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古称瑷珲,是黑龙江省地级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东南与伊春市、绥化市接壤,西南与齐齐哈尔市毗邻,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北部与大兴安岭地区相连。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黑河市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地活动,形成本地古代土著民族的基础。清朝康熙为了抵抗沙俄的侵略,于1683年12月在黑龙江左岸旧瑷珲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1685年迁至江右岸新瑷珲城(今爱辉区爱辉镇)。1690年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县城),瑷珲副都统留守瑷珲新城,全市多归其统辖。民国年间全市大部分地区为黑河道尹公署管辖。1933年1月25日,日本侵略者占领黑河,1934年12月1日成立伪黑河省。1945年8月黑河解放。1993年2月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黑河市(地级)至今。<br>黑河北疆重镇地处中俄边境,曾是无数仁人志士赴苏俄学习革命、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红色通道”,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治军事活动中心,曾是全国解放较早地区之一、支援全国解放的大后方。这里的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印记、红色血脉赓续传承。黑河市列入黑龙江省名录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46处,予以简述。 1、爱辉区<br><br><div>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br>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幸福乡的上二公村,原是民国时黑河绅商姚万财的老宅。姚氏是瑷珲名族,清初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大军戍边来到瑷珲,雅克萨之战后驻守边疆,至今已三百三十余年。这座老房子在东北和黑河的党史、革命斗争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1945年11月初,中央从延安派出以王肃为首的共产党干部到黑河开展工作,12中旬,王肃将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迁到该旧址。1946年1月上、中旬在该旧址秘密发展了张泉山等第一批党员。1946年1月下旬,土匪杨青山部袭击上二公司令部,司令部警卫连经过激战,取得了上二公司令部保卫战的胜利。1946年1月末,司令部迁出该旧址。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黑河建党建政建军的历程,在这里发展了黑河建政后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 黑河人民自治军司令部旧址1993年6月30日被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1月28日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div> 卡伦山抗俄战迹地遗址<br>位于黑河市区南17.5公里的四嘉子乡卡伦山村,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遗址所处地势是黑河市至爱辉镇间的丘陵,南侧紧邻黑龙江,北侧为卡伦山山坡,遗址现被卡伦山村叠压,整个村子位于遗址之中。1900年7月,沙俄出兵进攻中国东北地区。8月2日派兵渡过黑龙江,强占黑河屯,向爱辉城进攻。3日,战斗首先在前哨防线卡伦山展开。我守军顽强战斗面对数千敌人,大部分壮烈牺牲。4日,万余名俄军分三路扑向爱辉。副都统凤翔率3000清兵,在义和团张拳师所部拳民的协助下,拼死抗击俄军。1981年,当时的爱辉县人民政府在卡伦山松林中竖立了“卡伦山抗俄遗址”木制标牌,以志纪念。1993年被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遗址是爱辉各族人民为保卫国家抗击沙俄的历史纪念。 匡安岭抗俄战绩地<br>北大岭抗俄战场遗址<br>1900年8月10日,清军退守距爱辉40公里的二龙山匡安岭,据险设伏,使沙俄马队、炮兵陷入沼泽,在短兵相接后毙伤敌一部。8月11日,清军在北大岭继续顽强作战,得到张拳师的200名团民和鄂伦春族的500马队密切配合。年已60岁的副都统凤翔亲临前线,跃马挥戈,多次冲入敌阵,终因受伤过重,“呕血数升而死”。