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家有两岁左右萌娃的妈咪们来说,她们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好怀念宝宝几个月时候的样子,那时候的ta乖巧、可爱,让ta往东ta绝不会往西。可是,看看现在:让ta穿衣、吃饭、洗澡,ta都要说“不”“不要”。”不、不要“已成为ta的口头禅,所有你的苦口婆心、良言相劝,ta都可以用0.01秒的反应力给Pass掉!面对宝宝的一味否决、毫不留情的打击,任凭脾气多nice的妈咪也做不到面不改色、处之淡然。</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脾气就像三月的天气。</p><p class="ql-block"> 明明上一秒还和小伙伴玩得你侬我侬、难舍难分,这一秒就忽变”喊打喊杀、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宝宝这种自带切换特效的相处模式,让身旁的妈咪们也是醉醉哒。如果此时此刻ta的心情很不爽,那么摔东西,抢玩具,撕书本更是信手拈来,你若出口呵斥,ta便变本加厉,惊声尖叫、满地打滚儿自是不在话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对此情此景,爸爸妈妈怎样对待宝宝可怕的两岁妈还依然能淡定如初吗?还是已经用巴掌在说话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你要了解的是,2岁是第一个叛逆期</p> <p class="ql-block"> 来点理论性的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减少命令ta的次数。</p><p class="ql-block"> 2岁左右的孩子,有太多太多自己的想法,他们试图按着自己的喜好把家里的物品摆设、墙壁涂鸦、穿衣选择、玩具归属都定义成自己的.专属风格。所以,想要减少宝宝”sayno”的频率,首先要反思自己,而不是着急告诉宝宝”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不要这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尊重ta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尽管这一阶段的孩子花招百出,让我们防不胜防,但只要他们的行为不危及他人和自身的安全、健康,家长就应该充分放手,给宝宝提供多种选择,让ta决定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情。这样不仅避免了宝宝随心所欲可能招致的消极结果,也让宝宝有了一种“当家做主”的快感。总之,应理解宝宝所处的特殊阶段,对宝宝的行为表示感同身受,多用理解、耐心、关爱陪伴宝宝度过这段特殊时期,这对宝宝良好性格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爱与规则并存。</p><p class="ql-block"> 给宝宝自由的权利,让ta做决定,并不代表家长要一味地妥协、顺从,由着宝宝的性子来。对于宝宝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要本着“明是非、辨善恶、知美丑”的原则给宝宝“立规矩”。在坚决不能违反的地方“不就是不”,任凭宝宝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动摇,但态度也不能太强硬,可以冷处理或用坚决而平静的态度对付。更多时候,宝宝的反抗情绪多是由于成人拒绝而故意为之的,ta试图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试探成人的底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引导ta正确表达自己。</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语言还未丰富到足以清晰地表述自己所想,在想要某个东西而不得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挫败感。因此,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宝宝、帮宝宝整理ta想要表达的词汇。这样,</p><p class="ql-block"> 不仅让宝宝说出了自己想要说的东西,而且也帮宝宝发展了语言能力。这一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了更多的情绪表达,但他们并不知道哪些是高兴、有趣的情绪,哪些是生气、难过的情绪。应该鼓励宝宝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自己的感觉,而后教给他们正确处理的方式即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岁的ta有了自己独立的思维和意识,不再任由成人"摆布",其实,换一种角度想,这是宝宝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用自己的行动探索世界的开始,我们给予ta充分的信任和耐心的引导。如果不能尊重孩子,未来面临的不仅是可怕的两岁,还会有可怕的三岁、四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简明扼要的提示:</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任性和霸道前提是这个特殊的阶段,其次是未感受到自环境中规则。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您都可以这样做。</p><p class="ql-block">1. 找一个玩偶,做班中的小伙伴。由其中一位老师照顾代理玩偶的语言行为。虚拟的伙伴环境,也有利于规则的建立。给玩偶起个名字,正式介绍给小朋友,去哪里都要带上玩偶。并且鼓励小朋友照顾玩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增强体能活动。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教师及玩偶,跟随规则进行运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在不需要孩子做决定的事情上,无需问“可不可以”“好吗”等。例如吃饭、户外时间、入睡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多给孩子一些拥抱,爱和关怀会降低孩子的小焦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岁左右的娃考验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教学能力、服务能力和保育能力,加油我最爱的伙伴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