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右江区六中

<p class="ql-block">  雨停了,天晴了!</p><p class="ql-block"> 2月26日18点,六中隔离点最后一批隔离人员共76人全部安全撤离六中。</p><p class="ql-block"> 回顾这十四天六中隔离点的工作,不由得让人想起《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描述的情景: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2日,六中隔离点指挥部一成立,百色市、右江区党委政府迅速派出得力干将入住六中隔离点,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夜以继日的工作。六中隔离点指挥部领导成员是:</span>点长陈朝云、黄毅勤,指挥长卢志机、黄日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天,黄日县校长立即召开在城区的教职工会议,细化分工,力争事事有人做,而且必须做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六中隔离点的所有工作人员把隔离人员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孩子、孕妇等特殊人员寄予特别照顾,每天有专门的老师一对一打电话嘘寒问暖,询问有什么诉求,及时给予帮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为新生儿提供温馨服务”成了六中隔离点每个工作人员心中的一件大事。隔离区内,医务人员每天悉心照管产妇婴儿;隔离区外,黄日县校长每天嘱咐后勤人员为产妇熬鸡汤;每天有专人与家长联系,关怀备至。大家齐心协力,为新生儿一家提供服务,新生儿及产妇需要的物品如婴儿澡盆、纸尿裤、电热扇等等源源不断送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六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都愿意为隔离人员之事竭尽全力。从2月12日起,点长陈朝云一直住在隔离点,夜晚睡在办公室里,守着电话,从来没有离开过隔离点。头几天一直忙着工作,基本没有合眼。其他领导也从早忙到凌晨一两点才得休息。隔离点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警察和值班老师都是二十四小时值班,随时为隔离人员服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劳生、卢起新两位老师都是95后青年,在家里,他们还是父母二十多岁的孩子。段汝凤、李桂芳两位宿管员上有老下有小,劳生更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但是在隔离前线,他们却犹如身披铠甲的勇士,冲在最前面。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强国有我” 、“抗疫有 我”的责任担当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彰显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为家乡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叫做理想社会。</span></p> <p class="ql-block">六中隔离点部分工作人员合影。大家脸上都露出欣慰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点长陈朝云、黄毅勤,指挥长卢志机在对接讨论撤离事宜。</p> <p class="ql-block">图为卢志机指挥长与德保县领导对接撤离工作。</p> <p class="ql-block">图为点长陈朝云在隔离点办公室14天的睡铺。</p> <p class="ql-block">六中的几位党员值班老师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站好隔离点的最后一班岗。</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半,四辆接送车到六中隔离点等候最后一批撤离人员。</p> <p class="ql-block">两位外围驻点医务工作者,从2月13日以来,一直住在学校医务室里,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今天,最后一批隔离者全部撤离,她们还在忙着整理材料。</p> <p class="ql-block">图为曾纯副校长与陈朝云点长在安排与落实剩余物资的清点封装。</p> <p class="ql-block">值班组滕夏、韦丽华、李美玲三位老师,是她们从早忙到下午三点才清点整理好剩下的防疫物资,装封好并且贴上标签。</p> <p class="ql-block">撤离的隔离者们迫不及待的等候上车。</p> <p class="ql-block">上车之前,志愿者对撤离人员逐一点名核实。</p> <p class="ql-block">每一部车,隔离者上车之前和上车之后志愿者都消毒一遍。人员撤离完后,整个隔离区消毒几遍,消毒完后取样化验。</p> <p class="ql-block">学校给每个隔离者分发两个储物袋,20个口罩,两个食品袋。</p> <p class="ql-block">隔离人员回家心情急切,中午,有些已经收好东西等待撤离。</p> <p class="ql-block">隔离人员撤离前把房间收拾打扫干净。</p> <p class="ql-block">年轻力壮的隔离人员自己搬行李。</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帮年老的隔离人员搬行李。</p> <p class="ql-block">外围保安人员,由柳州市公安局和右江区公安局干警负责。这14天,他们不分昼夜的守护着隔离点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最末一批解除隔离者3人的司机,来自田林的陈坤条,医务工作者来自田林县利周瑶族乡卫生院。</p> <p class="ql-block">站最后一班岗的部分六中教职工们。</p> <p class="ql-block">隔离点外围医疗组。</p> <p class="ql-block">六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夹道欢送医学观察者离开。“风雨之后见彩虹,欢送德保老乡平安回家。”“百色市右江区隔离安置点(学校)全体工作人员祝各位父老乡亲回家一路平安”。鲜红的横幅,诚挚的祝福语,是浓浓的鱼水情。</p> <p class="ql-block">市、区驻点领导与全体闭环工作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隔离点内环部分志愿者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18点整,最后一部班车徐徐开出。在隔离点内环工作了整整14天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兴奋跳起来——所有工作胜利结束!</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因此我们有了繁荣富强的祖国。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生命至上、健康第一,何尝不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本质呢?六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用十四天的工作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好的诠释了奉献精神的内涵。这就是《礼记》中说的“大道之行也”!</p>

隔离

六中

撤离

人员

工作人员

志愿者

陈朝云

医务

隔离区

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