8月16日,北大岭失守。匡安岭、北大岭抗俄遗址是黑龙江爱国军民英勇抗击沙俄侵略军的历史见证。现被定为黑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无图片)<div><br></div><div>后欢洞王肃烈士殉难地<br>位于爱辉区爱辉镇后欢洞村西100米,占地面积121平方米。现殉难地有一座长2米、宽1米、高1米的大理石纪念碑,碑的正面书写“王肃烈士殉难地”七个大字。背面书写“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二日中共黑河地区中心县工委(地委)书记、黑河军分区司令员王肃同志去北安开会返回黑河途中遭土匪袭击不幸牺牲于此地,终年三十二岁。中共黑河地委、黑河市委员会,一九八六年六月。”该纪念碑是1986年6月王肃烈士牺牲40周年之际,中共黑河地委、黑河市委员会在王肃牺牲地所立,以使广大群众缅怀革命先辈。<br></div><div>作为中国共产党在黑河的第一任领导人,王肃同志为黑河地区建党、建军、建政立下了不朽功勋。为了永远纪念王肃同志,黑河海兰公园改名为王肃公园,公园内有王肃烈士墓和塑像;王肃同志任司令员时的军分区司令部所在的大街改为王肃大街;王肃遇难地附近的一座小桥,被命名为王肃桥。<br></div> 黑河烈士陵园<br>位于黑河市南郊黑嫩公路2.5公里处。<br>1949年5月,为缅怀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黑河专署在黑河南门外修建烈士纪念塔后,陆续将62茔烈士墓迁入该地,并命名为黑河烈士陵园。1950年9月18日建成。1982年黑河行署对纪念塔进行修葺。1992年黑河行署将该陵园迁移到现址,亦将62茔烈士墓迁移至此安葬。2010年黑河市民政局对黑河烈士陵园进行修葺,并更名为烈士公园。在原塔北面修建新纪念碑,并修缮烈士墓、扩建广场。新烈士纪念塔座北朝南,塔高20米,正面正中刻有横排墨底金字“死难烈士万岁”,塔身正面中央刻“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碑”十四个金字,塔的上方嵌有一枚党徽,塔顶为红色五角星。2011年6月24日,黑河市委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碑落成仪式。纪念碑西侧为烈士墓地,烈士墓地周围植有苍松翠柏。<br>2007年6月,黑河烈士陵园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西岗子镇苏联烈士纪念碑<br>“八·一五”光复的一个星期前,苏联红军乘船渡过黑龙江,在黑河登岸挥兵直奔爱辉和西岗子两地,由于黑河的日军事先已全部撤到西岗子集结,其总兵力达到五千多,再加上坚固的工事防守,这里发生了一场恶战。 苏联红军烈士塔<br>地址:爱辉区西岗子镇西岗子村西北。 黑河烈士塔 黑河王肃墓 2、北安市<br>中共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旧址<br>位于北安市龙江路逸园西侧,是一幢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灰色二层楼房,始建于194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东北光复。10月15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派王堃骋、陈大凡等19人来到北安,成立了黑龙江省工作委员会。11月,范式人、赵德尊、杨英杰等人陆续到达北安,省政府也正式成立,王鹤寿任省委书记,陈大凡任省政府主席,范式人任副书记,杨英杰为副主席。赵德尊任组织部长,王堃骋任宣传部长,这是我党在东北接管政权后建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完整的独立政权,也是在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完整省份,陈云、蔡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生活、工作、战斗在这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迹。1988年,北安市政府就将省委、省政府办公旧址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被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龙江日报社旧址<br>位于北安市交通路十二道街东北,面积1900平方米。是较为典型的日式楼房建筑,二层砖木结构。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不久,我党接管了报社,更名为黑龙江日报社,侯野锋任社长,章子冈、张向凌任副社长。1945年12月1日,《黑龙江日报》的创刊号《时事新闻》正式出版,从此揭开了我省新闻史上新的一页。1949年5月,黑龙江与嫩江两省合并,报社随之迁往齐齐哈尔。