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南极和珠峰拍了大片!立即查看>>

来美篇正当年

每一个爱好旅行的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终极梦想。<br><br>这个梦想可能听上去就像个“梦想”,耗时,费力,不是花钱就能办到的,得需要决心和毅力。<br><br>比如去珠峰,南极。<br><br>一个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一个地球上最冷的地方。<br><br>61岁的李春英,实现了大多数旅行爱好者的两个终极梦想。 01.<br><br>李春英,出生在哈尔滨,很多美篇的网友都误以为她是个上海人。<br><br>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因为丈夫工作调动的原因,她先后在深圳,上海生活。<br><br>哈尔滨人,上海人,深圳人,非得较真说,她可以算是半个世界公民。去全世界,见与众不同的人,了解少被人知的历史,然后,将所见所闻融入到自身的历程中。<br><br>1983年,是李春英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年份,那一年,她开启了人生中第一次旅途。<br><br>父亲因公出差北京,20出头的她跟随着一路来到祖国的心脏。火车旅行,够让人兴奋的,一路平川,偶然一晃而过的房子,天上流光溢彩的云朵,都给年轻的心赋予了难以言说的激动。<br><br>那个时候的她,用眼睛把所有的景观收纳。<br><br>下了火车,还没整理好心情,抬头就看到了一片汹涌澎湃绵延不绝的人潮。<br><br>这是另一种生活的召唤。 02.<br><br>在退休前,李春英曾在国企单位担任经济师的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外出出差的经历。因为忙碌的工作原因,她做到“欣赏”,时间流逝迅猛,心中的失落感丝毫不减。<br><br>退休后,她的日子终于开始清闲下来,去了一趟柬埔寨的吴哥窟。<br><br>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着精美绝伦的浮雕刻画,庭院、藏经楼、壁龛、神座皆以精美石雕点缀,而这样一座绝美之城,却在荒芜的森林之中被废弃了四个世纪。<br> “走到世界任何一片曾经繁华过的废墟,我们都似乎是再一次重新经历了自己好几世几劫的一切吧?自己的爱,自己的恨,自己的眷恋,自己的不舍,自己的狂喜与沮丧,自己对繁华永恒永不停止的狂热,以及繁华过后那么致死的寂寞与荒凉。”<br><br>蒋勋曾经《吴哥之美》中这样形容自己行至吴哥的感受。<br><br>以往,走马观花地看,这一次,她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了下来,并查询了关于吴哥的大量资料。<br><br>在美篇上发表关于吴哥的文章时,她内心深处完成了一场深层的自我教育。这一次,她从一个旅游爱好者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旅行者。<br><br>所谓活得丰富,在于你走过多少里路,还在于,你能否和世界和历史产生一定的链接,在一花一木,一窟一庙看到人类的历程。 03.<br><br>吴哥之后,李春英心里的旅行之梦被激活了。<br><br>南极和珠峰的旅程被正式地放到了自己的人生清单中了。<br><br>兜兜转转,2019年1月,她实现了南极之梦。 在这里,李春英似乎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蓝色梦幻中,冰山与冰山相连,海水透着魅惑人心的幽蓝。船只在运行的时候,会远远绕开这些冰山,因为绝大多数冰山的冰体,都覆没在海水之下。<br><br>乘坐小艇游走在雪山之中,海面是平静的,几乎听不到其他任何声音,闭上眼睛,很容易进入冥想的状态。南极的阳光有种特殊的温暖,它静静地撒入了所有人心里。<br><br>在St.Andrews湾之上,李春英看到了《动物世界》里的画面,可爱的企鹅,迎风的海燕、咆哮的海豹...... 在南极的日子里,李春英最受触动的,其实不是极南之地的风光,而是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br><br>在大城市里生活久了,就会不自觉地觉得这个世界上似乎只有一种价值观生活观,赚钱,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组建温馨的家庭。<br><br>但在南极,你能遇到很多很多的“不一样的人”。<br><br>一个台湾的小伙子,从大学毕业就来到船上,从事科考绘制。一些科考队员,十年如一日的在待命南极,对南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进行保护。一对福克兰群岛白人夫妻,寂寥地生活在岛屿之中,等待到往的船只,为探险队员准备食物和住宿。<br><br>在他们之间,李春英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群人放弃了平凡人的幸福,而为理想化的事业奉献。<br><br>在冰天雪地里,绽放人类群星的闪耀。<br><br>南极之行,行至乌斯怀亚的时候,船上举行了一场救助信天翁的慈善捐助,李春英拍下了其中一幅作品。 即使无法为南极做出贡献,那就为这小小的生灵提供一些帮助吧!<br><br>这一趟不平凡的旅程,让她感受到幸福的人生其实没有统一制式。<br><br>有人选择成为经济师,有人选择成为科考员,有人选在留在上海,有人选择去往海上。<br><br>参差多态才是幸福本源。 关于旅行带给她另一重重要意义,则来自一场为期20天的西藏之旅,这趟旅程的高光时刻就是珠穆拉玛峰。<br><br>他们这一代人都听过《珠穆拉玛》这首歌,“你高耸在人心中,你屹立在蓝天下,你用爱的阳光抚育格桑花,你把美的月光洒满喜马拉雅,珠穆拉玛,珠穆拉玛。”<br><br>从上海到西藏,李春英选择了铁路旅行,一路上,海拔不断升高,平原的景观逐渐被高原景致替代,40年前,前往北京时的兴奋再次上演,晚上睡不着觉,一直到早上6,7点,车厢被寒气笼罩着。<br><br>她拿着自己的相机,拍下太阳的光线从沉沉云霭中射出的那一刻,那时候的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产生了高原反应。直到隔壁床位的一位老先生提醒下,她这才发现自己嘴唇已经是乌紫色的了。 一路比她想象的顺利很多,傍晚时分,随车抵达珠峰大本营,简单吃了热汤面,就来到珠峰脚下。<br><br>在凌厉的寒风中,落日余晖渐渐向峰顶移动,日照金山终于出现!<br><br>人这一辈子,需要亲眼看一眼这样的景观。<br> 在纳木错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令她难忘的小女孩,一个十四岁的放牛娃,脸颊上绽放着美丽的高原红,漆黑的眼珠里有着让人挪不开视线的纯洁。<br><br>女孩家里穷,上了几年小学就辍学回家,她的哥哥站在远处,指挥着女孩干东干西,自己却什么也不干。<br><br>这一刻,她心里隐隐不舒服起来。<br><br>这里的女孩们重复着母亲,姐姐的道路,纯真的脸上也会逐渐长出父亲,母亲的脸孔。是从放牛那一刻起?还是从嫁人那一刻起?她们改写自己人生的机运似乎并不多。<br><br>在来西藏前,队友提醒她带糖,这里的物质条件比较落后,小孩们没见过没吃过的东西太多了,她开始后悔,没给孩子们带一些书。<br><br>比起糖果,他们更需要看看一扇窗,通过窗子,他们能看到更多元的世界。 从西藏返回上海后,李春英开始在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上,给僻远地区的女童们进行定捐。<br><br>一个居住在城市的人,需要走进深山走进原野,看看世界本真的样子,去涤荡自我。<br><br>另一方面,这些地方的孩子也需要从原野中走出来,了解外面的世界。<br><br>某种程度上,旅行就是一场深层次的自我学习,让自己抵达世界,最后,再回馈于世界。<br><br>记录下旅途上发生的一切,相信命运终有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