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坚果

青岛基督教堂是青岛一著名的宗教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内小山丘上,东邻美丽的信号山公园。教堂始建于1908年,解放后为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使用。1980年11月2日恢复礼拜活动。 教堂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br>它是一座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主要材料是花岗岩。钟楼高39.1米,在上面可以观看远处大海的景色,里面的礼堂宽敞明亮,能容纳1000多人,大厅高18米,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 该基督教堂原来是为德国人聚会礼拜的场所。 站在信号山上远眺基督教堂,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岛城建筑中,确实是独树一帜异常漂亮的德国古堡式建筑。 礼堂宽敞明亮,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装饰十分精美典雅,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圣之感,不愧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筑艺术的佳作。 礼拜堂面积429平方米,高18米,分两层,两侧有较低的边廊。内部顶棚为钢丝网水泥拱形吊顶,内廊柱柱身为粗短的红花岗岩,柱头为斗形青花岗岩,具拜占庭式建筑风格。 教堂屋架采用钢木结构三角形屋架,地面为暗红色雕花瓷砖铺地,制作、装饰细致。 教堂尽头有一圆形窗户,窗户前简单摆设着一个较大的十字架。 厅内前方正中设祭台,祭台正上方是彩色玻璃拼成的大幅耶稣画像,祭台右侧是拾级而上的大理石砌成的高出地面约1.5米的讲道台,祭台左侧是施洗用的大理石盆。这是教堂礼堂前面讲台上的布置情况,右边的五星红旗非常醒目。(2021年11月15日拍摄) 厅内前方正中设祭台,祭台正上方是十字架和彩色玻璃拼成的大幅画面。<br> 与其他教堂有所不同的是,教堂中的管风琴是摆放在进门处的二楼。二楼正中排放着的就是管风琴。 基督教堂的宗教活动非常活跃,每逢星期日,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纷纷来教堂聚会,伴着悠扬的钟声和优美的赞美诗,默默祈祷,聆听牧师宣讲福音。 该建筑为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位于沂水路、江苏路、平原路、龙口路等数条道路交汇处东南侧的台地上,是德占时期的精品建筑之一。 教堂前的广场平坦宽阔,四周绿树成荫,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西式建筑,更加衬托出教堂建筑的宏伟。照片左前方是一方石碑,刻有介绍基督教堂的碑文。 这是刻在花岗岩上基督教堂的中英文介绍。 由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建筑面积1297.51平方米(其中地下室130.33平方米),整个建筑与地形成功结合,平面呈巴西利卡式,长轴南北向布置,建筑主体由礼拜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 钟楼平面呈方形,总高39.16米,上部装两面时钟,内部有一大两小三口德制宏钟。建筑外墙为淡黄色带有波浪线划痕的粗灰泥抹面,粗条石檐口,粗犷的蘑菇石勒角,转角处用粗石包嵌。大厅屋面为红瓦坡顶,钟楼顶部为铜架承重,铜皮覆面,涂以深绿色。楼体由下而上逐渐缩小,加强了塔楼的高耸气势,绿色四楞曲线塔顶直逼蓝天,体现了宗教建筑的特征。 在堂区院内建有二层楼房两幢。一幢是该堂的附堂,一幢是传教士的住宅。从前面的二扇门就可以分别进入。 这是一层的进口处,从门旁的右边可以上楼参观。 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 这是现在一楼的陈列展览。 这是摆放在窗台上基督教堂的建筑模型。 现在窗台上也不见了基督教堂的模型,但镶嵌在墙体上的建筑年代还是清晰可见。 