<br>黑龙江日报社旧址为我省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闻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里诞生了我省第一张党报,也是我党第一次公开同北满人民见面的报纸。北安市在黑龙江日报社旧址基础上,建北安市博物馆,并在博物馆里专门设立一个黑龙江日报社陈列室,以纪念这段特殊的历史。 北安市庆华军工遗址<br>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乌裕尔大街1号,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是依托原庆华工具厂历史遗存建立的军工遗址类景区,已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br>庆华军工遗址是我国最大的冲锋枪厂原址。它的前身是张作霖于1921年在沈阳创建的东三省兵工厂。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党中央作出决定,将沈阳兵工厂枪所搬迁到黑龙江省北安市原东北军政大学校址。1951年6 月,命名为“国营六二六厂”,第二厂名为庆华工具厂。共计生产枪支9006116支,可装备八百个师,为我国国防作出了巨大贡献。 冰趟子战迹地遗址<br>位于北安市通北林业局红星森林经营所(原名冰趟子经营所)东南20余里的山谷中。1936年11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部西征到通北时遇日伪军前阻后追。赵尚志率部到达冰趟子地方,利用天然有利地形,伏击尾追的敌人。700多名日伪军被诱入毫无隐蔽点的冰趟子,经过一整天激战,共毙伤日伪军300余名,其中日军指挥官7名,缴获一挺九二式重机枪和其他大批武器弹药。<br>为了纪念这场战斗,2004年冬,抗联老战士李敏受陈雷、王明贵两位同志的委托,到冰趟子战迹遗址处立下石碑,石碑上面镌刻“辉煌战绩百世传扬”八个大字。2010年6月,冰趟子战迹地遗址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黑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抗日联军八道林子后方基地<br>位于今北安市通北镇境内,当时是人迹罕见的小兴安岭原始森林.,是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第一次西征和1938年第二次西征建立起来的后方基地和北满抗日斗争后期的指挥中心.,在东北抗日联军北满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满省委、抗联指挥部许多重要会议,以及省委主要负责人、抗联指挥员的会议都是在八道林子召开的。<br>1940年6月,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在朝阳山密营遭敌人破坏后,又转移到八道林子,驻扎在八道林子山区及白皮营、南北河等地。总指挥部的指挥系统和物资保障设施如总指挥部、教导队、电台室、军需处以及医院、被服厂、物资储备库等都设在此处,附近还驻有部队。<br> 2010年6月,东北抗联八道林子、南北河后方基地遗址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黑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白皮营指挥中心遗址<br>位于黑河市通北林业局前进林场境内。<br>白皮营是东北抗日联军三、六军于1938年9月~1938年12月两次西征建立起来的抗日后方基地和指挥所。1940年7月~1941年12月,白皮营是整编后第三路军指挥部和北满的临时省委指挥中心,是北满东北抗日联军的后方基地和指挥中心,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白皮营指挥中心遗址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黑河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安庆华文化宫<br> 1953年10月1日,全厂广大职工盼望已久的厂文化宫在国庆日胜利落成,朱德总司令亲自为庆华厂文化宫题字。庆华厂工人文化宫建筑面积3615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400人,成为全国工业企业工人文化生活的典范,黑龙江省的十大军工文化宫均比照庆华文化宫建设。 无名烈士墓地<br>位于北安市东北近郊。<br>该墓地是为了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公墓,占地16 960平方米。公墓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1座,无名烈士墓地标志1座,烈士墓碑13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49年10月1日建成,2003年10月修葺。