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美留在了人间

华姐

把美与爱留在人间 直至永恒 <p class="ql-block">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1993年因病去逝,享年63岁。</p> <p class="ql-block">  赫本从小喜爱绘画,少年时代学习芭蕾舞,被誉为人间的天使,童话里的公主。1948年,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镜,开始了电影生涯。1953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她出演的多部舞台剧及影片获得托尼奖、艾美奖、格莱美奖等多个奖项,至今仍为荧屏经典。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p><p class="ql-block"> 晚年,赫本受邀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大使,为第三世界妇女儿童争取权益,她的足迹遍及世界5大洲,把自己献给了人道主义事业。联合国在总部为她树立起一座塑像,命名为“奥黛丽精神”,她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人。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p> <p class="ql-block">  艺术家王亚伟先生说:“创作奥黛丽·赫本的初衷就是因为美!轮廓,肢体,气质乃至心灵无与伦比的美好!”基于雕塑的形式选了一张她的照片,并非常自信做赫本就是信手拈来之事。当人物慢慢成形时却完全不像赫本本人,又在大海一般的图库里寻找更加真实的赫本照,继续创作,结果依然“不像”!</p> <p class="ql-block">  于是他请教了一些老师,其中一个观点:赫本是在大荧幕的灵动中,而雕塑在静止中,所以雕塑语言已经滞后,没有荧幕那样鲜活!王老师几乎想退缩放弃,但又不甘心!平复心绪,他决定从头再来!这回不是从赫本的外在形象开始,而是从了解她的一生,在不停的查阅资料,分享很多专家对她生平的解析。</p> <p class="ql-block">  突然王老师被她生命中出现的一个重要人物而深深打动,他与赫本那无法描摹之绚丽无比的友谊,一路他们彼此成就走向各自人生的辉煌,陪伴赫本最后的时光并成为赫本葬礼的抬棺人。这个人就是时尚缔造者:纪梵希!王老师决定不再只是作赫本本人,应做在时尚帝国中的赫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赫本,纪梵希曾经这样说过“我真是喜欢她,就像妹妹一样,我们的友谊在岁月中增长,我们自身也在一起成长,我们之间永远不会有不悦和矛盾,我非常欣赏赫本的时尚品味,她喜欢简约主义,她与其他的电影明星是这么不同。”</span></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赫本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旅,并且凭借《罗马假日》获得了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颁奖礼上的礼服white floral Givenchy dress ,就是纪梵希的设计。而纪梵希则因为赫本身穿他所设计的服装出现在影片《龙凤配》中,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纪梵希与赫本的首次合作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赫本将纪梵希服饰的古典,优雅展示的淋漓尽致,纪梵希也让赫本拥有了最能展现自己优雅气质的服饰。</p> <p class="ql-block">  赫本曾说:“是纪梵希创造了我。”纪梵希与赫本之间相互成全,他们之间的情感也早已经超越爱情,他们在这个世间留下了最伟大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枚“超越世间的情感并彼此愉悦了生命”的艺术麦朵尔。正面图案艺术家选用了一张并不清晰但却很好的呈现了奥黛丽·赫本芭蕾舞者气质上的优雅、高贵和美丽的姿态所创作。</p> <p class="ql-block">  背面主题表达的是赫本与纪梵希在自己事业上的辉煌及彼此成全,采用了两个重要元素:奥斯卡小金人和纪梵希的Logo。雕塑语言在两个形象上分别呈现凹与凸互补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  奥黛丽·赫本被誉为美丽的化身,性情温和所散发出的甜美微笑,她与纪梵希的心灵契合,拥有彼此的深厚友谊。</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王亚伟先生创作这件作品时,倾注了心中的爱,并将这种爱用雕塑的语言镌刻出来。</p> <p class="ql-block">  艺术家把对作品的爱被镌刻在麦朵尔上,金属的光影折射使她的魅力更加独特感人。</p> <p class="ql-block">  奥黛丽•赫本把美留在了人间,王老师把对作品的爱镌刻在麦朵尔上。让这枚命名为《逾越•愉悦》的麦朵尔,将美与爱直至永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