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刘树云 摄影:刘树云</p> <p class="ql-block"> 怀安镇向北二十里处,有一个非常普通的村庄,叫北黄家窑。这里不是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却有着大量的窑洞建筑遗存,堪称窑洞博物馆,然而却很少为人所知。</p> <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二十四日,我和小荣驾车路经此地,被大量的无人居住的窑洞所吸引,于是停车观摩拍照。站在高处向一望,只见一条沟壑横贯南北。平缓的坡上布满了一家又一家的窑洞,高低错落,随地势起伏,足有近百户,十分壮观。这些窑洞大部分大部分朝向正南,也有朝向西南的。窑洞四周的院墙大部分已经颓圮,部分窗户已经没有了,只剩下黑黢黢的一孔孔窑洞。初春的风摇曳着枯黄的草和枯瘦的树木,发出“唰——唰——”的声响,一只很大的野鸡从草丛里“扑棱棱”飞起,更显荒凉寂静。</p> <p class="ql-block">我们两人顺着沟坡寻找小路,拨开一丛丛齐胸高芨芨草,脚下踏着残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一所院落。院墙和门楼早已不在,院子里满是枯黄的芨芨草在风中摇曳。一株杏树已经枯死,树皮黑黢黢的,树干皲裂,枝丫伸向天空。四孔窑洞,门窗还算齐全,先前刷的油漆早已褪成了灰白色。窗下留有猫道和鸡窝 。走进窑洞西屋,锅台还在,炕上还有芦席。墙上挂着美女挂历,挂历中的美女笑意盈盈。东屋的门楣是还有春联横批,写的是“精打细算”“银河初渡”。看来这间窑洞是婚房。写春联的人是个文化人,否则不会写出“银河初渡”的词语来。我能想象,这户人家,西屋住着公公婆婆,东屋儿子儿媳,一家子其乐融融。日子过得紧巴,精打细算,但也不失幸福。猫卧在温暖的炕头睡觉,狗摇着尾巴跟随着主人,母鸡待在鸡窝里等待产蛋,门外的黑头白唇小毛驴在啃着青草……想见农家往日的热闹。杏树结果多多,象征着多子多福。这户人家搬走,一定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院落就交给了自然,芨芨草就成了这里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走出这家,下到沟底 ,沿着“之”字行的小路到了另一家。这一家的院落比较完整,门楼保存完好。两扇大木门,锁门的铁门铧还在。进入到院子里,院子里长满了胳膊粗的榆树。正房的几孔窑洞早已残破不堪 ,东西厢房却保存的完好。十字形和菱形块窗棂格显得很有韵味。地上散乱地摆放着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西厢房里是几口大缸。我猜想这户人家比较殷实,可能是个做买卖的。院落从布局来看,主人生活上还是有讲究的。</p> <p class="ql-block"> 出来再向高处走 ,一处长满蒿草空地上孤零零地立着一口孔窑洞,没有后墙,能从当中穿过,就像凯旋门似的,这是大自然的幽默吧!</p> <p class="ql-block"> 站在沟沿向西北一望,高高低低的窑洞仿佛一只只黑色的眼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又像诉说着什么。</p> <p class="ql-block">想想在那艰苦的年代,老百姓能有几孔窑洞住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因为那时要盖房几乎是不可想象事情。砖瓦、木料都是很奇缺的。于是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黄土夯墙,把柴草和黄土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和成泥,做成扇面一样的泥砖,请来工匠师傅碹窑,于是一孔孔的窑洞诞生了,是黄土地给了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所,繁衍生息之地。窑洞里出生的人就是“土生土长”这个词语最好的解释。现在这里的村民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混结构的瓦房,这些废弃窑洞成了农村生活变迁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 我想致敬那些民间碹窑的工匠,是他们让窑洞在民间建筑史上呈现出一抹靓丽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我想致敬那些曾经为百姓遮风挡雨提供温暖的窑洞!</p><p class="ql-block"> 我想致敬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们,他们一辈子不离开这里,就因为他们深深地爱恋这黄土地!</p><p class="ql-block"> 北黄家窑的窑洞 ,是一部农村建筑发展的历史,更是旧式民居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在离开北黄家窑的时候我突然有一个想法,对这么多废弃的窑洞略加修缮,把它变成真正窑洞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保护它!因为了解过去,我们才能热爱现在,才能走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