纪念碑高6米,碑身正面书有碑文:“为解放战争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墓地内安葬着564位革命烈士,多数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其中只有37位已知姓名,其它527位均为无名烈士。2001年,北安市委、市政府立墓地标志石碑1座,正面书:“无名烈士墓地”;背面书:“中共北安市委员会北安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一年七月一日”。<br>2010年6月,北安无名烈士墓地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安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革命烈士纪念塔<br>位于黑河市北安市庆华工具厂厂区南侧的烈士陵园内。<br>1948年,地方政府为褒扬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由中共黑龙江省政府参议会会长于天放在工商界发起捐款,在县城东南隅(现北安市庆华厂南侧)修建烈士纪念塔一座。1949年8月1日正式举行揭幕仪式。烈士陵园原占地面积约10 000平方米,九十年代改扩建,现占地面积56 700余平方米,入口横额题为“烈士公园”。纪念塔塔基长25米,宽24米,高25.5米。纪念塔塔下有两组由低至高的台阶,四周广植松树、榆树,庄严肃穆,衬托出纪念塔的雄伟壮观。<br>2006年3月,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革命烈士纪念塔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纪念塔所在的北安市庆华烈士陵园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光烈士纪念碑<br>赵光(1922 — 1945)河北人,中共党员。15岁参加革命,后到延安抗大学习。1945年8月后,党派赵光来东北,任黑龙江省通北县政府秘书。12月19日国民党特务策动县保安大队叛乱,赵光在火车站被枪杀。<br>1946年3月,通北县人民请求修建赵光墓,并请通北小学校长梁凯撰写了碑文。清明节,人们在赵光站举行了赵光烈士遗体安放仪式,并在赵光牺牲地立了纪念碑(现北安市赵光镇)。1948年6月,通北机械农场纪念为开辟通北工作而牺牲的赵光同志,改名为赵光农场。1949年6月20日,中共通北县委和政府决定将通北车站改名为赵光车站。 东北工兵学校旧址<br> 人民军队第一所工兵学校,前身是东北军政大学的工兵大队,而再往前追溯,则是从延安炮兵学校工兵科演化来的。<br> 新成立的东北工兵学校1946年7月建校地址选在黑龙江省北安南大营。中旬,位于北安原日军一处营房驻地的工兵学校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此时学员队已扩编为四个大队,全校充实至500余人。工兵学校开设的科目主要有:架桥、筑城、爆破。架桥课主要内容为架浮桥、柱桥、门桥;筑城课内容为挖隐蔽部、交通壕、步兵和炮兵掩体;爆破课按各种工事分为炸桥、炸碉堡等。另外,还设置了埋雷和排雷等作业。工兵学校到1948年底,共训练四期学员1507人,他们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其后工兵学校又迁齐齐哈尔、吉林,建国前夕南迁长沙,先后易名中南军区工兵学校、高级工兵学校、工程兵学院。 革命屯抗日英烈纪念碑<br>位于黑河市北安市城郊乡革命屯(原名李殿芳屯)西北侧200米处。<br> 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屯周围方圆数十里低山丘陵、连绵起伏、沼泽纵横、地形复杂、人烟稀少。北满抗联主力部队西征后,这里是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经常活动的区域之一。1939年7月,中共北安中心县委在北安李殿芳屯成立,中心县委书记王永昌和李殿芳屯村民于万真(中共党员)组织发动爱国群众,以抗日积极分子为基础秘密发展抗日救国会会员15人,于万真担任会长。之后,在周边村屯陆续建立了抗日救国会组织。在中心县委领导下,以李殿芳屯为中心,抗日救国会会员积极为抗联筹措粮食、食盐、药品及其它生活必需品,有力地支援了北安及周边地区的抗日游击斗争。1940年10月31日,由于叛徒告密, 400多日伪军包围了李殿芳屯,抓捕了55名爱国群众。当天,敌人在屯中审讯,没有一人屈服。两天后,敌人把其中的33人押解到北安日本宪兵队继续审讯。最后,将24人投入哈尔滨监狱,分别判处十至十五年徒刑。服刑期间,14人死于狱中,10人抗战胜利后获释。<br> 1950年,中共中央老根据地慰问团到李殿芳屯慰问,赠送了毛主席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条幅。同时宣布,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李殿芳屯更名为革命屯。北安市政府为纪念此事件中牺牲的英烈建该纪念碑。