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读书 用心成长”——靖边十五小四年级数学组读书交流分享

向阳花开

<p class="ql-block">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坚持读书已经成为我们十五小教师的常规工作,利用课余、业余和假期时间读书已经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习惯。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周,四年级数学组的全体老师们又如期举行了假期读书交流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组长刘亚梅主持,具体内容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思想政治学习</p><p class="ql-block"> 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曾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习不断走深走实,四年级数学组组内开展了思想政治学习。</p> <p class="ql-block">二、安排布置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p><p class="ql-block"> 由组长对本学期教研活动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安排与布置。</p><p class="ql-block">第1—4周:</p><p class="ql-block"> 1.学习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p><p class="ql-block"> 2.假期读书心得分享交流。</p><p class="ql-block"> 3.业务检查反馈(一)</p><p class="ql-block">第5—8周:</p><p class="ql-block"> 1.“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研讨。</p><p class="ql-block"> 2.关于“思维”导图的培训与学习。</p><p class="ql-block"> 3.计算教学中的困惑与方法交流。</p><p class="ql-block">第9—12周:</p><p class="ql-block"> 1.业务检查反馈(二)</p><p class="ql-block"> 2.同课异构,构建“理想课堂”,提升课堂质量。</p><p class="ql-block">第13—16周:</p><p class="ql-block"> 1.数学趣味阅读分享。</p><p class="ql-block"> 2.观摩学习名师课堂实录。</p><p class="ql-block">第17—20周:</p><p class="ql-block"> 期末试卷分析、总结教研工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读书交流分享。</p><p class="ql-block"> 与人分享书籍,大概是最美好的事情之一了,老师们真诚的态度、真挚的语言、动人的品味、细腻的感情,引起了在座老师的共鸣,以书交流,使我们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p> <p class="ql-block">刘涛涛老师与大家分享了《高手教师》:</p><p class="ql-block"> 每一位老师首先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导师有两个核心任务:一是无条件的接纳每一个孩子;二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但是目标很重要,有了目标努力就有了方向。 所谓接纳,就是对生命的领会和尊重。尊重他们,给予他们信心,引导他们找寻合适自己的道路,平等对待他们,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p><p class="ql-block"> 教师应该注重教育细节,如发好一条通知、教会学生为他人鼓掌、为每一个孩子寻找一顶桂冠、在学生之前进入教室……管理和教学的要义就是要走在学生前面,走在问题前面。</p> <p class="ql-block">  方立慧老师分享了朱永新老师的《每一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见童年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实验正是从健康的童年出发,一方面倡导尽早给孩子朗读、讲述一些经典儿童故事,以亲子共读的形式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从而开阔孩子的文化视野。</p><p class="ql-block"> 其次,倡导以爱为润滑剂的家庭教育,用和谐友爱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使其在成年后形成宽容、博爱积极健康的人格。再者,倡导师生共读的学校环境,以“晨读--午诵--晚省”的形式养成良好的师生共读习惯,让孩子们在童年就能与经典相遇,让经典伴随他们的一生。作为教师的我们,以身作则,多读书,读好书,给孩子们做好榜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娜老师分享了《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p><p class="ql-block"> 巴菲特一个世界首富,成功人士,给人满满的正能量,生活朴素低调,他用自己的生活准则给他儿女们的忠告: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低调做人。</p><p class="ql-block">我认为首先是做人,要正直,诚实,善良,有明确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认清眼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并能持续努力,不段学习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做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人生的.梦想,只有有了梦想和追求,才会为了自己梦想而努力。作为一名老师,不能用自己的好恶来左右孩子们自己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曹凡老师分享了《爱和自由》:</p><p class="ql-block"> 爱和自由是一本关于“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书中将爱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爱是慈祥,爱是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理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自息的等待。