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小只对数理学科有兴趣,干了一辈子理工专业的我,随着步入晚年,开始对古代历史、古文化、古文物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兴趣。总想趁着身体还行,还能够驾车,到那些历史文化悠远、文物古迹众多、传说故事满满的地方去转转,看看那些还未被时间抹去的痕迹,感受曾经的辉煌和倾颓。<div>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殊不知从大量的考古挖掘研究证实,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是在以“河洛文化”为源泉,地处中原大地核心的河南。彰显数千年前夏商周都城文化和出土了享誉中外的甲骨文的安阳殷墟、风靡全球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羑里城、产生了华夏文明源头“洛书河图”的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位于古代大禹治水处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自夏朝起先后有八个朝代定都于此的东京汴梁开封古城、对儒家文化有着重大影响的中岳嵩山和名扬天下的少林寺,......,可是都在河南啊。于是,在2010年初秋国庆黄金周的第四天,已年近古稀的我和老伴儿及姐姐姐夫踏上行程,来了一个自驾河南行。</div> 上中学时,就知道代表着华夏古文明的甲骨文是出土在河南安阳殷墟,印象中那一定是个古老中华文明的圣地。从天津出发,怀着一种朝圣的心情,驱车一路南下直奔安阳,抵达后竞顾不得六个多小时驾车的疲劳,迫不及待地直接来到了殷墟遗址。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首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迎面的房子即是在殷商时期的宫殿宗庙遗址上仿照当年的草棚造型建成的。 甲骨窖穴展厅,大约在二十年代初期,殷墟因为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的有字甲骨约有十五万片。 殷墟宫殿宗庙区内分布有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 最著名的YH127甲骨窖穴坑。 甲骨文碑林,以精选的30片甲骨,按照原甲骨片形状放大成石碑,正面镌刻甲骨文,背刻释文。 考古发掘遗迹。 殷墟博物苑,位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内的洹水岸边,收藏有自1928年殷墟正式开始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的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件件都是国宝级精品,可谓商代辉煌历史的缩影。 博物苑中庭的甲骨水景池。 水景中的甲骨文书法诗句,“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 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出土的青铜器各式各样,器形厚重,铸造工艺高超。 我的姓在甲骨文中是这样写的。 分布在景区内的殷墟宫殿宗庙的建筑基址柱础石。红色的立柱是由考古学家在原立柱基础上设立的,指代这是一根根宫殿立柱。 身后的司母戊大方鼎出土自殷墟王陵遗址,是现今为止所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青铜礼器。原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露天放在这里的肯定是复制品了。 宫殿遗址正门左手边有一处墓地,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她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文武双全、智勇过人,甲骨文记载她曾多次征讨四方、平定战乱。只知道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眼前的这位巾帼英雄手持大钺,更是威风凛凛。 妇好享堂,是妇好死后,国王武丁为祭祀她,在其墓圹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 商王武丁与妻子感情深厚,妇好去世之后,武丁倾举国之力将众多珍宝集来予妇好陪葬。 从殷墟回宾馆路上意外的发现,袁世凯大总统的安息地也在安阳,称为“袁林”。袁大头生前虽做了几天皇帝,但死后的墓地还称不上帝王的“陵”,只能以谐音“林”代替,真是“冤大头”啊。 城隍庙附近的天宁寺。 天宁寺塔,其奇特的结构上大下小,呈伞状,独一无二。 南出安阳驾车没走多远就来到了羑里城遗址,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周文王曾被商纣王拘于此,修订《易经》。 <h3>广场上,气势威严的周文王像,其神态肃穆,老者在被困的七年中虽年事已高,仍以顽强的毅力将伏羲先天八卦演易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爻,著就名垂青史的《周易》。</h3> 建在羑里城遗址之上的是文王庙,庙台石阶前,有一青石牌坊,上镌楷书大字“演易坊”。 《周易》是中国文化最为古老的典籍之一,被列为五经之首。