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让脚去流浪,任眼去打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放心去飞翔,美总在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u>陕北第一古村—甄家湾</u></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 我们那个地方虽然也还算是黄土高原,却只有黄土,见不到真正的平垣的塬地了。…… 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这是北京知青史铁生在其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描写的他插队地方的情景。小说以抒情散文的笔法,描写了作者当年在清平湾插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该小说荣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认为是知青文学的高峰。</p> <p class="ql-block"> 陕北黄土高原的地貌,大致以延安、洛川为界,南为塬地北为沟川。</p><p class="ql-block"> 在延川这个地方,一座座山峁,一道道沟川,几乎没有平垣,人们都住在川里。史铁生笔下的清平湾,实际上就是离我们的驻地文安驿镇十来公里的清平川。</p> <p class="ql-block"> 清平川在延川县的关庄镇境内,这里沟壑纵横,形成南北为山、东西为川的地形地貌,川沟内一条小河(清平河)蜿蜒东去,最后流入黄河。河边一条公路依川赋形而建,而川里的自然村都临公路顺山势筑在川面上,坐北朝南,我们要去的甄家湾村也便是这清平川上的一个村。</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下午,在县里办完事,回来的路上趁时间还早,我们便专门绕道去往了甄家湾村。</p> <p class="ql-block"> 迎着下午西斜的冬日阳光,沿临河公路向东而行,一路上满眼都是数不尽的山梁、山峁、深沟、大壑,在初冬无雪的时节里呈现出枯凋空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甄家湾古村就在公路旁,从东往西一溜排开,依北面山坡次第而筑,一孔孔、一排排古窑洞或散豆般或队列般分布于黄土山上,规模庞大;公路南侧的河道里因冬天枯水季节,河水已很少。</p> <p class="ql-block"> 据陪同我们一道来的县上干部介绍,这甄家湾村是一个古村落古窑洞群,始建于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前,距今已有七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陕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前,甄姓迁入古村,遂改村名为甄家湾,现全村三分之二以上为甄姓。</p> <p class="ql-block"> 这个建筑群现存有97个院子、258孔古窑洞,窑洞类型主要为两种:靠山式土窑洞和独立式砖石窑洞。村内的巷道、院落、给排水等功能完备,而且至今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 村内还有明清时期的古庙宇4座、明朝碑记1块、清嘉庆至咸丰年间碑记3块、清咸丰二十二年壁画两处,保存都较完整;现存还有若干千年古树及古墓陶器、石碑等,它成了承载陕北历史记忆和乡愁的“天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所以,2019年6月甄家湾村被列入国家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甄家湾村还经历过几次大事,远的不说就说近代以来:</p><p class="ql-block">1.1936年5月10日,毛泽东东征返回,在太相寺主持召开团级以上干部会议,全面总结东征、安排部署西征。当年毛泽东和贺子珍住在关庄镇的太相寺村民张克让家,而后勤部队就住在甄家湾村的甄世清家里,当地居民给予大力支持,积极筹粮捐资,踊跃报名参军。</p><p class="ql-block">2.1967年3月,甄家湾村积极落实毛主席“广积粮、深挖洞、不称霸”的指示,耗时近三年时间开挖了防空洞一座,全长1200余米。</p> <p class="ql-block"> 顺着碎石小路缓步向上,在窑洞院落间的黄土小径里穿行,斑驳的阳光洒落在庭前屋后、碾上窗里,让人有种时光倒流之感,仿佛置身于老旧的岁月里,与过往的村人同居同食、同悲同喜。</p> <p class="ql-block"> 空寂的院落、荒遗的石窑已少无人迹,村民大多已搬出。听陪同的干部解释,方知个中缘由。</p> <p class="ql-block"> 原来,延川县自2017年起,提出了“名人名篇名山水,古寨古镇古村落”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把“甄家湾乡村文化旅游”作为“梁家河知青文化旅游”和“文安驿古镇文化旅游”的重要补充,集中打造“四个基地”——影视拍摄基地、教育研学基地、写生创作基地和传统文化体验基地。</p> <p class="ql-block"> 所以,村民们已陆续搬出,将自己的土地和窑洞院落流转到了村合作社,以集中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和“四个基地”。</p> <p class="ql-block"> 此时已是初冬,时不当季,如是春暖花开特别是5—9月时,你看那流转到村集体的土地,已整体打造成了千里黄花基地,那满山满梁、满川满沟的黄花菜美极了,加上古村古窑古院落和静静的清平河水,会引来无数的画者摄者和游人。</p> <p class="ql-block"> 目前,“四个基地”的打造已初见成效,每年都有不少的游人、社团和院校前来或观光或采风或教学或写生或调研。</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影视基地,其成效更加显著、名声更加响亮,先后已吸引包括中影集团在内的影视剧《建国大业》《信仰》《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红色利剑》《万丈高楼平地起》和央视的纪录片《食在延川》等近二十个剧组来此拍片了,因此甄家湾村也被称为了黄土高原上的“横店影视村”。</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5px;">(影视剧照—图自网络)</i></p> <p class="ql-block"> 另外,甄家湾村还结合毗邻太相寺会议革命旧址、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北京知青插队生活地等周边资源,着力打造休闲度假、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和红色革命教育项目,以形成文化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带动乡村振兴迈向新征程。</p> <p class="ql-block"> 冬日的夕照很短,落日将尽,余晖照在黄黄的古窑古院上更显沉黄而泛红。</p><p class="ql-block"> 是该离开的时候了,甄家湾村,这次我们是在万物萧瑟的秋冬之季,看到的是你沉寂肃杀、原始古朴、静穆高古的一面,如果还有机会再来,我一定要选到春夏之际花开时节,来看你的多姿与多彩、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创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 吴张卓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2.02.2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