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小小豪

<p class="ql-block">  12月的湘南学院,未感透人心骨的寒气,但却洋溢着一股来自三湘四水教育筑梦人燃起的学习热气。此次线下集中培训是工作10年以来参加的第五次长时间集中国培研修培训,临近期末,学校繁杂琐事多,不舍离开,但仍希望借助此机会给自己扣留片刻反思的时间,跳出原生环境做个“旁观者”,解答心中些许无病呻吟的疑惑。</p> <p class="ql-block">  “不学习就淘汰,不继续学习就落伍”,罗海娟主任的开班第一课让人着实醍醐灌顶。回想起信息技术1.0已然是几年前的事,那时凭借自己积累的一些计算机应用基础侥幸获评优秀等级,一直误认为信息技术进课堂,懂得辅助就行。但是对比本学期学校的教学比武活动,年轻教师用眼花缭乱的信息技术融合手段提升课堂实效,惊喜于教师扎实基本功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学生在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更要紧跟教育时代潮流,与其被凶猛后浪冲翻在地,颜面尽失,倒不如踮起脚尖奋力学习奔跑,引领一番弄潮。</p> <p class="ql-block">  《五心管理 掷地有声》,这是第二次聆听“慧姐”的专题分享,对比上次的师德专题巡讲,依然让人收获满满,“你申请 我颁奖”、“星光大道”等实操干货给人一种不谋而合的窃喜,按捺不住地想跃跃欲试。有感于慧姐坚守班主任工作岗位对每一位学生的倾情付出, “建一所有温度的学校,做一名有情怀的教师”,朝着此办学宗旨共同努力奋斗的师生无疑是最幸福的。曾几何时,我也很喜欢当班主任,可盐可甜的性格,引领学生懂规矩、蕴温情、磨个性,享受一起成长的过程。教育初心本源于喜爱,唯愿这种动能推动我在管理岗位的改革创新。</p> <p class="ql-block">  《教育惩戒问题与思考》一课是儒雅博学的刘曙峰教授唤来的一场及时雨,按常理来说,乡村小规模小学对比中学,学生人数少、性格淳朴,管理难度较小,教师敢管、学生服管,直接导致教育惩戒大部分时候确实无用武之地。但即使我们充分发挥这种以大压小的“灭霸模式”强行禁止学生暴级。学生升学初中以后依然不具备青春期叛逆的免疫力,他们会“原形毕露”、甚至会野蛮生长。这其中的根源问题不仅在于无知者无畏,更是因为经历缺失阻碍了思想的净化与升华。6年中学政教处管理经验让我深刻感悟,暴力纠错与维稳,有效但不可取,心灵感化乃需久久为功。回想起老教师口中的“恩威并重、软硬兼施”,看似简单,但着实劳神伤身。只待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屋建瓴,引导区域联动,对照教育惩戒相关规定,因地制宜出台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借助法律法规构建的“杀威棒”,依托毕业升学的“德育评价”等强压措施,让学生“知敬畏、守分寸”。</p> <p class="ql-block">  《美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是第二次听“盘妈妈”的教育故事分享,她的故事很甜、有“治愈力”、能疗伤,“对自己的孩子好是本能,对别人的孩子依然视如己出,此为大爱”,她用一整个教育生涯书写和诠释高尚师德与人格。2019年桂东县教育系统师德礼仪培训,盘校长分享的“美心教育”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回想参加工作的这些年,迫于学生的升学压力与自身教育追求及好胜心理,片面认为只要把学生管严、抓好教学成绩,借助家长的认可以及同行的赞许刷点“职业存在感”,但却未曾长远思考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应试机器”能否在高中阶段再次爆发强大潜能一飞冲天,更未想健全性格与人格对于社会适应的重要性。“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通过美育与德育的深度融合探索与实践,引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塑造美好心灵。这应该是作为一名校长可以带领全体师生完成的一次完美蜕变与升华。</p> <p class="ql-block">  刘定春老师的《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及其启示》一课,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谈古论今,从开篇第一记警钟《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延伸到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再到“钱氏家训”,阐释“良好的家风家训,才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当校长首先应当身正为范、修身进德、俭以养德、静以修身。一位公正廉明的校长确实能培育一群充满正能量的阳光师生。学校工作因秉持 “育人先育德、育德是育人”的观念,果断抛弃“考学重于育人、智育压倒德育”的过时理论,努力办好“良心教育”,做好“良性投资”。</p> <p class="ql-block">  周敏老师《“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建模的思与行》一课,借助时下教育改革热点,引导听课校长们的广泛思考,从而产生共鸣。“双减”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作为学生家长我在努力转变思想,适应改变。作为校长,我在静心沉思,想找一条适合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之路,我希望减下去的是学生和家长的忧虑心理,增加的是课堂内外的实效,用短期的阵痛来做好长期的投资。正如课堂讨论的“什么是高效课堂”这一话题,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曾厌恶功利表演模式下的公开课,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做到“五个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既有重难点突出的知识灌输、又有潜移默化中的情感升华。学校不应是教学工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轻松逐梦,因为旅游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想让一个人造船,不要让他找木头,而要让他向往大海。</p> <p class="ql-block">  王晓萍校长的《努力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校长》一课,思想起点站位很高,一看标题就引人深思,一开讲更是让人脊背发凉。