1995年4月,革命屯抗日英烈纪念碑所在的革命屯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为黑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33年北黑铁路北安车站旧址<br>北安,位于哈尔滨、齐齐哈尔和黑河三角地带中心,是交通大通道和中转站。日寇把这里当做“最富饶,最重要的地区”,在伪满之初即着手修建北黑铁路,1933年1月1日北安火车站落成。北黑铁路1935年投入运营,连接了伪北安省的省会和伪黑河省的省会,全长302.9公里。<br>1945年8月日伪投降,当年11月,尽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共黑龙江省工委、黑龙江省军区和黑龙江日报社先后在北安成立,但北黑铁路却在苏联红军的军事管制下。这一年冬季黑龙江结冰后,苏联红军在江上修筑了临时铁路,将北黑铁路与苏联西伯利亚铁路联结在一起,每天都有四五列货车从中国内地往苏联运送“战利品”。<br>1946年4月,苏联红军撤离中国前,将北黑铁路全线拆除,将路轨、机车、车辆、钢制桥梁及车站和铁路沿线能拆卸、起运的一切设备全部运到苏联,只在北安留下了一座日本当年建造的日式车站小楼。<br>直到1963年5月,北黑铁路重建工程开工,铺设到了北安至龙镇间63.5公里线路。复建通车于1989年9月,线路全长303公里。 3、嫩江市<br>霍龙门大捷战迹地遗址<br>位于今黑河市嫩江市霍龙门乡北岗村。<br> 1940年10月,抗联第三支队为解决部队越冬装备和补充给养,由朝阳山出发直插霍龙门。支队长王明贵率先头部队在工人帮助下,了解到日伪军驻军情况。10月13日入夜后,部队迅速包围了驻军营地和火车站。兵营里的日军向外冲了几次,都被打了回去。火车站内的日军和伪军抵抗一阵后,看到抗联部队已冲到大门口,料难固守,便仓皇逃窜,有的被击毙,有年被俘获。作战历时90分钟,第三支队控制了霍龙门,打开日军仓库,战士都换上了日军装备,补充马匹和弹药,用畜力大车装运一车战利品,剩余物资分给当地群众,房屋设施和带不走的物资全数烧毁。此次作战第三支队投入兵力80余人,俘敌20余人,缴获步枪120支、马200匹、弹药千余发、伪币7 000元及粮食、被服若干。<br> 1988年10月30日,嫩江县政府为纪念霍龙门大捷战役,在霍龙门乡南街村北的战役原址立纪念碑。正面书“霍龙门战绩纪念碑”。<br>1995年4月,霍龙门大捷战迹地遗址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塔溪战绩纪念碑<br>位于黑河市嫩江县塔溪乡塔溪村南。<br> 1933年至1944年,塔溪村曾先后驻扎伪满洲国军、混成15旅、伪军骑兵21团、伪步兵18团。1940年5月,抗联第三支队连续袭击日伪军,积极配合中共龙北特委和讷河县委开展群众工作,广泛宣传和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国斗争。5月21日深夜,王明贵、王钧率抗联第三支队出其不意地包围了四站(塔溪)南大营,向伪满洲国军发起进攻,经过短时间战斗,毙伤敌军7人,俘敌32人,缴获步枪27支、马2匹和弹药若干。为纪念此次战斗,嫩江县政府于1989年在原址建塔溪战绩纪念碑。2007年6月,塔溪战绩纪念碑所在的塔溪战迹纪念地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卧都河战绩纪念碑<br>位于黑河市嫩江县星火镇卧都河林场西2千米处。该纪念碑是嫩江县人民政府为纪念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在卧都河一带的战绩,于1988年所立。<br>1941年6月29日,抗联三支队袭击了驻嫩江八站的伪黑河省国境警察队,毙敌5人,缴枪13支,子弹1800发,战马10匹,服装军备品13套,毙日本兵数名。战斗后,三支队迅速到达山神府(今爱辉区罕达气镇锦河农场206队驻地)一带,对修建山神府到黑河公路的劳工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缴获了日军帐蓬。三支队击败“讨伐队”,缴获40多支枪,取得胜利。 科洛革命烈士墓<br>位于黑河嫩江县科洛镇科洛村黑嫩公路45公里处北侧150米一山岗地南坡,距科洛镇约2公里,东西北三面有10余株松树耸立,墓地有纪念碑,20个砖混结构的墓穴。碑身正面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背面有铭文。科洛革命烈士墓及纪念碑修建于2000年,这里安葬着1946年12月7日在石头沟与土匪作战英勇牺牲的东北民主联军某部二团四连骑兵连长孙振怀、排长张质文等20位烈士。 柏根里日伪时期火车站旧址<br>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联兴乡境内嫩北农场现柏根里车站北约30米,遗址四周树木环绕,杂草丛生,现遗留原火车站水泥地基,呈长方形,高为50公分,地基长16米,宽8.5米。无其他建筑设施。该车站解放后拆除,在其南建现在的火车站。 塔溪南大营营盘遗址<br>位于黑河市嫩江县塔溪乡塔溪村南200米,北紧邻嫩黑公路。遗址四面环山,距离嫩江县城90公里,遗址现南半部为耕地,北半部为居民住房,北距嫩黑公里20米,南300米为一圆山和一片松树林。遗址中间部分有些高出地表土堆,遗址内未见原建筑,只在地表见有散落碎砖。