教堂于1908年4月19日始建,于1910年10月23日竣工,历时近两年半。这是镶嵌在此窗户下面的墙上的刻字。 这是上楼的楼梯 沿着岩丘的窄阶拾级而上,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br> 这是二层通往三层的楼梯。二楼地面的玻璃罩内陈列着和士谦的介绍。 <h1><b>和士谦 (1859-1937)</b><span style="font-size: 17px;">德国柏林传教会牧师。1898年,奉派来青传教并任教区负责人,先后在青及周边即墨、胶州等地建立传教站和教会学校。 1908至1911年,主持建造柏林传教会青岛基督教堂(今江苏路基督教堂)。1914年日德青岛之战爆发后,和其儿子参加“保卫青岛”的战斗,儿子被日军打死。1925年,原属柏林传教会的山东教区被美国信义会接管,其也加入该教会。1926年,离开青岛前往美国,一年后返回德国。</span></h1>  1929年重返青岛定居。曾写有大量著作,其中以日德青岛之战期间所写日记《被围困的青岛》最著名,该日记详细记述了战争情况,于1915年3月1日出版,同年即多次再版,发行量超过10万册。1937年在青病逝,按其遗愿,葬于青岛万国公墓德国著名汉学家花之安墓旁。<br> 这是在登上三层楼的楼梯后,才能观看到整个钟表机械传动的布局。 这是钟表的核心部分--即机芯部分,用大木箱子罩起来。 这套复杂的机械历经百年居然一点岁月的痕迹都没有,金属色泽还是光亮如新。“J.F.WEULE”和下方刻着的“BOCRENEM1909”依然十分清晰。( 年代是1909)<div>这是从机芯正面观看。</div> 这座钟包括30多个齿轮,每个齿轮平均三四天就要抹一次机油,以保证它正常运行。这是从左面观看,机芯后面是一面镜子,方便人们从后面看到机器运转情况。<br> 这是从机芯右面观看。 机械传动用齿轮和钢丝绳带动。 这边好似为了配重,使用了类似秤砣的圆钢。 钟楼上钟表的机械结构仍是原来的,历经100余年仍能可靠工作,准确报时。 从三楼机房往下看,还是挺深的。 基督教堂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风格凝重粗犷,线条清晰简练,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都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这是进入教堂礼堂内部的大门。 这是从西门进入教堂礼堂的第二道门正中间拍下的画面。 进入礼堂后,一眼便能看遍教堂,它没有天主教堂那样的富丽堂皇,内部布置的较为简单。 圣诞节是基督教最盛大的节日,在西方国家,圣诞节人们互赠礼物,举行欢宴。这一节日已逐渐为青岛人所接受。圣诞节期间,基督教堂人流如潮,热闹非凡。(2015年1月14日拍摄) 教堂大厅设3个出入口,西门由江苏路拾阶而上,从钟楼处入边廊,东门由礼拜堂北端入东面边廊。(照片左面是东门) 建筑风格凝重粗犷,线条清晰简练。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 礼拜堂后方为唱诗楼,装有管风琴,“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礼拜堂大厅排列着靠背与跪凳一体的长条凳,堂中窗户为彩色玻璃拼成的教会历史故事画面。堂内设施布局属信义宗的格调。 教堂侧面的玻璃上都绘有圣经上面的图画。 前面正好拍下了前来参观教堂的游客。 建筑外墙为淡黄色带有波浪线划痕的粗灰泥抹面,粗条石檐口,粗犷的蘑菇石勒角,转角处用粗石包嵌。大厅屋面为红瓦坡顶,钟楼顶部为铜架承重,铜皮覆面,涂以深绿色。楼体由下而上逐渐缩小,加强了塔楼的高耸气势,绿色四楞曲线塔顶直逼蓝天,体现了宗教建筑的特征。 这座独具特色的德国古堡式建筑,与岛城的建筑融合成一幅赏心悦目且多么美好的画面。 夜色中的基督教堂越发显得庄严宏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建筑一一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还是非常值得前来参观游览打卡的地方。<div>文字:网络/坚果</div><div>摄影:坚果</div><div>时间:2015年1月14日,2021年11月10日</div><div> </div><h1><b> 谢谢浏览观看</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