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石斋随笔”的故事

凤城新诗集

<p class="ql-block">赖东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抱石斋随笔”自2002年1月2日在广电报开设以来,刘浏拼命地写,编辑认真地编,已连续刊载了近百篇文章。反响如何?时髦的词儿:OK!电视报在组织开展的一次读者评报活动中,编辑们从大批量的读者来信中拣出了一大撂涉及到“抱石斋随笔”的信件,刘浏一一阅读后,发现溢美之词不少,这说明广大读者还是关注和喜欢这个专栏的。刘浏私下也得到了一些信息:有不少读者拿到电视报先看“抱石斋随笔”这篇文章,而且是全家人传看;有不少读者去报摊买电视报先看有没有“抱石斋随笔”,没有不买;还有些长期阅读这个专栏的读者则把“抱石斋随笔”的文章剪下来装订成册,以便反复传看。这是不是有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呢?读者诸君看了下面的一串故事后,相信刘浏此话不谬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亮了》变成了“范文”。前年《天亮了》这篇文章刊登后,有位叫娅楠的女中学生从中摘了一大段写进自己的作文里,语文老师批改后,又把这一大段摘出来在课堂上当作“范文”来讲解。以往每堂课讲两篇范文,唯独这堂课反复讲这一大段:构思如何巧妙,立意如何新颖,语言如何美丽……放学后,这个女孩兴冲冲地跑回家,把“喜讯”告诉了她妈,结果她妈批评了她,还要领着女孩找我当面道歉。我闻讯急忙打电话告诉她妈:千万别难为孩子,抄就是学习,又不是拿去发表,应当鼓励孩子多抄写、多练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一定要读赖东进》引起了购书热。台湾青年赖东进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出生在一个乞丐家庭,父亲眼瞎,母亲智障,是他带领着十几个弟妹以讨饭求生。后来经过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确切地说是垂死挣扎),从一个乞丐变成了台湾的一位企业家(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他以自己的传奇人生写了一本《乞丐田仔》,拿到书后我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读完,深深地被他打动了,确切地讲是震惊了,动笔写出了《你一定要读赖东进》于2002年8月14日在石斋随笔”专栏发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发出后意犹未尽,还是有话想说,隔了7天之后又写了《你一定要读懂赖东进》,重点在“读懂”上着笔,探讨赖东进能够“活下来”的精神力量,于同月21日在”抱石斋随笔”专栏发表。这两篇文章见报后读者纷纷去新华书城和亚星桥新华书店购买此书,由于书店准备不足,所存此书不几天就销售一空,有几位读者订电话询问我在哪儿购此书,我又分别找了这两家书店的经理,他们直接与中国青年出版社联系购进此书,以应急需。</p><p class="ql-block">一条“红龙”卖了十万。《一条红龙十八万》这篇文章于2002年7月31日在“抱石斋随笔”发表后,慕名前往花鸟鱼市去看这条鱼的不少,坊子的一位岳姓读者乘车特地去观赏了一番,他在来信中说:“十八万,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它是一座大房子,它是一辆小轿车,但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有花上百万包二奶的,有用巨资去豪赌的……要的就是这种刺激,买的就是这种时尚。”事隔两周之后,我又去了那间卖鱼的门头,发现“红龙”不见了,店主说:其实那位买主来讨价还价多次了,红龙’见报后他说不能再等了,点上钱把鱼取走了。”我问:“卖了多少?”店主伸出一个拳头:“十万!"我追问:“谁买去了?”店主笑而不答。</p><p class="ql-block">《狗患六条》引发了一场讨论。这篇文章于2002年10月9日在“抱石斋随笔”发表后,笔者接连收到了很多电话,有的诉说同感,有的建议再写个续篇,来电话的多为老者。不久,在市区一个职工宿舍大院里开展了一场讨论,老友曲天文先生根据大家的议论,整理出一篇《刘浏走进百姓家》的短文;我把此文收进了“抱石斋随笔”第一集《人生风景》,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赘述。</p><p class="ql-block">一篇文章讲述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段人生经历,人生经历着风风雨雨,走过风雨之后前面就是一道彩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刘浏</p><p class="ql-block">日期:2003年12月10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