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隰州 <p class="ql-block"> 隰县,曾用名隰州。据《太平寰宇记》载:以县南有龙泉,地湿,因名隰。隰县的历史沿革比较久远,人文资源丰富,是镶嵌在吕梁山南麓的一颗掌上明珠。这里有一马平川的黄土高原,有酥甜可口的黄色雪梨,有缠绵醇厚的午城酒香,有驰名中外的胜景小西天。当然,作为一座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曾经驻扎着一座闻名遐迩的学府——隰县师范,我们曾骄傲地称她为“隰师大”。隰县师范以优良的学风著称,为晋西南各县培养了大量的中师生。她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是学习成长的乐园,是锻造人格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从1986年至1989年,我在隰县师范八十二班读了三年,不仅全盘接受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同时还系统学习了音乐、绘画等方面的知识。虽然只有三年,却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里,既有成长的烦恼,也有青春的奔放;既有欢乐的歌声,也有悲伤的小调。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三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当我们惜别这座古城的时候,当我们挥手道别的时候,才感到一种沉甸甸的痛。</p><p class="ql-block"><br></p> 青春,是一首欢乐的歌 <p class="ql-block"> 初入学,来自不同县城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不同的方言,不同的容貌,不同的性格,近50个充满青春气息的少男少女相互打量着对方,努力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班主任是马鹏程老师,他是我们乡宁人,刚从隰县师范毕业,因为表现优秀,被留校任教。马老师中等身材,身体结实,嘴大,膀宽,单眼皮,说话有点咬舌。在接受完报到后,他给我们按照大小个和男女同桌的原则,给我们排了座位,新的学习生活就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新的班级,充满新奇,也充满快乐。记得刚入学不久,在第一节数学课前,教室门口忽然来了一个卖烤玉米的,同桌漂亮女生就出去买了一个,却不想刚啃了几口,上课铃响了,数学王老师一脸严肃地快步走上讲台,女生慌乱中竟然把剩下的玉米塞在我的抽屉里,我毫不知情,在从抽屉里拿作业本时,顺带把玉米抽出来了,滚到了前排的地下,数学老师用严厉的眼光看着我,让我好不尴尬。课后,想起这事,总让人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文艺晚会,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一个女孩被众人推到台前,只见她满脸通红,羞涩地说,我给大家唱一首“锅”,因方言原因把“歌”说成了“锅”,全班同学笑成了一片,欢乐的气息溢满了教室。</p> <p class="ql-block"> 语文老师刚从大学毕业,是一个充满朝气的英俊小伙,他白净的脸,浓黑的眉,说一口标准的流利的普通话。在课堂上,他教我们齐声朗读课文,还进行阅读和作文比赛,每次上课充满活力。记得在上《琵琶行》这课时,为了模仿“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情景,他拿了一个青花瓷碗放在讲桌上,把几颗豆子从高处依次落到碗里,那清脆悦耳的声音真的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深深地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p><p class="ql-block"> 数学王清顺老师比较威严,大家既尊敬他又害怕他。他不仅担任我们班的数学老师,还担任学校教导主任以及八十一班的班主任。他上课一般不喜欢提问,就是在黑板上进行板书验算,我们随着他的思维,随声附和,努力领会那深奥的数学逻辑。</p><p class="ql-block"> 音乐课,我们跟着老师识谱唱曲,了解了许多民歌,我学会了吹口琴,吹笛子,到毕业的时候,能用口琴演奏几十首歌曲,也由此奠定了我的最基本的乐理常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操是我们最痛苦的一件事,就在大家还在梦香中时,起床铃响了,体育老师吹着尖利的哨子,一个个宿舍叫门,大家慌乱起床,有时害怕迟到就衣衫不整地就跑到操场上了。一个班一个方队,点名,查人数,伴着口号跑步,铿锵的脚步声和震天的口号声彼此呼应,形成了一首欢乐的奋进曲。</p> <p class="ql-block"> 最有趣的是我们的生物老师,白净的脸,修长的手,洒脱的走路姿势,尤其是弹得一手好吉他。他见同学们口馋想吃肉了,就向学校申请买了几只鸡,在实验室教我们解剖学。在老师的示范下,有胆大的男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捏住鸡的胸腔,让鸡窒息而死,然后拿起解剖刀……总之,我们后来每人都尝了一点老师亲自做的炒鸡块,那鲜美的味道至今难忘。</p> <p class="ql-block"> 过元旦,学校不放假,要求师生一块包饺子,吃饺子。学校大灶负责整饺子馅和发放面粉。政治老师热情很高,主动要求和我们一块包饺子,她是山大政治系毕业的高材生,来学校支教的,她讲课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深得同学喜爱。