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该陶文为红陶,上刻建武元年四字隶书年款,出自邺城,历史上建武年有四个朝代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年号、东晋元帝司马睿年号、西燕慕容忠的年号、后赵石虎的年号,四个年号中第一个和后三个年号相差近三百年左右。对中国书法史了解的一眼便知看得出,该红陶上的文字东西两汉交接时期的隶书截然不同,字体明显不是两汉时期的隶书特征,而应该是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隶书。所以首先排除汉光武帝时期,而邺城又不在东晋和西燕的统治范围内,该陶文出自邺城,故可以否定。从书法角度与陶片出土地以及年款上可以确定该陶片为后赵石虎时期的,邺城博物馆内藏有一方鲁潜墓志,该志在中国文物史上非常重要,上面的文字记载可以确定魏武王曹操的高陵所在地。该志为后赵时期的墓志,明确年款为赵建武十一年,从两物上的文字风格上对比极为相似。故该陶文应是后赵石虎时期</p>