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沽源 17

雷锋

沽源县,隶属河北省张家口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东与承德市丰宁县接壤,南与赤城县、崇礼县连接,西与张北县、康保县毗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为界, 全县总面积3654平方千米,属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 <br><br>新石器时代,沽源县开始有人类居住。1961年5月,和张北分开,恢复沽源县,治所平定堡,仍属河北省张家口专区。1970年,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1982年改称张家口地区行政公署,沽源县属之。<br><br>新石器时代,沽源县开始有人类居住。据距沽源县城偏东7.3里的平定堡乡梁东细石器遗址出土的部分石器表明,距今大约6000年以前,人类祖先已涉足沽源这一广阔地带。<br><br>夏、商、周,被称为鬼方之地,鬼方即戎狄,周称猃狁,殷谓鬼方。<br><br>春秋战国,沽源属燕国北境地。<br><br>秦代,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推行郡县制度,沽源隶属上谷郡。<br><br>西汉,承秦制,沽源仍属上谷郡。前122年汉武帝击败匈奴左部,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部)塞外,设护乌桓校尉管辖,沽源属乌桓地。<br>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降汉,均转居塞内沿边各郡。后北匈奴远徙大西北,鲜卑人西居匈奴故地,同残留的十万匈奴人相融合。沽源属鲜卑人游牧地。<br><br>三国,根据“西北诸郡,皆为戎居”(《晋书·江统传》)以及《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注方位,可知沽源属东部鲜卑地,晋沽源仍属鲜卑地。<br><br>北魏,初为防止北方柔然的入侵,捍卫首都平城(今大同),在其沿边附近,设六军镇,后又增设三镇。沽源为御夷镇,治所今大宏城子。后南徙至独石口。<br><br>东魏,沽源属燕州北境地。<br><br>隋代,沽源位于涿郡北,为奚游牧地。<br><br>唐代,沽源位于河北道南部,隶属饶乐都督府统辖,为突厥、契丹族杂居游牧区。<br><br>五代,沽源被契丹占据为游牧,狩猎地区。<br><br>辽代,沽源隶属西京道奉圣州望云县所辖。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到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沽源在契丹族统辖之下。辽初,沽源境内开始出现聚落地名。<br><br>金代,金天会四年(1126年),金灭北宋,金原袭宋制,分统辖区为十九路。沽源隶西京路,分属桓州(平定堡以北)、宣德州(平定堡以南)。<br><br>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灭宋,完成统一。沽源隶中书省,今白土窑乡以西地区属兴和路(今张北)、宝昌州(今九连城);以东地区属上都路(今蓝旗昭苏乃木遗址)、桓州(今蓝旗)。从忽必烈定制起,各代皇帝遵循定期巡幸两都制度(大都一北京,上都蓝旗东昭苏乃木)。沽源闪电河一带,为元代皇帝经常驻跸和游猎的地方,是大都至上都的必经之路。根据忽必列的旨意,在此建一行宫,即察罕脑儿行宫,亦称元世祖忽必烈行宫,(今小宏城遗址),此宫当时与大都、上都和林齐名。<br><br>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改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其地方政府为府、县二级,军队建置,取府兵制建卫所。为防御蒙古侵扰,在北部和西北,先后设置九边边防重镇,大宁卫(热河宁城东北)、开平卫(内蒙多伦西北)、东胜卫(内蒙呼和浩特附近)等。沽源属开平卫,为明军事戍守重地。宣德三年(1428年)”徙卫于独石堡”(今赤城县独石口)。<br><br>清代,边陲要塞之地设厅,直隶于省,另外还有道。道为省派出的督察机构。明代蒙古汗直辖察哈尔部(又作插汗儿)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为清所破,被安置于义州边外。康熙十四年(1675年)叛,失败,余众被迁至宣化、大同边外驻牧。沽源属正白、镶白旗驻牧地。雍正元年(1723年),独石口外始招民垦种。沽源东北部为御马厂亦名上都牧场。雍正十二年(1734年)9月,设独石口理事同知厅,管理察哈尔东翼四旗钱粮刑名等事。光绪七年(1881年)改称抚民同知厅。沽源属独石口厅,隶属直隶省口北道。独石口厅即沽源县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