在当前新时代教育发展时期,当校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自走上学校管理岗位以来,我一直坚持做工作中的“拼命三郎”,做好本职工作中每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像一块海绵一样努力提升。回想自儿时离开就读的母校已二十六载有余。再次归来竟然是延续父辈的教育情怀与梦想,活脱脱一个现代写实版的“重走红军路”。尤记得上岗以前父亲的深切嘱托:“二十几年前我在青山当校长,今天你去当校长,青山未改,大爱满怀”,我希望你能做到“不畏艰难、守正创新”。2018年教师节发的朋友圈依然记忆犹新:“黄某不才,从教7载有余,育得桃李一二,唯恐误人子弟,终以薄冰之心态数醒吾身”……直至今日我仍然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名称职的校长。并且我也一直在努力。</p> <p class="ql-block">  陈波校长的《校长如何创建品牌学校》一课,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个细节发掘发展校园文化,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学校的定位,着重提升校长自身的三个品质(政治敏感性、专业把控性、未来前瞻性)和三个能力(选择力、评价力、愿景力)。其实在参加此次培训之前,我花了很长时间思索学校前景规划,我一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全体教职工创建学校德育文化,借力乡村少年宫与乡土文化、红色资源,营造学校特色,往“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逐步靠拢。愿景很唯美,但现实却很残酷。安全管理加素质教育已是千头万绪,丝毫不敢懈怠、马虎,很难有多余的时间思考尝试和实践。再加上边远乡村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难以调动激情、难以统一思想,难以看见成效……致使创建品牌学校一事束之高阁。陈波校长这一课让我理清了创品牌学校的思路,理解了创品牌学校的意义,提振了创品牌学校的信心。我将带领全体教职工奋力打造新时代教育品牌学校。</p> <p class="ql-block">  万人迷校长的《校长如何唤醒教师的教育激情》一课,已经是第二次聆听,加上前两次听其所讲教师职业发展的课程,一看到她就倍感亲切,听她的课俨然感觉在听一位老朋友讲故事一般。“永远热泪盈眶、永远激情满怀”,用这句话来形容老万着实很贴切。关注她的微信已有三年多,钦佩于他的超强大脑、卓越的领导力、超人的自制力,以及敢于不断创新和挑战自己的勇气。朋友圈里的她,每天都很忙,但每天都很充实,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最好最理想的状态吧!老万经常开玩笑地说:“你们看我一把年纪还那么活跃,像是打了鸡血,其实我是自造鸡血”。对比一下自己,确实深感惭愧,虽然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单位最勤奋的教师之一,但是近两年因为管理工作的压力增加,忘记时常学习,忘记自我提升。老万说:“多读书不一定是好校长,但是不读书一定不是好校长”。我深表认同,再逼自己一把,继续追寻挑战最好的自己,在勇攀高峰的道路上变美、变强、变优秀。</p> <p class="ql-block">  黄丽君老师的《以工作坊为载体整校推进校本研修》一课,讲句实在话,内容有点过于高大上,授课内容所呈现的校本研修方式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推行起来有点难,要求有点高,但是通过这节课,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扎实开展好校本研修,一定能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定能增加团队凝聚力,最终受益的一定是学生。希望未来有机会能勇敢学习与尝试,不盲目追求高标准的结果,只为带领师生领会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成长历程。</p> <p class="ql-block">  彭志波老师的《乡村学校校长引领师德建设的担当与策略》一课,“很实用、很实在,很接地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分析,号召我们引领全体教师涵养师德,做新时代的“大先生”。今年正值“湖南省师德师风建设年”,原本我校教师队伍结构相对单一化,师范毕业生占比较大,他们干劲足,富有爱心,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起来难度不大,通过分享教育故事,组织学习师德典型案例等形式基本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听完课以后我认识到,师德师风工作不光只有这些,还可以通过师生诵读经典中国文化涵养师德,也可以组织开展体育运动强健身心,还可以通过评选师德楷模树立典型,传递正能量。有高尚师德的老师应当是:阳光健康、工作出色、家庭美满、生活品味的筑梦人。</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堂课是刘菲菲老师的《学校变形记--乡村学校的内涵提升与品质发展》。作为压轴课程,从头至尾干货满满,让人目不暇接,3小时左右的课程晃眼间就到了课程结束。特别是每当看到一所所薄弱学校,通过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升级措施,向有特色、有品位、有文化氛围、有内涵的特色学校完美蝶变的时候,我才恍然醒悟,原来“一位好校长可以是一位筑梦魔术师”。乡村小规模学校要发展、要生存,要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当地百姓的认可,除了凭借高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保障学生优异的学科成绩以及全面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以外,还应该不断致力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内涵与发展品质。用自己的魔术手在偏远乡村学校书写一段完美童话。</p> <p class="ql-block">  校长辛苦,边远山区的校长更苦。苦于既要“守住孤独与寂寞”,还要努力奔跑,带领全体师生追逐梦想、找寻幸福。纵使困难、质疑、嘲讽曾让我们由遍体鳞伤升级到刀枪不入,但我始终坚信,校长只要用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学生收获成长时的微笑,老师走上大舞台时的自信与从容,都是我们逐梦路上收获的最甜、最美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 桂东县青山中心小学——黄亚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