想,半小时后微信“服务通知”显示复核通过,一切都太顺利了,我有种似乎不太真实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上海的疫情扩散才几天,防疫措施的变化也太快了,如今搞得我们都快成了惊弓之鸟。今天有消息称:自3月21日起国际航班暂停进入上海机场6周。很快就票务代理发贴,悉尼飞上海的航班将会改飞至昆明,虽然未经官方证实,能赶在最后一天进入上海,我们巳经感到很幸运了。遗憾的是,也就是这几天,上海的隔离酒店不再提供快递和外卖送餐服务了,好心情一下子全没了。</p> <p class="ql-block">临行当日,在我关门打算离家的那一瞬间,我有些惆怅,这一别也未知什么时候可以再次打开它……?或许是因为对沉寂久远旅行的渴望,那别离的酸楚刚刚泛起,很快便退去了。当车子临近机场,我的心情又开始激动起来,三年了!那冲动和复杂的情绪中,还夹杂着一丝苦涩和无奈,因为我知道这趟旅途的风险与艰辛。我们足足提前了5个小时到达机场。</p> <p class="ql-block">登机前还需再做一次Pcr检测(不用排队),一大早,检测站巳来了不少睡眼惺忪的同胞,我相信此时此刻我们心情是相通的,检测站出报告的效率很高,不到一小时就收到了。值机柜台是提前3小时开始办理,需要先查验防疫健康绿码、当天的Pcr阴性报告,和个人填写的“健康防疫承诺书”,然后排队更换登机牌。</p> <p class="ql-block">广播里响起准备登机的信息,我这才从沉醉在回忆中清醒,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二个小时就过去了。我急忙拿起手机扫描指尖服务二维码(值机柜台领取的),在小程序china customs中填写信息,获取登机前最后一个二维码。关上手机前,我随意浏览了一下当地疫情通报:悉尼今日30402例新增阳性。乖乖!我隐约又萌生了一丝逃离的念头,快步朝登机口走去……。</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乘坐没有机上服务的航班,存放干粮和瓶装水的餐盒就放在座位旁,全程不提供热食,不提供毛毯。体验下来也没有什么可以服务的需求,最难熬的是全程戴口罩没法睡觉、要在近距离无法防范的人群里做好防护,或许只能什么都不做,把自己裹得严实一点,巳经完全失去了旅行的乐趣,只有人累心也累。</p> <p class="ql-block">经历10小时的飞行,身心俱疲的我们终于到了上海。大约等待了20分钟机舱门才打开,入关检疫并非网上说得那么离谱(因为要经过多次扫码,需要腾出一只手拿手机,不宜有太多随身行李)。先领取核算检测单子(签下名字),然后依次通过体温测量设备,再去做核算检测,接下来沿途交检测单,最后出海关。整个流程耗时大约40分钟左右。</p> <p class="ql-block">入关后需扫码在手机上填写信息,获取“机场旅客入境信息二维码”,随后前往隔离酒店联系服务点,侯机楼内隔出很多区域,沿途指引很清晰(分别指示本市和外省旅客登记点),我们在静安服务点登记后,坐着等待接驳去酒店的大巴,那段时间特别长,到达上海宾馆时,我们巳经精疲力尽了。</p> <p class="ql-block">接待我们的是驻酒店防疫医生,告知一些防疫要求,让我们签署隔离健康观察告知书、承诺书等材料,同时加入隔离微信群。有关入住手续我们事先就做过攻略,随即提交悉尼家庭医生开具的证明,提出夫妻同住一间房的请求(隔离酒店原则上每人一间,如果有疾病或需照顾,需要医生证明方可),经防疫医生认可并办理简单手续,我们才办理入住登记。</p> <p class="ql-block">虽然刚经历过24小时旅途劳累,我们也只是眯了一会,一大早就起床了,也许是听到了熟悉的城市旋律,闻到了亲切的家乡味道,也许是紧绷的情绪还未能放松。上午收到不少感同深受的问候,这才知道上海疫情防控再度升级,全市正进行网格化核算筛查,亲友们也在接受48小时的封闭管理,本以为我们成功的完成了跨越,来到故乡、来到这“清零的世界”,无奈这里也不平静。</p> <p class="ql-block">隔离5天了,不能外卖不能出门,我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虽然回到了我们熟悉的环境、来到记忆中的上海宾馆,却丝毫没有住酒店那份宾至如归的温暖,陈旧破败的设施,难以下咽的饭菜,就连电话那边的声音都是冷冷的,我们心心念念记挂着上海,而这座城市很诚实的告诉我,在这非常时期这里不想见到你。</p> <p class="ql-block">当居委会举着防疫大棒砸向我们时(要废除14+7后7天居家隔离),我重新认识了基层权力的威严,那气势那语调高高在上,那权力完全凌驾于政策之上。在这生我养我的城市,昔日的温馨不再,我们不能如期回家了。我们觉得很无助、很无奈,我竟然发现自己无从申辨,因为我们来自“病毒共存的世界”,或许巳被归类为不受欢迎的族群。</p> <p class="ql-block">我凝望着窗外,延安路高架上车辆稀疏,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不见了车水马龙的繁华、不见了熙熙攘攘的温馨。我有些伤感,疫情带来的伤痕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眼前、在我们的心中、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突然质疑自己,也许我们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回来上海,也许我们不应该经历这千辛万苦的跨越。我有些后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3月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