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有幸读了房超平老师的《思维第一全面提升学习力》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封皮上出示的学生常出现的十个问题,让我眼前一亮,第一感受就是这本书很接地气,有了细细品读的想法。 这本书一共有九个单元。书中所阐述的问题直指教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为我们提供许多可操作性的案例。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根源在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学着学着关上了学习的这扇“门”,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这种厌烦的时间节点不断地在提前。为什么会这样呢?导论部分一针见血的点出了本质是学习动力的问题。 <p class="ql-block">根据思维导学的整体思路,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尤其是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为每个学习任务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和挑战性三个层次的目标,从而使学习目标说得清、 看得见、摸得着,有层次、有挑战、有激励,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跳起来能够摘得到的“桃子",进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学习目标时有哪些误区哪?</p> <p class="ql-block">三层目标的设计,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挑战目标,在探究中达成比教师预定的、自己能力和水平更高的目标。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心理需求, 是学生的学习走向自主学习的必由之路。简洁朴实的语言为我们续写学习目标提供了模板。</p> 第二章规划精准的学习地图为我们提供包括课前、课中、课后在内的所有学习全过程,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引了方向。 思维导学提倡的是课前通过预习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完成相应的练习,自主解决大部分;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预习中发现的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课后教师不留作业。这样就要有高质量的预习策略,而现在的学生预习没效果,不会也不想预习,这本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通常我们都说熟能生巧,盲目地布置过量的机械性重复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样做真的有效果、有用吗?答案是否定的。怎样做才能让学习的“含金量”更高呢? <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曾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努力的将这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