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舜华‖徒步大洋,享受驴行的乐趣

夏之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徒步大洋,享受驴行乐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潘舜华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出发</p><p class="ql-block"> 12月29日,我参加了榕江论坛组织的第二届户外活动节——大洋徒步活动。</p><p class="ql-block"> 早上8点,揭阳市烟草广场热闹异常。徒步队和骑行队共一百多人汇集一起,寒暄、握手、拥抱,相识的不相识的,走到一起就是朋友,笑意写满每一个人的脸上,映衬着柔和的朝阳,尽显飒爽英姿。拍完集体照,挥手送行骑行队的勇士们,我和徒步队的队员坐上车也向揭西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徒步</p><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不知道绕过了几多山路弯弯,我们来到曲尺水库下车。大家像放飞的鸟儿,叽叽喳喳玩闹起来,整个库区一下子变得十分热闹起来,徒步之前的当然大家没有忘记备课,于是库区民房中的几间厕所马上排起了长龙,哈哈,轻装才好上阵嘛。</p><p class="ql-block"> 十点左右,徒步开始了。背起或大或小的包包,迈着轻松的脚步,习惯地拿着相机沿途记录,自然界的山水云霞、小花小草自是拍摄焦点,偶尔偷袭驴友嬉闹搞怪的情景更是趣味所在。正是有了这么些闲情野趣,于是再平淡的驴程都变得其乐无穷。今天这一程走来不算辛苦,比较难走的就是中间一小段荆棘丛林,但前面的开路勇士早就踏出了路痕,我们只要猫着腰就能顺利通过,即使偶尔闪避不及,衣物或皮肤与小刺来个亲密接触,大家也只是打着哈哈感谢野藤的热情,毫无沮丧之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野餐</p><p class="ql-block"> 云淡风轻中走了一个多钟后,到达午餐地点。这是一片四面环山的荒草滩,几间卵石垒砌的小房兀自静立,房前屋后野树灌木茂盛,各色野菊悄然摇曳,小沟里水流潺潺吟唱。来不及赏景,驴友们各自摆开阵势,掏出兜里自备的食物,午餐开始上演。我和几个女伴都属于菜驴,根本没有什么户外装备,今天也只是带来干粮,热汤就指望在一个驴友大哥身上,只见他忙前忙后,取水煮汤,放面下肉,我们一旁看热闹。面煮好了缺勺子,驴友大哥就地取材,折了一根山竹做成了筷子,还真有特色呢。轮流着吃过面汤后又开始泡茶。这当儿已经有几拨驴友来“串门”,礼尚往来,我们也得回访去哦。于是我带上几个姐妹各处去逛逛。哈哈,真是太有创意了,树荫下、石桥边、水沟旁,驴友们聚群而居,炉子里煮着牛肉、肉丸、鸡翅、豆干、青菜、面条……想不到野外的午餐居然这么丰富,一位大姐还包了饺子呢。清幽山谷,俨然成了最具风情的美食街,这里的一切基本上都可以共享,所以一圈下来,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尝到了一些觉得好奇的滋味。这吃的香,不仅来自食物,更来自淳朴的人情和山野的情趣。</p><p class="ql-block"> 收拾完毕继续上路。午后的天似乎更蓝了,云儿飘得有些慵懒,淡淡地看不出舒卷,山坡那一垄垄翠绿的茶树,自然地舒坦着优美的弧线,一直在我们身旁延伸。脚步渐渐地有些沉重,心儿却越来越飘空。身旁的驴友说了一句:这样走着出出汗的感觉多爽!哦,确实是这样子的。驴行,不就为了这一刻的风轻云淡吗,不就为了甩出郁积的汗液吗?简单的快乐和体能的挑战是驴行最大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晚宴</p><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多队友们陆续来到大洋村教堂汇合,我们这些不速之客马上引来大洋村孩子们的围观,他们好奇地凑过来跟大伙一起拍照玩闹,有些孩子还热情地带大家去参观他们的屋子。大洋村有成片的楼房和别墅,可是大家更愿意到那些古老的石头房子去转悠。走街串巷回来的一些驴友居然还带着佛手瓜、小南瓜什么的,说是地上捡到的,说话的神情好像她们是捡到宝物似的。