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每看到这张旧照片,都会情不自禁想起当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1975年的2月13日是大年初三。</p><p class="ql-block"> 早饭时,记不起是哥姐还是妈妈提议,兄妹五人去照一张相吧。</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初期,那是个解决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我们家的经济状况和中国大多数家庭一样,也是非常拮据,照相对我们而言也是很奢侈的一件事。一贯节俭的妈妈,可能是考虑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哥姐自1972年上山下乡后,兄妹五人很难聚在一起,所以这</span>一次照相留影真是难得母亲同意。</p><p class="ql-block"> 记得当时我们和母亲手里都端着还没有吃完饭的饭碗。妈妈站在炕上,一手拿着筷子,一手端着饭碗,用拿着筷子的那只手,指指点点,亲自为站在地上的我们布局摆阵。记得非常清楚,身为百货营业员的母亲,向来对服装搭配很在意,此时,更是用很有审美的眼光提出,帅气的哥哥要站在中间,穿着格衣服的我和二姐不能站一排,要和穿着一嘛色(那时还不知有净版这一说)的大姐三姐穿插开来。经妈这一摆布,很有艺术效果的画面就呈现在眼前了。</p><p class="ql-block"> 特喜欢照相的我,心里偷偷告诉自己,照相一定要笑,那笑到什么样最美,我就去跪在米箱上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着墙上挂着的大镜子反复习练,</span>为自己备上最美丽的笑容。到了照相馆,又去对着相馆墙上的镜子重新摆放好自己的五官,丝毫不敢移动,端着这笑容走到事先确定好的自己那个位置,等照相师傅那“咔擦”一声响毕后,才让紧绷的五官松弛下来。</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三,别人家也许还沉浸在“过大年”的气氛中,我们家却不同,一家人的生活、工作趋于正常。爸爸早早吃完饭已经去单位了。在商店上班的妈妈,也结束了2天半的春节假期、马上恢复节后商店的正常营业。上山下乡2年多的哥哥和大姐也在做着即将返回青年点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整整47年过去,风风雨雨,世事沧桑。期间,当年的七口之家,曾繁衍成让爸妈每每提起都笑得合不拢嘴的十七口“一大家”。再后来,爸妈相继离开我们,十七口人的大家庭又演变成24口人之家。没有父母健在,怎敢再称“一大家”。</p><p class="ql-block"> 兄妹五人,除了早年大学毕业的三姐离开家乡比较早外,余下兄妹四人,现如今,也是随各自子女分散定居三省四市,家乡不再有家人居住。兄妹五人再想聚在一起合影留念,应该也是难上加难的一件事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