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张学良故居花园北面于1918年-1922年建造了一幢三层罗马式楼房,为张作霖的"公署"。因该楼采用青砖建造,故称大青楼。它即是张氏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又是大帅府的核心。 </p><p class="ql-block"> 大青楼总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楼高37米,是当时奉天城的最高点之一。整体建筑富丽堂皇,外部立体浮雕造型生动、工艺精湛,内部主要房间的笔画装饰技艺独特,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大青楼堪称民国时期东北建筑的经典之作。为张作霖亲自指挥建造,具有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 二楼设有张作霖主政期间的第一会客厅,1929年至1931年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它成立于1929年1月,是东北地区最高行政决策机关,在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p><p class="ql-block"> 张学良办公室是张学良1928年至1931年间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励精图治,全身心地投入到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建设之中。当年,办公室张贴着他为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为使人们了解他的办公时间和地点,以便随时接待来访人员、听取汇报和了解民情,张学良特意在《奉天公报上长时间登载他的作息时间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楼正中是原来的第三会客厅,因有两只老虎标本陈列其中,故称"老虎厅"。它是张氏父子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以"阻挠新政,破坏统一"的罪名,下令将奉系元老杨宇霆、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在此处决,这就是震惊全国的杨常事件。通过杨常事件,张学良稳定了自己在东北的统治地位,老虎厅也因此威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大青楼一楼是会客场所,用作接待中外要员,商定军机大事之处;二、三楼是办公和居住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大青楼融办公与居住为一体,作为张氏父子两代主政东北时期的重要办公场所。 </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20-30年代,张氏帅府中曾发生过多起震惊中外的事件:张作霖在此成为“东北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大帅”身负重伤,死在帅府;张学良将军在这里宣布“东北易帜”、维护了祖国统一,并处决了杨宇霆和常荫槐。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这一建筑群,于1996年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作霖五夫人寿氏(名懿)天资丽质,聪明贤惠,又善交际,是张作霖夫人当中最得宠的一位,寿氏不仅经常随张作霖出外应酬,而且家里的内外事务、大事小情张作霖都交由她来掌管和处理。寿氏处事大度公道,把府内管理的井井有条,深得大家的信赖和赏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青楼建在大青楼的左前方,是张作霖专为五夫人而建。一楼西屋为客厅,东屋是卧室,二楼为张作霖几个较大的女儿居住。寿夫人嫁给张作霖后,生有四子。1928年黄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在此楼会客厅内弥留、谢世。</p><p class="ql-block"> 张氏帅府的内府就此游过。</p><p class="ql-block"> 外围建筑的边业银行导游没有介绍,但我出于对建筑的好奇只是留了两张照片,回来在资料上对照查找才知道它是边业银行! 边业银行原是北洋政府时期始建的一所地方性商业银行。成立于1919年,是由西北筹边使、皖系军阀徐树铮“以开发边疆,巩固国防为名,呈准当时的北京政府立案”而设立。后总行几经变址最后落在奉天成了张家的私人银行。1936年8月1日又迁至上海,1937年4月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被软禁,同年10月边业银行宣告停业,就此结束了它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赵一荻故居,位于大帅府东墙门不到百米处,俗称赵四小姐楼,因1929年至1931年赵一荻曾在此居住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赵一获1927年夏与张学良在舞会上相识,二人便产生暧昧之情。此后,赵四在不顾家人反对,在不计较任何名分的情况下毅然来到张学良身边。善良、贤惠、心胸宽阔的于凤至感念她的一片真情,力主将此楼买下并亲自装修。</p><p class="ql-block"> 1929年底,赵一荻即搬到此楼居住。赵四小姐楼距大帅府虽近在咫尺,但于凤至决不允许赵四小姐进入大帅府一步,就此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只能是隔墙相望,赵父也宣布与赵一荻脱离父女关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赵一荻父亲赵庆华:曾任清邮传部主事,民国国务院秘书,津浦、沪宁、广九等铁路局局长,交通部航政司司长,参议院议员。交通部次长,</span> 赵一荻也算是出身于名门。 </p><p class="ql-block"> 赵一荻故居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内设会客厅、舞厅、琴房、起居室、书房、办公室。整幢小楼装饰精美别致,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欧式雕塑廊柱,是中西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判十年徒刑,1947年,蒋介石六十寿辰之际,张少帅托人送给老蒋一块瑞士金表,提醒蒋时间到了,该放人了。不料老蒋回赠他一本1936年的旧日历,另送还赵四小姐一双拖鞋,意思是说:重翻老日历,继续拖下去,谁料这一拖就是半个多世纪!而自1928年赵一荻与张学良相识,直到她逝世,二人长相厮守七十二载,不可谓不是一段传奇!</p> <p class="ql-block"> 经张学良原配于凤至同意,63岁的张学良与52岁的赵一荻(当年的赵四小姐)于1964年7月4日在台北结婚。“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只生一子张闾琳。在美国长大的张闾琳成为航空专家,高级工程师。他的妻子是当年南天王陈济棠的侄女陈淑贞。如今的张闾琳年近九旬,也是个高寿之人。</p> <p class="ql-block"> 张学良与赵一荻依恋72年,从一对年轻气盛的恋人,恋到了黄昏,终于在张学良64岁,赵一荻52岁,1964那年7月4日等到了他们人生最幸福的时刻,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紧紧相依一直走到了生命的终点!</p><p class="ql-block"> 2000年6月22日赵一荻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88岁。年近百岁的张学良坐着轮椅守候床前紧握着她的双手两个多小时都不肯松开,最后深情地望着她口中念叨着“她死了”。那顶赵一荻亲手给他织的毛线帽他经常戴在头上,至今还陈列在张学良文化园里。</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先生于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101岁。按生前遗愿,遗体安葬在檀香山神殿之谷纪念陵园,他与已过世的夫人赵一荻同处安葬。他们就这样共同走完了传奇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 西院红楼是张学良主政后,鉴于张氏帅府已有建筑不敷使用,遂决定将其父所修的西院卫队营部、两套四合院及网球场拆除,在此基础上修建红楼群,即后人所说的“少帅府”。</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