七十年代,原南大营建筑被拆除。南大营1933年到1944年,曾先后驻扎伪满洲国军、伪满洲国军混成十五旅、伪军骑兵二十一团、伪步兵十八团。<br> 夜袭塔溪南大营战斗发生于1940年5月21日深夜,王明贵、王钧率抗联三支队出其不意地包围了四站南大营,向伪满洲国军发起进攻,经过短时间战斗,毙伤敌军六、七人,俘敌32人,缴获步枪27支、马2匹和弹药若干。(无图片)<div><br></div><div>科洛河大桥<br>位于黑河市嫩江县科洛镇科洛村东南200米处,是1934年日伪时期所建。为县内最早的永久性公路大桥,使用至今;解放战争期间,因战争破坏和年久失修,桥涵坍塌,1951年,县人民政府动员大批民工进行整修。<br>科洛河大桥由8个桥墩所支撑,桥墩下部用铁板围成,桥由水泥钢筋灌注,大桥为偏东西走向,下面为科洛河,大桥两侧为水泥栏杆,桥面宽5米,全长171米,桥墩高5.1米,桥墩间距10米,南北宽6.9米。<br>在戎马倥偬的抗联年代,蜿蜒流淌的科洛河曾留下了抗联老战士陈雷的诗《科洛河上遇战友》:<br>“进兵朝阳旅春华,草木峥嵘阅军家。<br>隔河相逢恨臂短,中流共筏笑语哗。<br>漫览江葱萋两岸,时摘野菜选新芽。<br>科洛源头当饮马,且随流水去天涯。”<br></div> 嫩江市列入黑龙江省名录的还有:新合村水台子、军垦住宅旧址。<br><br><div>4、逊克县<br>李英格列烈士纪念碑<br>是逊克县人民为纪念鄂伦春族抗联战士李保格列和李桂下布父子壮烈牺牲、其弟弟李英格列李氏家族英勇抗日的英雄事迹而修建。当年鄂伦春李氏家族积极投身抗日斗争,在黑河地区掀起了一场爱国救亡、抗击日寇的热潮。<br>1995年4月,李英格列纪念碑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为黑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div> 顾延龄烈士遇难地<br>位于逊克县逊河镇镇中心南护江堤北侧。纪念碑修建处是顾延龄烈士遇难地点,烈士碑上面书写“顾延龄烈士遇难地”。碑的背面书写“顾延龄河北省阜平县人,1915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12月任逊克县首任县长,同年12月22日被害,时年30岁。” 苏联红军烈士陵园 逊克县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纪念塔 5、五大连池市<div><br>朝阳山抗联第三路军密营遗址<br>位于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原德都县)东北60千米的朝阳山乡境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北满省委机关的驻地、东北抗联三路军的成立地和总指挥部的所在地,是当时我党领导和指挥北满地区军民进行抗日斗争的领导、指挥中心。1938年6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五师在军长赵尚志的领导下,深入到朝阳山地区,建立了第三军后方基地。1939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朝阳山为抗联第三路军的总指挥部。抗联在这里先后建立了医院、修械所、被服厂、军政干校等后方机关。1940年7月19日,日伪军骑兵“讨伐队”袭击朝阳山密营,密营被敌人破坏。<br>1992年,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抗联密营遗址被德都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区;1993年7月,被黑河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月31日,被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11日,被黑河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r>2019年10月7日,朝阳山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密营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div> 青山公园烈士纪念碑 七英雄纪念陵园<br><br>青春如梦,岁月如歌。一九七六年三月十三日,由格球山农场窜来的山火扑向尾山农场的六队。五分场二连的知青们手持最原始的工具冲向火场,形势十分严重,旷古的荒野植被复杂,蒿草一人多高,远处是千亩森林,后面是生产队的粮仓。杨淑云摔着棉衣与烈火搏斗,身上被烧着一大片,被战友拽出火海扑灭身上的火后,又冲进了火海。大火将杨淑云等七名女知青被吞噬在火海。1976年7月,尾山农场为杨淑云、檀文芳、施宝慧、李桂芬、汪贵珠、朱慧丽、朱慧娟等七名救火牺牲的知青,在付出年轻生命的小洪山上,竖起了七英雄纪念碑。1976年8月5日,中共黑龙江省委授予杨淑云等7名女知青“英雄战士”的光荣称号。此后,《解放军日报》《文汇报》和省报陆续刊发文章报道七英雄的事迹。黑龙江日报的标题是“英雄的战士 火红的青春”。 