我们在女生宿舍里支起案板,有和面的,有擀面片的,大多数女生则各显技能,用双手捏出一个个元宝形的饺子,大家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我们男生负责把包好的饺子拿到大灶去煮,大灶有两口大锅,通红的炉火,沸腾的开水,大家排队,一个班煮好捞出来另一个班去煮,忙而不乱。记得排在我们班前边的那个班级,把饺子下到锅里后,炉火不旺,大灶师傅说,你把炉火捅一下,再添一点炭块。那位男生心急火燎地拿上火棍就走到门外边去了,谁知,技术太差,竟然把炉瓷捅断了,一炉子炭火漏到炉坑里,煮饺子成了泡饺子,想起这事能让人笑几天。</p><p class="ql-block"><br></p> 友情,是一幅淡雅的画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忆那时的班级生活,总感觉一种纯真的情谊洋溢在你我之间,虽然有过摩擦,有过裂痕,有过矛盾,但是青春的胸怀总是能释然一切,即使有过争斗,雨过天晴,友谊照样存在。</p><p class="ql-block"> 那个清明节,正是春意盎然的时候,李忠义邀请我和李强去他家玩耍,他家在大宁县的农村,离隰县有五十多公里。我们借了两辆自行车,我一个人骑一辆,他俩骑一辆,就飞奔上路了。春风浩荡,群山吐翠,马路宽阔,心情顺畅。我们呼喊着口号,就这样一路飞驰,用了大约两个来小时就到了县城,然后又推着自行车走了五里的山路,终于到了他家。他家住的是土窑洞,父母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热情,善良,淳朴。晚上我们睡在他家的简陋的土炕上,互相拉着家常,疲劳感荡然无存。第二天还随同忠义父亲一块种土豆,记得那松软的土壤直接能埋到脚踝处,左脚刚拔出来右脚又陷进去了。我们用䦆头刨下小窝,然后把切成块的土豆分别放到里面,用脚把土埋平,忙了一上午。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能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农民的勤劳,农民的善良,至今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永智邀请我们帮他收秋,我们兴高采烈,一路相随,漫山遍野的酸枣成熟了,隐藏在密集的叶子中间,闪着红色的光,我们或蹲或趴,探入到酸枣刺中摘酸枣,摘一颗吃一颗,直吃到牙根发软。那玉米田大约有两亩,种植得很密,间距较小,玉米长得不是很高,玉米穗也不是很大。我们每人一把轻快的镢头,先把玉米全部砍倒,然后分别把玉米穗掰下来,干得热火朝天,酣畅淋漓。中午,我们吃到了隰县特有的蒸土豆,一人一碗,洒上辣椒粉和盐巴,捣碎了吃,味道淳绵香辣,说不上来的美。</p><p class="ql-block"> 我和宝庆还相随到过永和,观赏了沟沟畔畔的枣树,记平邀我们看了一部反映朝鲜人民空军战斗的电影,在李静家品尝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粽子。</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宿舍八个男生,课余时间有在外打篮球的,有两个人下象棋的,有单独在门口吹笛子的,也有悄悄出去约会的。记得那年快到年根底的时候,宿舍里的焦炭块烧得快没了,学校说不拉炭了,自己想办法。我们商量着想办法“搞”一点,于是晚上十二点以后到老师宿舍外的炭堆里去“借”,老师们大多数一家一个单间,外面的炭块堆得老高。奇怪,当我们悄悄到达他们的炭块跟前时,许多老师竟然在一个房间里拉家常,一个同学先扛起一个大的炭块,谁知他把剩下的炭块踩塌了,轰然一声,一个老师追出来,喊了句,谁!我们慌里慌张的一溜烟似地逃走了。</p><p class="ql-block"> 是的,回忆起那时的班级宿舍生活,想到我们在一起凝结成的那种纯美的友情,就像是欣赏一副淡墨的山水画,宁静,祥和,淡雅,一切美好的情感都蕴藏在其中。</p><p class="ql-block"><br></p> 追梦,是一条艰辛的路 <p class="ql-block"> 很喜欢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想一想,那是一种怎样的浪漫,怎样的一种心境。可惜,现实中的追梦远没有这样的舒坦。我原来是想上高中考大学的,这是我最坚定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在当时的家境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走毕业早挣钱早的中师之路。</p><p class="ql-block"> 进入八十二班以后,我发现,勤奋学习是大多数同学的共同特征。大家都经历过中考的磨砺,养成了勤奋学习的习惯。每天早读,大家都自觉到教室背诵语文、历史、政治,也有背诵现代诗词的。每天午饭后也有自觉到教室学习的,有的在练毛笔字,有的在写日记,还有的在钻研数学题。晚自习结束后,教室里留下来的人更多,每人点燃一支蜡烛,静静地坐在课桌前,自觉地学习。其实,当时能考上师范的学生都是本县学习出色的佼佼者,之所以没能上高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时常想,虽然当时的我们都没能上高中,但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激励我们前进的不绝动力。</p> <p class="ql-block"> 和平川县的学生相比,我们大山里的孩子的入学成绩都不占优势。班主任任命我担任团支部书记,少年轻狂,一腔热情,过分沉醉于各项事物,再加上本人智力平平,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竟然让数学挂了科,学校通知要补考。这让一向以优质生自居的我感觉到灰头土脸,无地自容,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次补考也彻底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它让我明白,学业成绩永远是衡量一个人水平高低的杠杆,学业水平差,再表现活跃也是白搭。