这是《爱和自由》最打动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范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的欣赏和信任。</p> <p class="ql-block">林晓波老师与大家分享《教育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让我从中悟到对每个学生都要充满爱,赏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激励他们。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我的强项和弱项,他们都会以自我独特的方式来展示自我特有的天赋,所以,多加观察孩子,从中发现孩子的智能结构特点,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使每个孩子的天赋潜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伯乐的眼光,赏识每一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宽容,让他们在教师爱的眼光中充满自信,健康地成长;或许我们真诚的爱会创造教育的奇迹呢!</p> <p class="ql-block">张雪萍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哈佛家训》</p><p class="ql-block"> 《哈佛家训》是一位哈佛博士教育孩子的心得书,这是一本伟大的励志经典,它从品性、梦想、真爱、成功、思维、心理、智慧、创意、勇气、觉悟这十个方面出发,每个部分举出十几个小故事,对人生的各方面进行阐述,告诉我们如何获得高尚的思想、优秀的操行、健康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刘亚梅老师分享了《傅雷家书》</p><p class="ql-block"> 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刘晓艳老师分享了《新教育实验》:</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我对完美教室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缔造完美教室不仅仅是要打造班级物质文化层面等,更重要的是要往更高、更深处前行。作为新教育实验学习型的教师,在本学期,引领孩子们读书,建立班级图书角,展开读书活动,定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在《新教育实验》中,朱永新教授在总结中说到:教室是根扁担,一头挑着课堂,一头挑着生命,最关键的是课程,目的是书写生命的传奇,让所有生命得到最大的舒展。在我看来,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阵地,是学生人格养成的摇篮。如何打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关系到学生的一生。朱永新教授曾诗意的解读完美教室——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人,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曾金茹老师分享了《四世同堂》:</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p><p class="ql-block"> 小说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个阶层的生活,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从北平刚刚沦陷直至抗战结束这一过程中北平市民的惶惑、偷生、苟安,又终于获得光明的心路历程。</p><p class="ql-block"> 回顾历史的种种,我们能有今天的这一切真的太不容易了,既然活在世上,就该好好活着,努力奋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刘志磊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心若菩提》:</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作者亲自书写的传记,文章朴实亲切,原汁原味,能够映衬出许多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的画面感,故事从80年代曹德旺帮高山营修车获得1000元补偿,到帮助陌生人王以晃并结交为挚友后来给予他很大的帮助开始,以曹德旺人生中四次重大抉择为叙事,介绍自几树立正确的方向,以人为本,诚交天下之士,诚实守信,用心做事;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能够做到这些在普通的人离成功也不远了,以前老师说过:提升自己最快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修行,二是慈善。从曹德旺身上我可以看到,无论经商还是工作都应该学习他的处事和处人,这样人生的路也就宽了,选择也就更多了,福报也越多了。</p> <p class="ql-block">  刘兴鹏主任与大家分享了《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p><p class="ql-block"> 这本家庭教育书籍,作者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了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女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书中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希望以后能将这些教育理念都用到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身上。</p> <p class="ql-block">赵成香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人生海海》:</p><p class="ql-block"> “人生海海”意思是人生像大海一样复杂多变,可以说这是一句感叹,感叹人生的未知,感叹生活的迷茫,但是感叹过后,还是要勇敢地活下去。《人生海海》是麦家为了纪念父亲,纪念家乡,为了跟自己的童年达成和解而写的一部作品。是麦家选择自己回归过去,自己面对伤痛,这是麦家真正愿意跟自己的过去和解,真正释然。 </p><p class="ql-block"> 纵然生活使人绝望,但是依然要充满希望的生活,因为只有充满希望才会遇到更多美好的人,美好的事。</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刘主任对本次教研会作了强调总结。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我们的作业及教案在进行不断的改进,提醒大家储备适当教案以便及时整改。</p><p class="ql-block"> 深闻书香,遇见成长,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温度、有情趣的老师!</p>

孩子

分享

老师

教育

教室

自己

教师

读书

人生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