它以占筮的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既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一部科学巨著。计算机之父菜布尼兹认为《周易》卦象中阴阳符号的排列,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化学元素周期表、量子力学理论,也都能够在《周易》中找到其科学依据和源头,真够神奇的! 演易台,相传这里即是周文王被囚演易之所。 亭台楼阁,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的好地方。 台湾易经研究会捐赠的易经碑。 羑里井,相传为文王被囚时之水井,曾枯竭,重修后又涌出水来,也够神奇的! 景区内有一个巨型八卦迷宫阵,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按《周易》的八卦方位图而布成,曾用阵困住了名将陆逊,几千年前的军事战阵,如今成为了人们寻觅新奇的娱乐之所。 驱车南下至傍晚时,来到了位于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广武山上的三皇山桃花峪旅游区。 北临滔滔黄河,南眺巍巍嵩岳。 黄河分界碑,黄土高原的终点,华北大平原的起点,也是黄河成为“地上悬河”的起点。 远处即是横跨黄河的桃花峪大桥。 三皇山自古以来被誉为“三皇圣地”,是中华民族祖先伏羲(天皇)神农(地皇)轩辕(人皇)的圣地。 三皇庙建半山腰峭壁上,方圆数里的百姓常到这里烧香祈福求平安,听说三皇有求必应,非常灵验。 发现一处可以坐在船上吃黄河鲤鱼的好地方。 夜晚的郑州,二七纪念双塔—郑州地标。 能称为五岳之中的嵩山,可是承载着中华民族中原文化的源头之名的,盘古开天,伏羲画八卦、大禹治水......,等众多神话传说,在此都能找到回响的遗迹。登中岳嵩山只有少数年轻人能为,我们几个老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嵩山脚下的少林寺,倒是人声鼎沸,甚至拥挤不堪了。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的嵩山少林寺。 少林寺是中国功夫的发源地和佛教禅宗祖庭,一部电影更是让人们对发生在这里的传奇故事产生极大地兴趣。 少林寺共有七进院落,从山门步入,依次通过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等。 少林武功天下闻名,来这里拜师求艺的也不乏蓝眼睛、白皮肤、黄头发的洋娃娃们。 地面被武僧们踩踏得凹坑遍布的练功房。 给僧众们煮饭的大铁锅,据说有武僧倒挂其上炒菜,从而练得一身好功夫。牵强附会出来的,笑笑而已吧。 少林寺院外的塔林,曾是电影《少林寺》的拍摄现场之一,颇受众多游客的关注。 塔沟武术学校的名气可是不小,在这里学习少林功夫的俗家小弟子们,大多是七八岁的样子,常在一些重要武术比赛上获奖,还上过春晚呢。 到达洛阳天已很晚,已是饥肠辘辘,什么四千年建城史、十三朝古都......,脑子里就只剩一个信息“洛阳水席”了。直奔最驰名的老字号真不同饭店,享用了一下这道“中国名宴”。不过说实话,也就一般般。 被誉为“ 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的龙门石窟,号称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 相传古时大禹治水将一座山劈为两处,开凿伊河与洛水汇合一起注入黄河,龙门石窟就开凿在伊河的东西两侧峭壁上。 潜溪寺,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主佛为阿弥陀佛,两旁为弟子和观世音菩萨像,只可惜历经千年风化,石雕塑像已损毁严重。 宾阳三联洞。<br> 摩崖三佛龛。 万佛洞。 万佛洞口的观世音菩萨像,身体成“s”形的曲线。据说梅兰芳大师曾被其婀娜优美的身姿所吸引, 并成功地运用到他的戏剧《洛神》表演中。 最负盛名的是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龛。<br> 卢舍那大佛龛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特别是卢舍那大佛被誉为“世界最美雕像”、“东方蒙娜丽莎”。 虽然右侧的力士、天王头像遭毁,但神采依然。 卢舍那大佛,面部丰满圆润,双眉弯如新月,秀目微视下方,感觉在佛像对面的任何地方都会被其凝视,历史记载,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按照她48岁时的容貌仪态雕刻的,确有母仪天下之态。 更妙的是,在伊水河东岸还建有一个礼佛台,站在台上,隔着伊水远眺大佛,更能感受大佛气度非凡、神圣庄严。 位于伊水东岸香山上的香山寺。 据史载,当年武则天时常御驾亲幸香山寺,在寺中石楼坐朝,并留下“香山赋诗夺锦袍”的故事。 位于香山北坡琵琶峰上的白居易墓园。 站在香山上远眺晚霞中的龙门石窟。 洛阳白马寺,1900年前两位印度高僧应邀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来到国都洛阳,为纪念而建寺,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中国第一寺”,后来“寺”字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也是源于此。 寺内殿堂布局中规中矩,因后来的寺庙也大多是依此葫芦画瓢建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