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来顺应,泰然乐生

清风飘逸居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哲学中的哲学,历来为圣贤推崇备至, 并从中汲取智慧,以此修身、齐家、成就事业。以易经思维领引人生,则有助于看清事物本质,顺势而为,泰然乐生。 </p><p class="ql-block">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往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语出《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修身之要》,乃曾国藩读《天雷无妄》、《泽山咸》、《风泽中孚》易经三卦时有感而发。 </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阅尽世间万卷书,不如读懂曾国藩。此言虽然略显偏颇,但也反映出了曾国藩的人生经历对后人的莫大影响,是真正后天历练成的处世高手,更被誉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晚清“圣人”。 </p><p class="ql-block"> 或许没有多少人读懂了曾国藩,但不妨从曾国藩读《易经》三卦的“读后感”中感悟其领略的易经哲学,开启我们处世、处事的易经思维。 《无妄》警示的是不欺不妄,真实至诚,顺乎自然;《咸》兆显的是虚怀若谷;《中孚》告诫的是内心诚信,利人利物,坚持正道,则无惧于人间的惊涛骇浪。八卦类万象,阴阳显大道。曾公伏卷,想必是百感交集,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读卦反躬而自惕。 </p><p class="ql-block"> “物来顺应”。事有好坏,该来的自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套用一句西方谚语:一切都是最好安排。既来之,则安之。既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p><p class="ql-block"> “未来不迎”。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一种幸福来自于对未来的希望。同理,有一种焦虑亦来自于对未来的恐惧。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患得患失几近心理疾病。希望要有,否则人生了无生趣;忧患要有,否则人生则无保障。这个“迎”字,曾公用的太哲学了!没影没景,迎接不来,迎候无着,想多了没用。所以,还是活在当下就好。</p><p class="ql-block"> “当时不杂”。来则顺应,未来不迎,着力点就在于“当时不杂”了。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专注力。“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就是不杂, 就是专心致志。正念减压创始人乔.卡巴金博士在《正念:此刻是一枝花》中写道“我们的生命只在一个又一个当下展开”。而“正念”所倡导的就是对当下的专注、接纳、信任和耐心。曾公的功成,谁说不是一个个的“当时不杂”而名就的呢?!即使对于当下的你我,是否也会发现习惯了心无旁骛、专心做事时,原来自己可以拥有这么高的效率,曾经你以为的难题不过是小菜一碟而已,而已。</p><p class="ql-block"> “既往不恋”。阿甘正传里有一句台词:“你得抛弃过往,才能更好的前进。”,如果总是遗憾付出的那些沉没成本,或是沉湎在过去的成就,不愿踏出舒适圈,那么是在折磨现在。既往,会以一种类似影子的东西形成岁月印痕,要知道身后的影子拖着太长也会成为一种负担。所以,不必为过去的过错不停地埋单,更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明天。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立足当下,才有其他。</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如此,安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