有了那次沉痛的教训,我逐渐淡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开始把精力逐渐用到学习上,孤独的追梦之旅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 每天中午,我自觉到教室练习书法,或者自学一本陈旧的现代汉语词典,摘抄词语,记录语义。晚上上自习,苦苦钻研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尤其是数学,对于一些自己理解不了的试题,总是虚心向赵肖红请教,我不知道她的数学功底为什么那么好,不管多么难的试题,她略加思考就能理出思路,耐心给我讲解。</p><p class="ql-block"> 曾读过夸父逐日的故事,被他的精神和意志所折服。我的自学过程也是一条孤独之旅,在某个冬日,我拿上一本书,跨过那结冰的宽阔的小河,沿着还存有积雪的陡峭的山垣往上爬,纵横交错的沟沟梁梁就在我的周围,荒芜的杂草覆盖着裸露的黄红交错的土壤。在瘦如驼脊的山梁上走过,就到了一望无际的高原上,感觉到是那样的空旷,那样的壮阔。凛冽的寒风拂过面庞,柔和的阳光照着大地,远处有牧羊的老头,唱着当地的民谣,羊群如棉花一般散布于广袤的田野。在风中,我大声朗读,竭力记忆那些令人着迷的诗句,有时三五遍背不下来,气的把书摔在地下,踩上两脚,等一会又拾起来,苦笑一下,继续背诵。每每想起,总会哑然失笑。</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充足的阅读背诵时间,我将语文课本上所有的文言诗词背得滚瓜烂熟,历史书上最难记忆的时间和事件也能熟记于心,各科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曾得过年级第一名的殊荣,可惜,只有一次。毕业后,我依然保留了大声读书的习惯,在蜿蜒的小路上,我一个人一边散步一边背诵《鸿门宴》,村子里路过的人都好奇的望着我,说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怎么了,该不是魔怔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后来从乡下调到城里教书,面对有着近70人容量的班级,我可以激情澎湃,侃侃而谈,文言诗句张口就来,听课的老师说:厉害!厉害!这或许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吧!</p><p class="ql-block"><br></p> 分别,是一种无奈的痛 <p class="ql-block"> 三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寒来暑往,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结业考试是最难的一道关口,决不能有挂科,不然就得补考,补考如果还不及格就不能毕业,同时还要过普通话关,体育测试关,绘画关,音乐关。那段日子,大家都非常忙碌,一个个都拼着命的去学习,去钻研。晚自习后,在教室加班加点的人多了,周日间,在校门口小树林里背书的人多了。终于要考试了,天气已经炎热起来,紧张的气氛笼罩在班集体里。每一科考下来,有笑逐颜开的,有脸上阴云密布的,也有什么都不在乎的。考完了,随着成绩的逐渐揭晓,班里没有挂科的,大家都显得轻松起来,出操不再积极,跑操也是稀里哗啦,老师已经不大管了,那是一段悠闲自在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 随着离校的日子的逐渐来临,大家都开始了分别前的准备,每个人都买了留言本,互相交换着写留言,不管平日相处的是否融洽,留言本上都愿意写下相互珍惜相互祝福的话语,各种各样的字体,不同的惜别的话语占满了留言本的空间,一旦合上,就不愿意再打开,仿佛一打开所有的伤感就会铺面而来。其次是赠送礼物,买笔记本,买口琴,买钢笔等等,视交往深厚互相赠送。之后就是拍照留念,学校统一为班级学生照相,那是最隆重的一种仪式,女同学开始描眉涂唇,打扮得花枝招展,男同学也把头发梳了一遍又一遍,皮鞋擦了又擦,都想把人生最靓丽的倩影留在相框里。</p><p class="ql-block"> 同学之间也相互留影,相互赠送照片,校园的花池边,走廊上都有留影的情景。那时照相机还是奢侈品,大多数买不起,学校一个老师会照相,他成了学校里最忙的一个人,照相还得在他面前排队。</p> <p class="ql-block"> 离校的前一晚,我们都提前把铺盖捆好了,把书本和一切杂物都准备好,放在床板上。大家都没有睡意,相互拉着家常,离别的话已经说了一遍又一遍,没有再说的必要了,于是我们唱起了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p><p class="ql-block"> 太阳出来了,我们相互道别,面对相处了三年的好友,我有许多话涌上心头,比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想说“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但是噎了好长时间,什么也没说,只是相互挥挥手,分别登上了学校安排好的车辆。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校园的环境依旧,那些花都争先恐后地绽放着美丽,释放着芳香。忽然看见几个乡宁的女生哭着走上了车,原来是她们和班主任告别,登车时都哭了,车厢里很压抑,都不说话,好像空气也凝固了。</p><p class="ql-block"> 车辆缓缓驶出校园,踏上了柏油路,立即加速飞奔起来。一路上,不断有邻县的同学下车,车厢里逐渐宽松起来,空气不再那么沉重,我坐在司机旁边的机盖上,想着毕业后的新的人生路,心中不再那么惆怅,而是充满了新的期许。</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我和全平到了临汾的章保家里,章保打开一瓶老白酒,倒满三个茶杯,我们相互一碰,一饮而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