长庚抗日救国会旧址<br>位于五大连池市太平乡长庚村,伪满时期是只有20几户人家的小屯子。早在西征抗联部队到达德都县(今五大连池市)地区的1938年冬,在冯治纲、张瑞麟、王钧所率抗联部队的宣传组织下,成立由十八人组成的抗日救国会,领导人是尹振甲和史凤,在建会三年多的时间里,这里变成了抗联部队的“小后方”。抗日救国会成员和广大爱国同胞给予抗联部队极大支援,1939年5月,抗联三路军在朝阳山整编后,三、九支队经常在老道窝棚屯一带活动,每次都得到救国会支援的粮食、被子、毛巾以及现金等。据史料记载,仅1940年冬三屯一次就提供救国基金450元(一元相当于人民币10.80元左右)衣物26件、还有粉条、冻猪肉、冻豆腐等生活用品,秘密运往朝阳山后方根据地。在掩护伤员和支援作战方面,也做出过重大贡献。1940年秋,一位叫李兴汉的抗联战士负了伤,在腰张家屯张姓救国会员家养伤三个多月,直到年底才痊愈,白天把伤员藏在苞米秸堆里,晚上才敢回到屋里睡觉。等李兴汉要归队时,张家两口子还杀了一口肥猪庆祝。 境内列入省名录的还有:龙镇苏联红军纪念碑、东风村战备山洞、石碑山抗联遗址3处。<br><br>6、孙吴县<br>曙光战备地下碉堡<br>位于孙吴县辰清镇曙光村东南,我六十年代末驻军某部修建。 7、五大连池风景区<br>露营战斗遗址 以上为黑河市入选黑龙江省名录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择要简述,名录编号为501—546.<br>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br> 在黑龙江省十三个地级市54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绝大部分是东北抗联的遗址遗迹,战绩地纪念地。其承载的独特历史内涵,充分反映了黑龙江作为中国北方民族母亲河所拥有的辉煌历史和饱受摧残的屈辱历程,体现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回眸中华民族抗俄抗日的不屈历史,无论是边陲儿女抗击外敌、保家卫国的英雄史诗,还是中华民族备受欺凌、遭受屠戮的屈辱篇章,都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作用。 编后记:<br> 我从2021年12月26日始,以《黑龙江省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为索引,广泛收集查询有关资料,至2022年1月15日在美篇平台上编辑发布了省内伊春市、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简介。2022年春节过后,从2月15日至2月27日陆续编辑发布了鸡西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鹤岗市、绥化市、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择要简述,至此将黑龙江省十三个地级市54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中的大部分进行了初步的记述。这些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大地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黑龙江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黑龙江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党带领黑龙江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回顾我退休前所在单位黑龙江省安装工程公司作为省级国有施工企业,六十多年来,施工安装足迹遍及黑龙江大地,各施工所在地留下了当年东北抗联英烈与日寇浴血拼杀的历史遗迹。我曾于2021年10月在美篇平台发布了2篇题为《昔日东北抗联浴血杀敌光复白山黑水,今朝龙江安装挥汗拼搏建设绿色家园——龙江安装人的东北抗联情结》的文章。这次较为系统地记述省内各地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算是上两篇文章的继续。也是完成了我所参加的哈尔滨市东北抗联艺术团的团长赵桂琴交给我的一项任务。赵桂琴团长是革命后代,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东北抗联艺术团是在著名的东北抗联老战士李敏生前亲切关怀下组建的,李敏生前曾为赵桂琴团长题词“弘扬抗联文化,传承英雄精神”,赵桂琴团长谨记在心,视为己任,认真践行。2021年哈尔滨的疫情防控使得团队不能进行正常的排练演出,赵团长对我说:“齐大哥,您写写东北抗联文化的文章,咱们要用多种形式宣传弘扬抗联精神”。这是我编辑上述文章的初衷。文章发布后,几天内每篇阅读量上千至数千人次,使我十分感动,为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尽了一点绵薄之力,使我感到欣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