大约四点左右,骑行队的驴友们到达了。又一阵嘻哈玩闹,集体拍照。五点晚饭准时进行。一百多人齐聚教堂前的阳埕上,或站或蹲或坐,吃过地瓜吃猪肉粥,还有干饭配酸菜猪肉汤,大家都很饿的样子,放开肚皮大吃特吃,好像吃的都是山珍海味。</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还有一个节目,就是抽奖,根记笋干厂提供了三箱笋干,大家把各自的胸卡集中放到纸盒里,然后随意抽取,抽到名字的就奖励笋干一包。每次叫响一个名字,就一阵狂呼,获奖的颁奖的一起连蹦带跳,有时候还来个激情拥抱。在阵阵开怀大笑中送走了夕阳,迎来了点点街灯,暮色中欢乐还将继续。接下来,还有篝火晚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篝火</p><p class="ql-block"> 离开教堂时,月亮已升上半空,多圆多美的月亮。这时我才想起,原来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五呢。虽说十五月圆,可这山月分明比平时见到的都要圆都要亮。抽奖时的激动悄然平息,紧紧衣襟挡挡冬夜寒意,脚步轻轻地走在这幽静的山村小道上。如水的月光中,远山一抹,树影斑驳,惊奇我们竟能与山月如此亲切对望。多想就这样一直于月下徜徉。可是,那边庄稼地上的篝火已经点燃,火苗蹿上夜空,也点燃了大家的激情,我的心一下子又欢跃起来。</p><p class="ql-block"> 大家争着跳到火堆旁,摆出各种姿势拍照。</p><p class="ql-block"> “大家都来跳舞吧!”有人提议。</p><p class="ql-block"> “好,就跳兔子舞!”</p><p class="ql-block"> “好!大家一起拉起手来!”</p><p class="ql-block"> 还来不及组织,“扑通”一声,竖着的柴火倒下了,几个小伙子按捺不住,马上施展腾空绝技纵身一跃,跳过火堆。一时掌声、笑声、欢声雷动……继续添上柴火,火苗不时往上蹿,小伙子们越跳越来劲,有人大声提醒:“别跳了,再跳可要变成‘烧猴’了!”</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p><p class="ql-block"> 抬头再看那山月,她正慈眉低笑,静静地看着欢乐的人儿和烈烈的火焰。我们怎能辜负如此明月篝火呢,来,大家一起动起来吧,不管姿势不管节拍,只管舞动、舞动……</p><p class="ql-block"> 篝火还在燃烧,可是我们得回家了!尽管有点不舍,但回家的心情却是迫切的,就像盼着出发一样。人,也许就应该这样,该放下时候就放下,该担负时候就担负。有些放下,就是为了更好地担负。疯野了一天,该回家休整休整了,因为明天又是星期一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写于2010年12月29日,发表于揭阳《三江青年》2011年第4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写于2010年12月29日,发表于揭阳《三江青年》2011年第4期,收录于《夏之莲》第二辑“眼中风景”。</p> <p class="ql-block">栏目主编简介</p><p class="ql-block"> 潘舜华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兼职教授,粤东基础教育语文学科群首席专家组成员。揭阳市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开创榕城区青少年宫品牌项目——创新作文班,主持过趣味识字教学、作文教学等科研课题若干个。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论文、教育随笔、散文等五百多篇,出版个人散文集《夏之莲》。编写《小学语文阅读与运用》《特级教师教你写小学获奖作文》《小学生起步作文》等读写丛书和《仙桥志》《南国天山古寺》等地方志书。</p><p class="ql-block"> 坚持教书育人,倡导“学作文即学做人”,教学愿景是“以乐启智,以文化人”,让学生“因乐得趣,因文发慧”。近年来,指导学生报刊发文两百多篇,获得区级各类以上各类征文奖几十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